教學味道的意蘊、類型及策略
發(fā)布時間:2021-08-21 08:31
教學味道主要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所創(chuàng)生的感覺、情趣和意味,具有獨特性、多樣性、融合性和生本性。課堂教學理應(yīng)是"有味道"的探索,師生共度"美食之旅"。教師應(yīng)該用心烹制,保住教學"原味";精心"匯"制,調(diào)出教學"鮮味";匠心獨制,留有教學"余味",為學生烹調(diào)出一盤色香味意俱全的"美味佳肴"。
【文章來源】:上海教育科研. 2018,(09)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教學味道的意蘊
(一) 獨特性
(二) 多樣性
(三) 融合性
(四) 生本性
二、教學味道的類型
(一) 原味
(二) 鮮味
(三) 余味
三、教學味道的策略
(一) 用心烹制, 保住教學“原味”
(二) 精心“匯”制, 調(diào)出教學“鮮味”
(三) 匠心獨制, 留有教學“余味”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讓中學語文課堂教學回歸本真[J]. 丁必亮. 中學課程資源. 2017(12)
[2]論教學風格的獨特性和多樣性[J]. 李如密. 當代教育論壇. 2003(07)
本文編號:3355257
【文章來源】:上海教育科研. 2018,(09)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教學味道的意蘊
(一) 獨特性
(二) 多樣性
(三) 融合性
(四) 生本性
二、教學味道的類型
(一) 原味
(二) 鮮味
(三) 余味
三、教學味道的策略
(一) 用心烹制, 保住教學“原味”
(二) 精心“匯”制, 調(diào)出教學“鮮味”
(三) 匠心獨制, 留有教學“余味”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讓中學語文課堂教學回歸本真[J]. 丁必亮. 中學課程資源. 2017(12)
[2]論教學風格的獨特性和多樣性[J]. 李如密. 當代教育論壇. 2003(07)
本文編號:33552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35525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