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育教學論文 >

技術如何引領學習?——美國密涅瓦大學推行主動式學習策略及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1-05-10 11:25
  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yǎng)體系,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是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發(fā)展面臨的重大課題。本文以美國密涅瓦大學為例,運用比較歸因法、理論探究法和案例考查法,分析了主動式學習的機制、方式、原理和目標,剖析了以智能化互動平臺(ALF)為載體的主動式學習的教學路線和效果,揭示了主動式學習背后的技術支持——課程生成器(Course Builder)的目標、原理、功能和流程;趯γ苣叽髮W推行主動式學習策略的認識,本文結合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發(fā)展實際,分別圍繞教育技術理念、課堂教學決策、教學交互模式、學生學業(yè)測評和研發(fā)教學合作等五個方面展開思考。 

【文章來源】:開放教育研究. 2018,24(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主動式學習的邏輯機理
    (一) 轉變學習機制:從“偶然式學習”到“主動式學習”
    (二) 轉換學習方式:從“靜態(tài)式學習”到“沉浸式學習”
    (三) 轉化學習原理:從“學習科學”到“教學模式”
    (四) 轉型學習目標:從“以知識為本”到“以能力為本”
三、主動式學習的實現(xiàn)路徑
    (一) 創(chuàng)建教學載體:主動式學習論壇
        1. 設計原理
        2. 主要功能
            1) 決策支持功能
            2) 節(jié)奏把控功能
            3) 智能交互功能
            4) 防止干擾功能
    (二) 開辟教學路線:主動式學習模式
        1. 課前準備
            1) 運用翻轉課堂創(chuàng)新課程計劃
            2) 將學習目標轉換為課程內容
        2. 課堂策略
            1) 課堂前測
            2) 投票選擇
            3) 師生問答
            4) 分組討論
            5) 課堂總結
        3. 課后反饋
            1) 開放課堂的測量信息
            2) 個性化反饋課堂表現(xiàn)
    (三) 檢驗教學效果:密涅瓦大學的自主測評
        1. 建立預定義、一致性的學習成果測評框架
        2. 建立情境式、全過程的測評結果反饋機制
        3. 建立跨成果、多步驟的成果測評匯總結構
四、主動式學習的技術支持
    (一) 課程生成器的實現(xiàn)目標及其運作機理
        1. 課程開發(fā)
        2. 課堂支持
        3. 課程管理
    (二) 課程生成器的課程開發(fā)功能及其流程
        1. 課程項目
        2. 教學大綱
        3. 課程計劃
五、啟示與思考
    (一) 以學生為中心, 促進技術融入學習科學
    (二) 以數(shù)據(jù)為參考, 支撐課堂教學科學決策
    (三) 以互動為主線, 構建雙向聯(lián)動教學機制
    (四) 以成果為導向, 實施學生學業(yè)精準測評
    (五) 以課程為載體, 推動研發(fā)教學協(xié)同合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教育技術發(fā)展牽引的教學改革[J]. 鄢曉,鄔大光.  中國高教研究. 2016(10)
[2]論成果導向的教育理念[J]. 申天恩,斯蒂文·洛克.  高校教育管理. 2016(05)
[3]論新三中心:概念與歷史——美國SC本科教學改革研究之一[J]. 趙炬明.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03)
[4]在線學習行為投入分析框架與測量指標研究——基于LMS數(shù)據(jù)的學習分析[J]. 李爽,王增賢,喻忱,宗陽.  開放教育研究. 2016(02)
[5]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 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訪美國密涅瓦大學亞太地區(qū)負責人羅凱[J]. 陳秋妍,徐鑫琳.  世界教育信息. 2015(19)
[6]關于MOOCs的“熱追捧”與“冷思考”[J]. 何克抗.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 2015(03)



本文編號:317928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17928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0c9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