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德育“被德育”現象的反思與矯正
發(fā)布時間:2021-04-10 04:09
德育是人心和靈魂的教育,是一個人內在修養(yǎng)的教育,但傳統(tǒng)學校德育卻出現了學生"被德育"的現象,主要表現為德育中的主體尊重缺失、德育的形式化傾向及德育目標任務化。學校德育要實現道德內化,就必須實現從"被德育"到德育的轉變,還原德育對學生的過程關懷、人文關懷和成長關懷,實現德育的現實應對功能。
【文章來源】:教學與管理. 2018,(1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一、傳統(tǒng)德育“被德育”現象反思
1.“被德育”是主體尊重缺失的德育
2.“被德育”是形式化的德育
3.“被德育”體現的是任務達成而非道德內化
二、從“被德育”到德育的轉變
1. 還原德育對學生的過程關懷
2. 還原德育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3. 還原德育對學生的成長關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小學德育課程的創(chuàng)新[J]. 魯潔,高德勝. 中國教師. 2004(01)
本文編號:3128929
【文章來源】:教學與管理. 2018,(1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一、傳統(tǒng)德育“被德育”現象反思
1.“被德育”是主體尊重缺失的德育
2.“被德育”是形式化的德育
3.“被德育”體現的是任務達成而非道德內化
二、從“被德育”到德育的轉變
1. 還原德育對學生的過程關懷
2. 還原德育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3. 還原德育對學生的成長關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小學德育課程的創(chuàng)新[J]. 魯潔,高德勝. 中國教師. 2004(01)
本文編號:31289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128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