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推動教育科學研究進入新境界
發(fā)布時間:2021-03-10 06:55
數據分析是科學研究范式的重要特征,但數據化方法一直在教育科學研究領域備受爭議。根據經典科學研究方法,教育科學研究需有客觀的研究對象、可靠的數據證據、可再現的研究情景,以尋求邏輯因果關聯(lián),但教育的強人文性、弱規(guī)律性使上述研究要件在教育科學領域遭遇了挑戰(zhàn)。大數據方法的出現推動了教育科學研究范式轉換:研究對象從具體客觀到無須預設、數據處理從局部數據到全部數據、研究方法從重復證明到概率說明、結論表達從因果邏輯到數據相關。在樂觀地認為大數據正推動教育科學研究進入新境界時,也要審慎對待大數據方法自身局限及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在具體運用過程中仍需與其他研究方法相互補充,融入必要的教育價值原則,權衡具體適用情景以及領域內數據的成熟度。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學刊. 2018,(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一、萬物歸數:大數據推動教育科學研究的理論視點
(一) 可數的世界:對世界的數字化觀察
(二) 不可數的世界:對世界數字化的質疑
(三) 徹底可數的世界:對世界數字化的極致追求
二、方法演變:大數據推動教育科學研究的范式轉換
(一) 研究對象設置:從具體客觀到無須預設
(二) 研究數據處理:從局部數據到全部數據
(三) 研究方法選擇:從重復證明到概率說明
(四) 研究結論表達:從因果邏輯到數據相關
三、理性審慎:大數據推動教育科學研究的實踐規(guī)范
(一) 大數據方法需其他研究方法補充
(二) 大數據方法應融入教育價值原則
(三) 大數據方法需權衡具體適用情景
(四) 大數據方法應考量相關數據積累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教育科學[J]. 楊開城,許易. 電化教育研究. 2016(05)
[2]大數據思維范疇探究[J]. 張弛.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2)
[3]大數據對科學認識論的發(fā)展[J]. 黃欣榮.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14(09)
[4]大數據方法:科學方法的變革和哲學思考[J]. 張曉強,楊君游,曾國屏. 哲學動態(tài). 2014(08)
[5]數字時代的技術認知——保羅·萊文森技術哲學思想解析[J]. 盛國榮,葛莉. 科學技術哲學研究. 2012(04)
[6]物質身體、文化身體與技術身體——唐·伊德的“三個身體”理論之簡析[J]. 楊慶峰.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1)
本文編號:3074254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學刊. 2018,(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一、萬物歸數:大數據推動教育科學研究的理論視點
(一) 可數的世界:對世界的數字化觀察
(二) 不可數的世界:對世界數字化的質疑
(三) 徹底可數的世界:對世界數字化的極致追求
二、方法演變:大數據推動教育科學研究的范式轉換
(一) 研究對象設置:從具體客觀到無須預設
(二) 研究數據處理:從局部數據到全部數據
(三) 研究方法選擇:從重復證明到概率說明
(四) 研究結論表達:從因果邏輯到數據相關
三、理性審慎:大數據推動教育科學研究的實踐規(guī)范
(一) 大數據方法需其他研究方法補充
(二) 大數據方法應融入教育價值原則
(三) 大數據方法需權衡具體適用情景
(四) 大數據方法應考量相關數據積累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教育科學[J]. 楊開城,許易. 電化教育研究. 2016(05)
[2]大數據思維范疇探究[J]. 張弛.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2)
[3]大數據對科學認識論的發(fā)展[J]. 黃欣榮.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14(09)
[4]大數據方法:科學方法的變革和哲學思考[J]. 張曉強,楊君游,曾國屏. 哲學動態(tài). 2014(08)
[5]數字時代的技術認知——保羅·萊文森技術哲學思想解析[J]. 盛國榮,葛莉. 科學技術哲學研究. 2012(04)
[6]物質身體、文化身體與技術身體——唐·伊德的“三個身體”理論之簡析[J]. 楊慶峰.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1)
本文編號:30742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074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