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中日兩國新式學校教育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13 02:11
【摘要】:中國與日本是一衣帶水的東亞鄰邦,在晚清時期兩國都遭受了西方文明的入侵,這種“外力”沖擊促使兩國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在兩國的近代化進程中,新式學校教育的興辦與發(fā)展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近代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兩國政治經濟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本文圍繞晚清時期中日兩國新式學校教育的發(fā)展,從三個方面來進行比較研究,一是概觀晚清時期中日兩國新式學校教育發(fā)展進程,對兩國新式學校教育的發(fā)展給以總體把握,日本近代新式學校教育經歷了一個反復實驗的過程后,迅速走上了獨特的發(fā)展道路,為日本近現代經濟的發(fā)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使日本迅速擺脫落后狀態(tài)走上了富強之路。而中國新式學校教育經歷了一個舉步維艱的過程,清政府充當了歷史的不自覺的工具,初步完成了由古典向近代化的轉型,開始真正步入了近代教育的發(fā)展軌跡。二是比較晚清時期中日兩國第一個頒行全國的新式學校教育教育制度——近代學制的制定模式及實施成效。新式學校教育制度,簡稱為新學制,它的制定與實施對晚清時期中日兩國新式學校教育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三是比較分析晚清時期中日兩國新式學校教育發(fā)展的差距,兩國新式學校教育發(fā)展的差距主要表現在發(fā)展狀態(tài)、基礎教育和教育投資效益等方面,分析形成這些差距的原因。本文以期通過晚清時期中日兩國新式學校教育發(fā)展的比較研究,給我們今天教育現代化的發(fā)展提供歷史的借鑒和啟迪。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G529.52;G531.34
本文編號:2752804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G529.52;G531.34
【引證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于維君;經濟法歷史合理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2 楊勇;洋務運動教育改革與明治維新教育改革比較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7528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752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