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的尋求——關于課堂教學的價值思考
本文關鍵詞:意義的尋求——關于課堂教學的價值思考
【摘要】:教學是一種價值實現(xiàn)活動,教學過程要關注人的價值生成與實現(xiàn)。課堂應該是充滿價值意蘊的空間,人之為人的意義在課堂中得到體現(xiàn)。理想的課堂教學是對意義尋求的過程,是人的價值生成與實現(xiàn)的根基。為此,在尋求意義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思考: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課堂?課堂何以作為一種生活?課堂教學如何關涉美好生活?惟有如此,才能使課堂教學獲得真實的生活意義,將人引向美好生活。
【作者單位】: 廣西賀州學院;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關鍵詞】: 課堂教學 生活 意義 美好生活
【基金】:廣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資助計劃項目“課堂教學中的價值教育研究”(項目編號RC20060401020)成果之一。
【分類號】:G424
【正文快照】: 教學是一種價值實現(xiàn)活動。教學活動的最終價值是人,教學過程是圍繞人的價值生成與實現(xiàn)而展開的。關注課堂教學過程中人的意義及其價值實現(xiàn),就應當回到教學的本真狀態(tài),即回到教學的原點,回到人的生命狀態(tài)中,以此為出發(fā)點思考理想的教學應該呈現(xiàn)怎樣的狀態(tài)、教學價值的實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衛(wèi)平;國外思維培育的理論與實踐[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2 李保強,李如密;構建課堂教學管理學的幾個理論問題[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3 彭燕;我國社會轉型時期的道德困惑和德育對策[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4 陳世聯(lián);;兒童社會化解讀[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5 趙雪江;;論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歷史演進[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6 王艷秋;杜威“學校即社會”思想新探[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7 劉丹青;試論課堂情感教學中的師生關系[J];湖南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8 馮建軍;生命教育論綱[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年05期
9 劉春花;從規(guī)訓到教化:當代道德教育的人性回歸[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5年05期
10 王根順,史學正;論高等學校課程的心理學基礎[J];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虹斌;課程組織研究——從內(nèi)容到經(jīng)驗的轉化[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范樹成;德育過程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3 宋曄;校園倫理智慧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4 李偉言;當代中國德育價值取向轉型的理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5 曹永國;自然與自由[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6 王全林;“知識分子”視角下的大學教師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7 李長偉;好人與好公民[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8 李金奇;被學科規(guī)訓限制的大學人文教育[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9 龔孝華;走向具體個人:教育評價的生存論建構[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10 魏薇;小學閱讀教學的生活體驗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興東;當前重慶市職業(yè)中學學生的道德問題及學校德育對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周麗華;論大學生思維方法導向[D];南京師范大學;2001年
3 盧艷紅;多元化社會生活中學校德育問題探討[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4 吳慧芳;網(wǎng)絡道德與網(wǎng)絡道德教育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5 萬偉;“開放性”小學德育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實踐與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6 張榮偉;中國教育民主化:理念、背景與思路[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7 王萍;中國傳統(tǒng)道德與當代大學生的道德教育[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8 孫韜;引導選擇——新世紀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9 郭健美;構建健全人格,,提升生命質(zhì)量——中學德育目標的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10 徐銀燕;整合課程教學設計的原理與策略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黎瓊鋒;;意義的尋求——關于課堂教學的價值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03期
2 李漢學;宋靈;;小學有效性教學問題的診斷與矯正[J];商業(yè)文化(下半月);2011年05期
3 顧助東;;語文課堂教學的文化管理[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1年02期
4 董雪梅;;通過細節(jié)體現(xiàn)課堂教學美[J];云南教育(小學教師);2011年05期
5 黃建林;;巧用動態(tài)生成 綻放教學精彩[J];神州;2011年05期
6 邱德穩(wěn);;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文理導航(下旬);2011年06期
7 牛寶田;;生物學課堂教學中的兩個邏輯關系問題[J];生物學教學;2011年06期
8 劉學功;;論教師素質(zhì)與課堂教學優(yōu)化[J];許昌學院學報;1991年03期
9 姜俊華;;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興趣瑣談[J];小學教學研究;1994年01期
10 李紅;;淺議學生健康個性素質(zhì)在課堂教學中的培養(yǎng)[J];太原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巫允明;;儺儀——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歷史遺存[A];祭禮·儺俗與民間戲劇——'98亞洲民間戲劇民俗藝術觀摩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2 王慧芳;段娟;;班主任工作經(jīng)驗漫談[A];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王應隆;;情系耄耋自辦實業(yè) 發(fā)展老年專業(yè)旅游——廣州華齡美老年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A];全國老齡產(chǎn)業(yè)理論與政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周曉光;;以發(fā)展求和諧 以和諧促發(fā)展[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 構建和諧社會——第十一屆浙江省經(jīng)營管理大師風采及浙江省經(jīng)營管理研究會2005年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5 周海豐;王偉;;廣西元之源開展“愛足月”活動[A];2006年反射學全國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程敏;;“美麗的色彩”課程教學設計[A];信息技術環(huán)境構建與教學應用[C];2009年
7 黃又彭;;人類衰老與健康、疾病[A];“重走長征路——送健康貴州行”大型公益活動專業(yè)人員培訓教材[C];2006年
8 吳光偉;;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對構建和諧社會的作用[A];反腐倡廉理論與實踐——海南省監(jiān)察學會理論研討會論文選[C];2006年
9 霍耐特;馬克;謝靜;;從為承認而斗爭到多元正義構想——阿克塞爾·霍耐特訪談錄[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7)[C];2009年
10 趙林中;;淺議和諧社會與和諧勞動關系[A];提升核心競爭力——浙江省經(jīng)營管理研究會2004年年會論文匯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百合;締造時尚藝術 環(huán)保新鮮的美好生活[N];大眾科技報;2009年
2 田思明;為你點綴美好生活每一天[N];中國信息報;2006年
3 本報評論員;自力更生 自救互助 自強不息[N];經(jīng)濟日報;2008年
4 記者 呂雪莉;喬正孝代表:聽報告談教育有三個沒想到[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5 本報評論員;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N];深圳特區(qū)報;2007年
6 中共孫吳縣委書記 劉金恒;以發(fā)展破解民生難題 讓群眾共享幸福美好生活[N];黑河日報;2008年
7 廊坊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周國江;建設平安廊坊 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N];廊坊日報;2006年
8 柴沛霖 葛守義 張 偉;“綠色”帶來美好生活[N];人民日報;2006年
9 深圳商報特派記者 陳曉薇 周森 古國真;2010年我們的生活會怎樣[N];深圳商報;2006年
10 通訊員 鄭言邋記者 陳利;增進團結 凝聚力量 不斷譜寫美好生活新篇章[N];安徽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進;論美好生活與學校教育[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辛治洋;道德判斷與道德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3 潘希武;學校道德教育的路徑轉變與作用界定[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肖明;當代自由主義憲政的困境與倫理重建[D];復旦大學;2006年
5 李長偉;好人與好公民[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6 張夫偉;迷失與追尋[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7 任彩紅;霍耐特承認倫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8 吳妍;西方自由教育的流變與分化[D];西南大學;2009年
9 陳慎;中國傳統(tǒng)吉祥紋樣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10 張希希;論有效的課堂交往[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金梅;教育理想:永恒的教育之魅[D];河南大學;2005年
2 謝金麗;論教育與人的美好生活[D];河南大學;2006年
3 李扣;參與式教學法的應用:對寧夏農(nóng)村小學英語課堂的調(diào)查與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4 鐘麗鋒;羅素幼兒教育理論與實踐探尋[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5 王玉清;抗爭與異化[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李麗;中國傳統(tǒng)吉祥圖案在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D];北京理工大學;2008年
7 馬曉萍;自我實現(xiàn)與個性化進程[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楊征;論悲劇意識教育[D];河南大學;2007年
9 俞曉;廣告角色設定與受眾消費行為的關系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10 趙英姿;中國傳統(tǒng)吉祥圖案裝飾寓意及現(xiàn)代應用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9177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917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