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改課改論文 >

初中生親社會行為的干預實驗

發(fā)布時間:2017-09-17 18:11

  本文關鍵詞:初中生親社會行為的干預實驗


  更多相關文章: 親社會行為 親社會價值取向 干預訓練 初中生


【摘要】:目的:探討初中生親社會行為的干預內容及方法。方法:用自編量表對實驗班和控制班的親社會價值取向和親社會行為進行前測,以班級管理為途徑,通過心理活動課、主題班會等干預形式,借助榜樣示范、移情訓練、價值澄清、行為訓練等具體方法,對實驗班學生的親社會行為進行干預訓練,對控制班學生不施加任何專門的干預。三個月后用自編量表對兩班進行實驗后測。結果:干預前實驗班學生的價值取向在三種類別上的人數(shù)分布與控制班學生存在顯著差異(P=0.005),表現(xiàn)為利他取向者少于控制班,而難以判斷者多于控制班,但干預后兩班差異不顯著(P0.05);干預后實驗班組內價值取向人數(shù)分布亦發(fā)生顯著變化(P=0.027),表現(xiàn)為利他取向者人數(shù)增加,難以判斷者人數(shù)減少,而控制班前后測差異不顯著(P0.05);干預前實驗班學生的親社會行為總分及調節(jié)、利他、習俗、公正和控制維度得分均低于控制班學生(如,總分:28.8±6.5/34.5±6.3,P(0.001),干預后實驗班的分享得分高于控制班(4.7±1.0/4.1±1.4,P=0.005);實驗班除公正外,其余得分均是干預后高于干預前(如,總分:35.6±5.5/28.8±6.5,P(0.001),而控制班干預前后差異均無顯著性(均P0.05)。結論:以班級為單位對初中生的親社會行為進行綜合性的教育干預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作者單位】: 長治清華中學;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關鍵詞】親社會行為 親社會價值取向 干預訓練 初中生
【分類號】:B844.2
【正文快照】: 親社會行為的形成和發(fā)展已成為兒童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標志之一[1]。已有研究表明,親社會行為具有極大的可塑性。通過特定的學習經(jīng)驗,尤其是通過社會化經(jīng)驗來促進個體親社會行為的發(fā)展是完全可能的[2]。價值取向是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價值觀與一定的客觀生活條件相結合而逐漸形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李幼穗,孫紅日;價值取向與青少年的合作行為及培養(yǎng)[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2 寇_g,付馬,馬艷;初中生認同的親社會行為的初步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4年04期

3 寇_g,王磊;兒童親社會行為及其干預研究述評[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3年04期

4 江光榮;中小學班級環(huán)境:結構與測量[J];心理科學;2004年04期

5 李丹;小學兒童親社會價值取向發(fā)展的實驗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0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寇_g,唐玲玲;心境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2 寇_g,馬艷;兒童社會適應的社會信息加工模型及其特殊應用[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年01期

3 趙章留,安桂玲;4~6年級兒童對自己和同伴親社會行為的評價[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5年03期

4 寇_g;如何評價青少年群體中的親社會行為[J];教育科學;2005年01期

5 蘇紅,李艷華,任永梅;關于合作行為影響因素的研究述評[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6 呂哲委;論青少年親社會行為及其培養(yǎng)[J];寧波服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7 魏曉娟,岳慧蘭;兒童攻擊性行為的影響因素及預防和矯正[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年04期

8 任朝霞;淺談移情對兒童攻擊性行為的影響[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9 寇_g;張慶鵬;;青少年親社會行為的概念表征研究[J];社會學研究;2006年05期

10 寇_g,王磊;兒童親社會行為及其干預研究述評[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3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侯阿冰;少數(shù)民族價值觀的結構、特征及變遷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2 王振宏;青少年情感風格與攻擊行為[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3 劉玉靜;合作學習的倫理審思[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遲毓凱;人格與情境啟動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元慶;社會轉型期大學生人生觀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6年

2 胡雁波;小學生利他行為發(fā)展的實驗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3 姬慧;移情在道德行為中的作用機制及其德育價值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4 張敏;兒童欺負行為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個性特征和人際關系因素的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5 王麗;中小學生親社會行為與同伴關系、人際信任、社會期望及自尊的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6 王志香;社會標定對一般情境下小學生利他行為影響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3年

7 張劍鋒;青少年學生關愛價值觀的心理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8 張宏如;大學生價值觀現(xiàn)狀與學習適應性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楊志強;初中生親社會行為動機現(xiàn)狀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10 廖全明;不同訓練方法對小學生分享行為影響的實驗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李丹,夏飛羚;兒童心目中的友好行為及其年齡發(fā)展趨[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3年01期

2 寇_g,王磊;兒童親社會行為及其干預研究述評[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3年04期

3 林崇德;青少年價值取向發(fā)展趨勢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8年04期

4 李丹;影響兒童親社會行為的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0年03期

5 嚴進,王重鳴;兩難對策中價值取向對群體合作行為的影響[J];心理學報;2000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左宏梅;韋小滿;;初中生親社會行為的干預實驗[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8年09期

2 陶慧珍;;少年兒童“親社會行為”逐漸喪失的心理學思考[J];校長閱刊;2006年01期

3 王美芳,龐維國;艾森伯格的親社會行為理論模式[J];心理學動態(tài);1997年04期

4 李玉蘋;;青少年為何喪失“親社會行為”[J];心理世界;2002年10期

5 廖策權;移情是親社會行為的重要促動因素[J];川北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03期

6 李玉蘋;;青少年“親社會行為”培養(yǎng)[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03期

7 萬增奎;當代中學生親社會行為意向調查[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5年04期

8 李紅霞,彭陽,崔雅芬;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和親社會行為發(fā)展特點的調查與教育對策[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1996年04期

9 李丹;兒童親社會行為發(fā)展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2001年02期

10 吳念陽;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研究歷史與現(xiàn)狀[J];福州師專學報;2002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曉東;;地震救災中的表演性親社會行為對心理層面的作用[A];第八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劉郁;;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缺失分析[A];新中國60周年與貴州社會變遷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羅洪菊;;初中生親社會行為培養(yǎng)策略的研究綜述[A];新中國60周年與貴州社會變遷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宋鳳寧;;高中生移情水平與網(wǎng)絡親社會行為的研究[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寇_g;;青少年親社會行為的概念表征研究[A];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6 劉秀麗;;兩難情境中大學生親社會行為——謙讓行為的調查研究[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7 張慶鵬;;建構青少年親社會行為測量維度的思路[A];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8 程峗;李丹;;幼兒親社會行為的干預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趙景欣;張文新;;幼兒二級錯誤信念認知、親社會行為與同伴接納的關系[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李宏利;張雷;;嚴厲型父母教養(yǎng)與同伴接受和親社會行為的交互作用[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慶鵬 黎潔 寇_g 北京師范大學發(fā)展心理研究所;青少年眼中的親社會行為[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陳上(華夏心理網(wǎng)心理咨詢師);《海神號》:人在災難中會暴露本性[N];北京科技報;2006年

3 陳勁邋梁英;公眾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N];學習時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遲毓凱;人格與情境啟動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張萍;感恩情感的形成機制及其干預[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3 張勁松;兒童的自我調控能力[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雪;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2 趙愛玲;混齡教育對3歲幼兒親社會行為的影響[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3 蔣柳;培育聽障初中生親社會行為的教育干預實驗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葛高飛;中學生親社會行為家族影響因素的探究與分析[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5 班蘭美;大學生成人依戀與感戴、親社會行為的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龔濤;大學生的捐助行為及其與人格的關系[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7 張睿;中學生親社會行為傾向與社會適應性關系的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8 金雪蓮;3-5歲朝鮮族幼兒親社會行為與氣質、家庭環(huán)境的關系研究[D];延邊大學;2011年

9 蘇中紅;利用動畫片對幼兒四種典型親社會行為的干預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10 趙璇;道德啟動和心理成本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87093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87093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28b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