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藝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本文關鍵詞:論藝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更多相關文章: 藝術教育 素質教育 創(chuàng)造性思維 人格 健康心理 個性發(fā)展 審美能力 科學與藝術 教育方式 藝術作品
【摘要】: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內(nèi)容,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對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完整人格、健康心理、個性發(fā)展、審美能力等方面都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
【關鍵詞】: 藝術教育 素質教育 創(chuàng)造性思維 人格 健康心理 個性發(fā)展 審美能力 科學與藝術 教育方式 藝術作品
【分類號】:G40-014
【正文快照】: 藝術教育,就是通過藝術作品,運用藝術欣賞與藝術創(chuàng)造的規(guī)律,培養(yǎng)人敏銳的感知能力、豐富的想象力、直覺的洞察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教育活動。藝術教育以影響人的審美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目的,因此,它在形成人的健康心理和個性發(fā)展,在對完整人格的形成上,在對人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等方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閻震;藝術教育的素質教育功能[J];藝術教育;2005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敦廣;高師音樂教育改革要關注農(nóng)村音樂教師隊伍的建設[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5年10期
2 王蔚清;試論藝術教育的潛在課程及其育人功能[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3 繆胤,霍力巖;多元智力理論與藝術教育的回歸——美國“藝術推進”課程及其對我國藝術教育的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4 徐錦艷;尋找兒童鋼琴教學中技術與興趣的平衡點[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5 馮龍俊;論在職中小學美術教師的繼續(xù)教育[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6 徐迅;實踐性與科技性——德國高等服裝設計教育[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7 劉桂珍;面向數(shù)字化時代的高校藝術教育[J];電化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8 金成姬;;音樂課程的教育理論之我見[J];東疆學刊;2006年04期
9 趙進;論音樂藝術教師的素養(yǎng)[J];達縣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1期
10 龍亞君;論藝術課程的綜合性[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雍敦全;;論全面綜合的音樂教育[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2 蒙妍;;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舞蹈教育的系統(tǒng)建構——新課標精神指導下的舞蹈教學改革[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秦元東;論藝術能力及其對兒童藝術教育的啟示[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2 尹愛青;音樂審美教育的人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3 李如密;教學美的價值及其創(chuàng)造[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4 魯定元;文學教育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5 馬衛(wèi)平;體育與人[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胡緒陽;語文德性論[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7 王文瀾;素質教育視野中的中學音樂課程實施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駱秉全;美與和諧[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9 劉麗群;論知識準入課程中的國家介入[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10 黃俊亞;競技性藝術體操成套動作編排理論及應用模式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秀召;魏晉南北朝繪畫教學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2 馮曉莉;中國傳統(tǒng)音樂在普通高校公共藝術教育中傳承的現(xiàn)狀與思考[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3 張東曉;當代阮樂藝術普及教育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4 周維妍;主體性音樂學習方式的理論與實踐探索[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5 曾芳;中小學音樂感受與鑒賞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6 趙捧蓮;清末民初美育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7 王蕾;論賀綠汀的音樂教育思想[D];浙江師范大學;2004年
8 易介南;湖南藝術職業(yè)學院辦學模式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9 陽靜;基礎音樂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角色轉換[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10 托婭;試論歌唱藝術的聲與情[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笙;美育淺議[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6期
2 鄭震;探討師范院校藝術教育中的幾個問題[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1年02期
3 韓世琦;;古典詩詞教學點滴[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年01期
4 吳世常;;美育常在生活中[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02期
5 洪毅然;;重讀《Q播布美術意見書》有感——為紀念魯迅先生誕辰一百周年作[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年03期
6 龐安福;;略談美學的研究對象[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01期
7 朱玲 ,干叢;集體消費和勞動人口質量的提高[J];人口與經(jīng)濟;1982年01期
8 孫憲;改進藝術教育工作 廣開藝術人材來源[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1982年00期
9 孫憲;改進藝術教育工作 廣開藝術人材來源[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1982年01期
10 Б.Т.里哈切夫;E.B.克維特柯夫斯基;施元芳;;普通學校學生美育的實質、原則和體系[J];外國教育研究;1982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傅心和;;論考試在醫(yī)學生培訓中的作用[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2 毛宇飛;;在中等醫(yī)學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方法與思考[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3 符寶敏;張海燕;譚紅文;;病理教學中的素質教育思想貫徹[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4 魯揮;;推進素質教育 培養(yǎng)跨世紀人才[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5 李玉珍;;素質教育與目標教學[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6 田小燕;;病理教學改革與素質教育[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7 程佳;;醫(yī)學生的素質教育與病理教學的“教”與“學”[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8 蔡玉梅;;醫(yī)學中專生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9 劉昌華;陳典基;;中專衛(wèi)?荚囕o助訓練系統(tǒng)設計[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10 張海燕;符保敏;劉家恒;;在病理實驗教學中探索目標教學[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金建斌;轉變觀念,促進說話能力的發(fā)展[N];安徽經(jīng)濟報;2000年
2 謝湘;素質教育關鍵在老師[N];安徽經(jīng)濟報;2000年
3 孫麗芳;探索青少年宮發(fā)展的新思路[N];安徽日報;2000年
4 本報記者;禁止對學校和考生進行排名[N];安徽日報;2000年
5 科利華集團總裁 宋朝弟;從集中走向分散[N];北京科技報;2000年
6 記者 賈薇;金秋又開圖書盛會[N];北京日報;2000年
7 北京教育學院 關鴻羽;素質教育下特長生的標準是什么?[N];北京日報;2000年
8 叢文獻 王欽玲;地形圖數(shù)字化圖率達100%[N];中國測繪報;2000年
9 衡陽財校校長 邱興和;加快教學改革 突出素質教育[N];中國財經(jīng)報;2000年
10 管友橋 郝建鋒;衡陽市財校注重教改見成效[N];中國財經(jīng)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回返審美之源[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2 李廷海;社會文化變遷與中國民族舞蹈藝術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3 易曉明;尋找失落的藝術精神[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4 秦元東;論藝術能力及其對兒童藝術教育的啟示[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5 湯林春;學校效能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熊華生;為了兒童的幸福與發(fā)展[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張正江;中華人民共和國美育的命運[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薛曉陽;學校制度情境中的學生道德生活[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葉喬波;退役運動員生存與發(fā)展理論實踐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10 許洪帥;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發(fā)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長庚;尋求審美與生命的合奏[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2 廖云;在困境與蛻變中的中國現(xiàn)代藝術教育[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張東曉;當代阮樂藝術普及教育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4 張耀光;論繪畫的程式[D];山西大學;2003年
5 劉麗玲;回歸自然的幼兒藝術教育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6 柳志紅;幼兒藝術教育與科學教育的融合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7 李健;蔡元培美育思想及其當代意義[D];安徽大學;2003年
8 謝萍;我國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9 陳宗花;新時期歷屆國民音樂教育改革研討會文獻史料研究[D];河南大學;2003年
10 張慧泉;中國大陸基礎美術教育發(fā)展概況與展望(1978-2002年)[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8657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865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