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生命視角下的幸福教育
本文關鍵詞:論生命視角下的幸福教育
【摘要】:幸福是人生美好的主題,是人之追求的終極目的。幸福教育就是通過教育的途徑,實現(xiàn)人對幸福的追求并在追求中獲得幸福。教育作為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對人之幸福的特殊價值就在于為幸福的實現(xiàn)奠定生命基礎。教育應把幸福作為對人生命關懷的終極著眼點。幸福教育要始終立于人的生命基礎之上,使教育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生幸福生活的過程。
【作者單位】: 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關鍵詞】: 生命 幸福 幸福教育
【分類號】:G40
【正文快照】: 一、教育之于幸福的特殊性幸福是一個關涉多學科、多領域的問題。哲學通過反思使人幸福,宗教通過信仰使人幸福,,科學通過技術進步使人幸福,生產(chǎn)勞動通過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使人幸福。那么,教育通過何種方式使人幸福?教育是“有意識的以影響人的身心發(fā)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活動”1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論教育之適應與超越[J];教育研究;1996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朗;羅瑩;胡紅武;袁新梅;;農(nóng)村中小學“雙人雙語”教學模式探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6年17期
2 劉志林;天賦人權論的貧困及其原因初探[J];安康師專學報;2003年02期
3 李銀慧;;從教育哲學視角窺探教師職業(yè)幸福[J];安康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4 曹長德;家庭早期教育中兒童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保護[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5 范國琴;教育對創(chuàng)造性人才成長的負面影響及其消除[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6 劉金偉;楊桂宏;胡建國;;西方自由主義公平觀評述[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7 段少軍;;亞里士多德與孔子之倫理思想比論[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6年09期
8 潘涌;;積極語用:21世紀中國母語教育新觀念[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9 王立紅;;創(chuàng)新普通高等院校健美操課程模式,實現(xiàn)體育價值的多元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年03期
10 張鑫;葉文娟;;學校體育研究中“質的研究”方法的理論與實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向晶;;論幸福教育的理論內涵、發(fā)展向度與現(xiàn)實價值[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薛勇民;王鳳華;;生命哲學視野下的終身教育價值觀[A];2009年中國成人教育協(xié)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振存;文化視閾下城鄉(xiāng)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2 張桂;教育的超越:走向他者的自我[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3 段建斌;人的存在與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體維度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4 王曉菲;開放環(huán)境下的選擇教育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5 袁曉妹;人性自由視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上海大學;2012年
6 王凌皓;中日近代道德教育理念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7 王有升;被規(guī)限的“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8 劉慧;生命道德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9 侯晶晶;內爾·諾丁斯關懷教育理論述評與啟示[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10 李斌玉;生命倫理學的元倫理分析[D];吉林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鋒;在中學化學課程中實施生命教育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2 陳燕霞;曾經(jīng)的女人[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聶吉鳳;西南民族地區(qū)基礎教育價值取向偏差及糾正[D];西南大學;2011年
4 羅琦;后現(xiàn)代主義影響下的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5 張馨月;森林公園生態(tài)文明教育機制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6 侯德麗;馬克思主義教育公平觀及其時代價值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7 王紅霞;自然生命觀觀照下的廢名小說[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賈永麗;內爾·諾丁斯幸福論及其啟示探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龐燕;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自我超越研究[D];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10 周世杰;班主任與班級管理[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峰;;幸福教育也是一種教育實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年18期
2 舒健;劉潤英;;羅素幸福思想的教育意義——讀伯蘭特·羅素的《贏得幸!穂J];當代教育論壇(校長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3 胡春梅;;從幸福和教育的關系看“幸福教育”之可能性[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4 ;傳播幸福教育的使者[J];教師博覽;2011年07期
5 侯懷銀;余海軍;;教育和幸福的關系——一個亟待重視的教育研究領域[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年34期
6 ;彩繪孩子們的人生起點[J];江蘇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7 張勖;;幸福教育的價值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年12期
8 張毅;;幸福教育的必要張力:感知幸福與創(chuàng)造幸福[J];教學與管理;2008年08期
9 高峰;;我的“幸福教育”觀[J];校長閱刊;2006年09期
10 劉次林;胡國良;;讓教師職業(yè)充滿幸福 互化融合的小學幸福教育[J];中國教師;2008年1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艷;;走近幸福的最深處[A];學校文化建設與策劃[C];2010年
2 向晶;;論幸福教育的理論內涵、發(fā)展向度與現(xiàn)實價值[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3 蔣衛(wèi)山;;堅守與超越:從生命視角深化學校管理[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階段性成果集(華東卷)[C];2012年
4 陳燕紅;;古為今用:陶行知教育評價思想初探[A];全國教育與心理統(tǒng)計與測量學術年會暨第八屆海峽兩岸心理與教育測驗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5 姜忠厚;;老年人喪偶,重組家庭問題的探討[A];家庭、健康、和諧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6 方瑜;;鐘德浙談父親[A];鐵流19(下)——慶七一“學習先輩革命精神,傳承黨的光榮傳統(tǒng)”[C];2012年
7 姜忠序;;老年人喪偶,重組家庭問題的探討[A];陜西省“家庭·健康·和諧”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8 王醒;;無限懷念敬愛的爸爸王贊虞[A];老兵話當年(第十輯)[C];2006年
9 高國希;;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A];“人文奧運與和諧社會”論壇文集[C];2006年
10 呂紫劍;;祖國繁榮富強是我最大的愿望[A];熱愛祖國 振興中華[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姜堰市婁莊中心小學 錢忠友;創(chuàng)造幸福教育的精彩[N];江蘇教育報;2011年
2 高峰;幸福教育也是一種教育實踐[N];天津教育報;2008年
3 九江市十二中校長 江明海;構建和諧團隊 成就幸福教育[N];九江日報;2010年
4 通訊員 吳茂明;萊城區(qū):用幸福教育提升幸福指數(shù)[N];萊蕪日報;2011年
5 德州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 劉志祥;提升教育水平 發(fā)展幸福教育[N];德州日報;2011年
6 溧陽市埭頭中學 馬建耀;行走在幸福教育的路上[N];江蘇教育報;2011年
7 譚茭 龍勇;“十二五” 江北區(qū)打造 幸福教育[N];重慶日報;2011年
8 中共恩施市委 恩施市人民政府;堅持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 努力打造幸福教育[N];恩施日報;2011年
9 申修義 付小海 本報記者 張荼縻;教學亮點多 “幸福教育”顯成果[N];遵義日報;2011年
10 記者 劉洪浩 通訊員 梅文平;讓孩子們享受幸福教育[N];恩施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王國銀;德性倫理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2 龐晉偉;崇善的大學[D];東南大學;2006年
3 何良安;為了幸福[D];復旦大學;2007年
4 張洪彬;論志愿精神[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為全;建構中國道德建設的理想圖景[D];吉林大學;2006年
6 王濤;朝向善:對亞里士多德政治思想中目的論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7 于曉權;馬克思幸福觀的哲學意蘊[D];吉林大學;2008年
8 胡波;社會理想境界論綱[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沈貴鵬;心理教育活動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潘進強;當代中學生的幸福教育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倩倩;班級活動中開展幸福教育的實踐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2年
3 邢俊玲;師生共同體視野下的幸福教育[D];山西大學;2011年
4 樊亞奎;論教育的幸福維度[D];河南大學;2003年
5 張超;大學生幸福教育研究[D];石家莊鐵道大學;2011年
6 榮昭俊;大學生幸福教育研究[D];江南大學;2009年
7 岳麗岫;幼兒教育應使兒童幸福[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8 王敏;生命視野下教師的德性[D];山西大學;2007年
9 李峰;東北黑土地上獨特的生命視角[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10 陳小飲;基于生命視角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8639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863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