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改課改論文 >

3-6年級小學生校園排斥的現(xiàn)狀、歸因及防范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11-24 19:15
  一直以來,社會排斥是社會、政治、經濟等多個領域的研究者們所共同關注的話題,而在近幾年也已逐漸走進心理學的視野,成為心理學者們研究的熱點問題。在學校集體活動中,社會排斥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不少人在學生時代曾有過排斥他人或被他人排斥的經歷與體驗。相對于校園欺凌,校園排斥現(xiàn)象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帶來的傷害不太明顯,很容易被家長和教師忽視。但對于年齡尚幼的小學階段兒童來說,校園排斥所帶來的傷害對其脆弱的心靈造成的消極影響是無法估計的,甚至可能會影響其一生的發(fā)展。本研究使用訪談、觀察、問卷調查等心理學研究方法,搜集了校園排斥的相關資料,在此基礎上分析了校園排斥的表現(xiàn)及歸因,編制了一套適合3-6年級小學生的校園排斥問卷,并進一步提出了防范校園排斥的探索性建議。首先,本研究運用文獻分析法、訪談法、問卷調查等方法剖析了校園排斥的結構維度,自行編制了一套3-6年級小學生校園排斥問卷,因為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生思維發(fā)展有限,理解問題的能力不足,因此本研究僅以三年級至六年級的學生為被試群體進行分析。通過預測與正式施測,收集數據,采用項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檢驗、獨立樣本t檢驗等統(tǒng)計方法對數據進行處理,得到了信...

【文章頁數】: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獻綜述
    1 概念界定
    2 社會排斥的分類及表現(xiàn)形式
        2.1 社會排斥的分類
        2.2 校園排斥的表現(xiàn)形式
    3 社會排斥的影響
        3.1 對象
        3.2 結果
        3.3 校園排斥對兒童的影響
    4 研究方法與工具
        4.1 研究方法
        4.2 研究工具
第二部分 問題提出與研究意義
    1 問題提出
    2 研究意義
        2.1 理論意義
        2.2 實踐意義
第三部分 3-6年級小學生校園排斥問卷編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假設
    3 研究對象
        3.1 訪談對象
        3.2 問卷施測對象
    4 研究工具
    5 研究過程
        5.1 訪談
            5.1.1 訪談提綱
            5.1.2 訪談過程
            5.1.3 編碼過程
            5.1.4 訪談結果分析
        5.2 項目編制與評價
            5.2.1 項目編制
            5.2.2 項目評價
            5.2.3 初始問卷的形成
        5.3 初步預測與項目分析
        5.4 正式施測與信效度分析
        5.5 小學校園排斥的人口學發(fā)生特點分析
        5.6 數據處理
    6 結果與分析
        6.1 項目分析
        6.2 探索性因素分析
        6.3 驗證性因素分析
        6.4 信效度分析
            6.4.1 信度分析
            6.4.2 效度分析
        6.5 人口學分析
            6.5.1 在校園排斥中不同角色類型的描述性分析
            6.5.2 不同性別兒童在校園排斥上的差異
            6.5.3 不同年級兒童在校園排斥上的差異
    7 討論
        7.1 3-6年級小學生校園排斥問卷的結構維度
        7.2 3-6年級小學生校園排斥問卷的測量質量
        7.3 3-6年級小學生校園排斥的人口學發(fā)生特點
            7.3.1 現(xiàn)狀描述
            7.3.2 性別差異
            7.3.3 年級差異
第四部分 小學生校園排斥的歸因分析與防范建議
    1 小學生校園排斥的歸因分析
        1.1 典型案例
        1.2 歸因分析
            1.2.1 主體因素
            1.2.2 客體因素
            1.2.3 環(huán)境因素
    2 防范校園排斥的探索性建議
        2.1 學生方面
        2.2 教師方面
        2.3 家庭方面
        2.4 學校方面
        2.5 社會方面
    3 研究創(chuàng)新與不足
        3.1 創(chuàng)新
        3.2 不足
第五部分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個人簡歷



本文編號:386642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386642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f3f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