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改課改論文 >

漢族、土族、回族中學生的民族認同與主觀幸福感關系的跨文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16 08:00
  民族認同和主觀幸福感是近年來跨文化心理學研究中研究較多的一個課題,尤其是在中學生這個特殊的群體中,民族認同和主觀幸福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他們心理健康水平的發(fā)展。我國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都有其獨特的亞文化,這種文化因素形成了影響主觀幸福感的潛在變量,少數(shù)民族都存在民族認同問題,要想對我國整體的幸福感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就有必要對我國少數(shù)民族的幸福感進行更細化的研究,探索少數(shù)民族主觀幸福感的結(jié)構,從而進行跨文化的驗證。本研究以Tajfel的社會認同理論和埃里克森的認同發(fā)展理論以及Phinney青少年民族認同的三階段發(fā)展理論作為主要的理論基礎,對漢族、土族和回族中學生六個年級共600人實施集體問卷調(diào)查。重點考察了漢族、土族和回族中學生民族認同和主觀幸福感的民族、性別、年齡和城鄉(xiāng)差異以及其民族認同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民族認同和主觀幸福感與抑郁的關系。得出以下主要結(jié)論:(1)漢族、土族和回族中學生在民族認同的三個因素上存在顯著差異。在認知方面,回族學生得分明顯高于漢族和土族學生,土族學生得分明顯高于漢族學生;在情感方面,回族學生得分明顯高于漢族和土族學生,漢族學生得分明顯高于土... 

【文章來源】:西北師范大學甘肅省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獻綜述
    2.1 民族認同的理論和研究
        2.1.1 民族認同的概念及其理論
        2.1.2 民族認同的研究
    2.2 主觀幸福感的理論和研究
        2.2.1 主觀幸福感的概念及理論
        2.2.2 主觀幸福感的研究
    2.3 民族認同與主觀幸福感關系的跨文化研究
    2.4 抑郁與主觀幸福感及民族認同的關系研究
    2.5 國內(nèi)外研究簡要評價
3 研究構想
    3.1 研究意義
        3.1.1 理論意義
        3.1.2 實踐意義
        3.1.3 方法論意義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假設
    3.4 研究對象
    3.5 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
    3.6 研究設計
4 問卷的信度、效度檢驗
    4.1 基本狀況調(diào)查表
    4.2 漢族、土族和回族中學生民族認同問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4.3 漢族、土族和回族中學生主觀幸福感問卷的信度、效度檢驗
5 研究結(jié)果及分析
    5.1 漢族、土族、回族中學生民族認同的差異分析
        5.1.1 漢族、土族、回族中學生民族認同的文化差異
        5.1.2 漢族、土族、回族中學生民族認同的性別差異
        5.1.3 漢族、土族、回族中學生民族認同的文化和性別差異
        5.1.4 漢族、土族、回族中學生民族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差異
        5.1.5 漢族、土族、回族中學生民族認同的不同文化背景差異
        5.1.6 討論
    5.2 漢族、土族、回族中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差異分析
        5.2.1 中學生生活滿意度在民族因素上的特征
        5.2.2 不同民族中學生生活滿意度在性別因素上的特征
        5.2.3 不同民族中學生生活滿意度在年級因素上的特征
        5.2.4 不同民族中學生的正性情感和負性情感的描述
        5.2.5 不同民族中學生的正性情感和負性情感在性別因素上的差異
        5.2.6 不同民族中學生的正性情感和負性情感在年級因素上的差異
        5.2.7 討論
    5.3 民族認同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
        5.3.1 民族認同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關系
        5.3.2 民族認同對主觀幸福感的回歸分析
        5.3.3 討論
    5.4 民族認同與抑郁的關系
        5.4.1 民族認同與抑郁程度的相關關系
        5.4.2 民族認同對抑郁程度的回歸分析
        5.4.3 討論
    5.5 主觀幸福感與抑郁的關系
        5.5.1 主觀幸福感與抑郁的相關關系
        5.5.2 主觀幸福感對抑郁的回歸分析
        5.5.3 討論
6 總討論
7 研究結(jié)論與啟示
    7.1 主要結(jié)論
    7.2 啟示
    7.3 研究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主觀幸福感研究進展[J]. 解業(yè)達,段海軍.  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5)
[2]少數(shù)民族中學生生活滿意度的跨文化研究[J]. 種媛,楊俊龍,夏小燕.  民族教育研究. 2007(03)
[3]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民族認同內(nèi)隱維度的調(diào)查[J]. 張慶林,史慧穎,范豐慧,張勁梅.  西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7(01)
[4]西南六個少數(shù)民族兒童民族文化認同的比較研究[J]. 陳世聯(lián),劉云艷.  學前教育研究. 2006(11)
[5]幸福指數(shù)的指標體系構建與追蹤研究[J]. 邢占軍.  數(shù)據(jù). 2006(08)
[6]小學生人格測評結(jié)構的驗證性因素分析[J]. 楊麗珠,張野.  心理科學. 2006(04)
[7]個體文化取向與主觀幸福感關系的跨文化研究[J]. 邱林,鄭雪.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06(03)
[8]主觀幸福感研究概述[J]. 佟永峰,李焰,范杰.  遼寧經(jīng)濟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6(01)
[9]城市文化與“身份認同”[J]. 張大偉.  甘肅社會科學. 2006(02)
[10]中學生精神信仰及其與生活滿意度的關系[J]. 田麗麗,金盛華.  心理學探新. 2005(03)

博士論文
[1]維漢大、中學生體育目標定向、身體自尊、社會性體格焦慮、主觀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D]. 楊俊敏.華東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53778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353778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eb8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