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改課改論文 >

生命哲學視野中的綜合課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20 16:06

  本文關鍵詞:生命哲學視野中的綜合課程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首先,本文闡述了綜合課程的內涵、歷史及現(xiàn)狀,分析了現(xiàn)行綜合課程中存在的問題,其中最基本問題就是知識量的無限增長和課程容量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從綜合課程的發(fā)展趨勢和特點來看,綜合課程越來越趨向于有利于課程容納科技發(fā)展和社會需求所提供的新內容,特別是各種跨學科的內容。同時,源于自身的學習與工作需要和對綜合課程存在問題的關注以及對綜合課程的生命哲學觀察,明確提出了綜合課程中存在生命哲學觀弱視現(xiàn)象的觀點。 其次,從生命哲學的視角出發(fā),主要從柏格森生命哲學的“綿延”、“直覺”等特點出發(fā),研究在基礎教育改革中體現(xiàn)生命的內涵和價值的綜合課程目標的制定與實施、課程的形式、內容、結構、評價等,用生命哲學的觀點對綜合課程的目標、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教師等進行了重新的審視,認為綜合課程本質上反映了生命哲學的真正內涵,其實施應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從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出發(fā),弘揚人的主體性,喚醒人的自我意識,充分發(fā)揮人的能動作用,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和社會進步。 再次,用柏格森生命哲學理論對綜合課程中生命哲學弱視的成因及其影響進行了分析,闡述生命哲學視角下綜合課程設置的多學科基礎,特別是其生命哲學基礎,“生命”是主體對自己存在的體驗、感悟或直覺,是心靈的內在沖動,是具有“流動性”的活動過程。綜合課程的綜合過程和生命哲學所認為的生命過程有著驚人的相似性,實質上,綜合課程也是為了更好的展現(xiàn)生命的自由生存、自主活動、自我實現(xiàn),使人通過綜合課程的學習確立自己在社會中的主體地位。 最后,從“直覺”理論、“綿延”理論、“兩種道德”理論、“創(chuàng)造進化論”理論出發(fā),闡述了柏格森生命哲學理論對綜合課程設計的啟示,即是綜合課程的設計和實施必須以生命為出發(fā)點,以人為本,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綜合課程 生命哲學 啟示 課程重構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G423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7
  • 一、問題的提出7-18
  • (一) 綜合課程的內涵7-11
  • (二) 選題緣由11-14
  • (三) 文獻綜述14-16
  • (四) 生命哲學視野下的綜合課程研究意義16-17
  • (五) 研究內容與方法17-18
  • 二、綜合課程的生命哲學審視18-23
  • (一) 綜合課程課程目標的生命哲學審視18-19
  • (二) 綜合課程課程結構的生命哲學審視19
  • (三) 綜合課程課程內容的生命哲學審視19-20
  • (四) 綜合課程課程實施的生命哲學審視20-21
  • (五) 綜合課程課程評價的生命哲學審視21-22
  • (六) 綜合課程課程教師的生命哲學審視22-23
  • 三、綜合課程中弱視生命哲學的成因與影響23-25
  • (一) 綜合課程中弱視生命哲學的成因23-24
  • (二) 綜合課程中弱視生命哲學的影響24-25
  • 四、生命哲學視野下的綜合課程設計25-33
  • (一) 綜合課程設置的多學科基礎25-28
  • (二) 綜合課程的生命哲學基礎28-29
  • (三) 生命哲學對綜合課程設計的啟示29-33
  • 五、結語33-34
  • (一) 研究結論33
  • (二) 存在問題33-34
  • 六、參考文獻34-37
  • 致謝3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小社;;“歷史與社會”綜合課程與傳統(tǒng)歷史課程的比較[J];基礎教育參考;2011年09期

2 ;上海市中學《社會》綜合課程研討會簡訊[J];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12期

3 王海亞;李加林;童億勤;;跨學科綜合型通識課程教學模式探討——以“神奇的大自然”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3期

4 王世光;;知識體系的追尋——綜合文科教科書史地綜合問題初探[J];課程·教材·教法;2011年04期

5 田素娥;;對幼兒園課程園本化的幾點思考[J];早期教育(教師版);2011年Z1期

6 劉亞麗;;組織活動 加深體驗[J];山東教育;2011年07期

7 ;探索的旅程:歷史與社會課程十年改革實驗的回顧與總結[J];基礎教育課程;2011年Z2期

8 郭湘竹;;提高思想品德課堂實效藝術探討[J];中學教學參考;2011年24期

9 姚獻芬;;讓學生體會學習過程的愉悅[J];大眾心理學;2006年11期

10 楊聰霞;;“活”字引路 “動”字搭臺——關于小學品德課堂活動有效性的探究[J];小學時代(教師);2011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立志;;適應新課程 走進科學課——淺談初中理、化、生、地教師的角色轉變[A];湖北省物理學會、武漢物理學會2004’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劉赤;;關于優(yōu)化課程的思考——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A];第六期全國陶研骨干培訓班文集[C];2001年

3 王順權;;以生活,打造《品德與社會》的課堂[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4 高峽;;關注義務教育新課程實驗中的幾個問題[A];第四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和2005中國教育熱點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孔慶濤;楊再淮;;通識教育語境下日本大學體育課程結構研究——以日本東京大學為例[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6 程向陽;劉可;;對高師數(shù)學教育專業(yè)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A];全國高等師范院校數(shù)學教育研究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郭鴻;;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發(fā)掘學生多元潛能[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8 鄒文珍;;課堂雖小,有容乃大——淺談《品德與社會》課教學的有效性[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蘇卷)[C];2010年

9 田粉蘭;;讓道德回歸生活——《品德與社會》教學方法初探[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10 張建坡;趙書濤;賈秀芳;;電氣與電子綜合課程設計改革的初步探討[A];第四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趙小雅;浙江:綜合課程的十年歷程[N];中國教育報;2004年

2 本報記者 梁杰;綜合課程 魅力初顯[N];中國教育報;2004年

3 鎮(zhèn)江市丹徒區(qū)上會中心小學 沈國金;綜合課程的活動設計[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5年

4 西南大學心理學院 尚倫;綜合課程與素質教育[N];光明日報;2008年

5 理工大學校長 張亞非;能力素質培養(yǎng)任重道遠[N];解放軍報;2007年

6 教育部職成司;中等職業(yè)教育 新學期 新舉措 新探索[N];中國教育報;2001年

7 許新海;設計最適合學生發(fā)展的課程[N];中國教育報;2006年

8 佘崢;我省明年起停辦綜合高中班[N];廈門日報;2007年

9 胡建 夏立發(fā);輝煌的山區(qū)高校發(fā)展之路[N];中國民族報;2002年

10 劉志新;銀州區(qū)教育局與教師進修學校聯(lián)合在實驗小學召開綜合課程觀摩研討會[N];鐵嶺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崔銀河;生命形態(tài)與地域文化之探索[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王英;儒家心性心理學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3 郝琦蕾;初中綜合科學課程的實施[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4 張紅洋;高中綜合科學課程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5 王秀紅;我國初中綜合科學課程改革與發(fā)展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任京民;社會科課程綜合化的意蘊與追求[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7 段俊霞;我國中小學社會科課程統(tǒng)整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8 鄭毓新;瑪雅醫(yī)學及其與中醫(yī)學的初步比較[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燕;生命哲學視野中的綜合課程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2 崔瑩;綜合課程的開發(fā)方式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3年

3 周云;綜合課程實施中教師多學科知識整合能力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4 王文;高中綜合課程的相關問題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2年

5 劉宇;我國初中綜合課程實施現(xiàn)狀與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6 范士紅;綜合課程的實施與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7 李曦;綜合課程協(xié)同教學模式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8 李長有;中學理科綜合課程的研究初探[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9 陳曉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論與實踐基礎的探析:歷史與現(xiàn)實的維度[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10 羅永松;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探索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關鍵詞:生命哲學視野中的綜合課程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1901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31901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d39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