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兒童心理問題的社會工作干預策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04 05:34
【摘要】:伴隨著我國流動人口由單身流動逐步過渡到家庭化流動,許多的流動兒童也加入到了人口流動浪潮當中,根據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最新發(fā)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fā)展報告》,截止至2018年底,我國流動兒童人數已高達3500萬。隨著流動兒童數量的與日俱增,流動兒童的心理問題也逐漸走進了大眾的視野。兒童時期是一個人身心成長、進行社會化的關鍵時期,兒童在這一時期不僅會養(yǎng)成自身看待和認識社會的方式,也會對形成自己特有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而環(huán)境的變化與不適應很容易使流動兒童引發(fā)一些相關的心理問題,社會工作的干預可以有針對性的介入城市流動兒童的心理問題,為流動兒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挖掘有利資源,促使流動兒童心理健康,進而促進流動兒童家庭和諧、社會穩(wěn)定。本研究以長沙市天心區(qū)Z社區(qū)M學校為調研地點,選取Z社區(qū)M學校中的10名流動兒童作為小組社會工作的研究對象,以文獻分析法與問卷調查法為主,實證研究法為輔,結合流動兒童這一調研對象的自身特點,綜合心理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等學科的相關理論,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對流動兒童心理問題的形成原因以及社會工作干預流動兒童心理問題的具體可行策略進行了探究。在本研究中,個案工作部分分別從接案、專業(yè)關系建立、案主問題預估、服務計劃制訂、服務介入過程、效果評估與結案六個部分對案主A和案主B進行介入,其中案主A經過社會工作者的科學干預取得了顯著效果;而所開展的社會工作小組以書本為媒介,以社會生態(tài)系統理論與人格發(fā)展理論為基礎,為Z社區(qū)流動兒童開展了“一見如故”—初見,“說與閑知”—細說,“星辰聽履”—聆聽,“早勉群讀”—勤讀,“如寫春陽”—靜寫,“西出陽關”—閉幕等六節(jié)活動,最后通過量表測量與現實觀察的方式,證明了小組社會工作介入流動兒童心理問題的有效性。
【圖文】:
社區(qū)環(huán)境滿意度情況分布
學校環(huán)境滿意度情況分布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B844.1;C916
本文編號:2648173
【圖文】:
社區(qū)環(huán)境滿意度情況分布
學校環(huán)境滿意度情況分布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B844.1;C91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巧玲;張曼華;來源;劉婷;;北京市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狀況[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年08期
2 劉玉蘭;彭華民;;兒童抗逆力:一項關于流動兒童社會工作實務的探討[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3 陳麗;劉艷;;流動兒童親子溝通特點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中國特殊教育;2012年01期
4 迪麗娜爾·色地瓦爾地;;小學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研究綜述[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1年16期
5 張繪;;美國不同類型流動兒童的教育政策及啟示[J];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06期
6 辜美惜;鄭雪;邱龍虎;;我國流動兒童心理研究現狀述評[J];心理科學;2010年04期
7 劉霞;申繼亮;;流動兒童的歧視知覺及與自尊的關系[J];心理科學;2010年03期
8 楊磊;康慕云;劉艷磊;;流動兒童常見心理問題探析[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9 付立華;;社會生態(tài)系統理論視角下的社區(qū)矯正與和諧社區(qū)建設[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09年04期
10 段成榮;楊舸;;我國流動兒童最新狀況——基于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的分析[J];人口學刊;2008年06期
,本文編號:26481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2648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