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文化背景父母養(yǎng)育方式與兒童自我意識的調查及相關性分析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周凱,何敏媚;青少年的自我意識與心理健康的現(xiàn)狀及其相關研究[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3年03期
2 周國韜,賀嶺峰;11~15歲學生自我概念的發(fā)展[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6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必華;;中學生自我概念的結構與發(fā)展特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2 韋邦貴,王克明,費龍才,萬興松,程賡,李澤愛;兒童青少年焦慮障礙生物因素分析[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01年06期
3 衣明紀,周曉彬,魏書珍;兒童行為問題及其影響因素探討[J];青島醫(yī)學院學報;1997年04期
4 魏書珍,衣明紀;12~14歲兒童的個性特征調查[J];青島醫(yī)學院學報;1998年01期
5 劉賢文;;兒童癔病11例群體發(fā)作臨床分析[J];北京醫(yī)學;2006年09期
6 潘建芬,唐東輝,李書玲,杜曉紅,張文羽;青少年身體自我的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7 李榮源,龔惠蘭;孤獨癥兒童體質測試結果與分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8 柴鐵劬;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386例臨床資料分析[J];中國醫(yī)藥學報;1999年03期
9 張靜,金偉華,彭惠民,唐吟宇,郭玉萍;兒童孤獨癥的染色體脆性位點研究[J];重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4期
10 鄧安寧;61例兒童多動癥院外誤診的臨床分析[J];重慶醫(yī)學;199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姚進忠;;能耐視角下的社會工作輔導模式——基于學習困難兒童輔導介入的個案研究[A];福建省社會學2008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王鳳;熊忠貴;高峰;陳開明;王小燕;劉興蓮;;兒童學習技能發(fā)育障礙腦電訓練感知覺操作系統(tǒng)的療效對照研究[A];湖北省兒童全面發(fā)展研究會第三屆第二次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3 王晏芹;舒玲;王鳳;;腦電生物反饋治療多發(fā)性抽動癥的應用[A];湖北省兒童全面發(fā)展研究會第三屆第二次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4 戴曉陽;曾宇霞;;單親與非單親家庭兒童自我意識與人際信任關系的比較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宋世慶;;推拿治療小兒遺尿癥50例療效觀察[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推拿分會第九屆推拿學術年會暨浙江省中醫(yī)藥學會推拿分會繼續(xù)教育項目論文匯編[C];2006年
6 開紅;;音樂教學對兒童社會適應能力發(fā)展影響的研究[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7 蘇琳;;兒童孤獨癥的音樂治療[A];中國音樂治療學會十周年會慶暨第五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9年
8 楊麗霞;鄭明;;捏脊配合針四縫治療兒童情緒障礙的臨床體會[A];全國中醫(yī)小兒推拿學術沙龍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王靜;北京 滑雪場上過春節(jié)[N];中國體育報;2009年
2 別衛(wèi)青;陜西 農(nóng)民體育健身大拜年[N];中國體育報;2009年
3 兼職記者 范國忠;桂林 體育活動精彩多[N];中國體育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葛會忠;劉翔場地訓練指日可待[N];中國體育報;2009年
5 記者 陳思彤;一刻未停,到港三艘帆船立即維修[N];中國體育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陳思彤;周建安有望再執(zhí)教中國男排[N];中國體育報;2009年
7 曹純菲;日本休閑體育引領世界新潮流[N];中國體育報;2009年
8 瀝金;廣東將建武術龍獅龍舟研究院[N];中國體育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林劍;誰動了中超球員的“奶酪”[N];中國體育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王向娜;“小不點兒”的大志向[N];中國體育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耿耀國;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沖動行為的心理機制及其心理干預[D];中南大學;2006年
2 劉莉莉;SKF-81297對ADHD動物模型SHR大鼠行為及其影響機制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3 郭成;青少年學業(yè)自我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4 亓圣華;中學生羞恥感與身體鍛煉之間的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張紀水;兒童孤獨癥臨床特征與細胞免疫、HCMV感染、5-HTT-VNTR基因多態(tài)性的關聯(lián)研究[D];中南大學;2004年
6 許思安;漢族、壯族、蒙族、納西族人格結構的比較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7 張麗華;3-9歲兒童自尊結構、發(fā)展特點及其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8 鄭劍虹;自強的心理學研究:理論與實證[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9 高雪屏;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遺傳方式以及與兒茶酚-O-甲基轉移酶基因和多巴胺β羥化酶基因的關聯(lián)分析[D];中南大學;2003年
10 張全明;針刺治療兒童語言障礙的臨床及實驗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玉帆;生物反饋對兒童抽動障礙及共患癥的療效研究[D];遵義醫(yī)學院;2009年
2 張露丹;初中生學業(yè)自我的特點及其對個體反應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向瓊;教師人際行為、初中生自我概念與學校適應的關系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4 董亞靜;留守高中生對留守的認識及其與自我概念的關系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5 劉張;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患兒行為及適應行為的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9年
6 丁莉;青少年自我意識與社會適應行為的關系[D];廣州大學;2008年
7 陳林英;中小學生行為問題與影響因素關系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8 柯芳;中小學生視力相關生存質量量表研制及生存質量影響因素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9 何莉;合肥地區(qū)城鄉(xiāng)中小學生自我意識水平及其相關因素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9年
10 王洋;不同項群專項對體育專業(yè)大學生身體自我概念影響的比較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張厚櫓;某中學學生SCL-90測查結果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1年06期
2 周凱,余小鳴,葉廣俊;中學生SCL-90評定結果分析[J];中國校醫(yī);1996年06期
3 蘇林雁,萬國斌,楊志偉,羅學榮,李雪榮,劉明華,李志祥,黃春香,王明祥;Piers-Harris兒童自我意識量表在湖南的修訂[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4年01期
4 唐慧琴,杜亞松,劉漪,徐韜園,童靜嫻,戴敏敏,章健華,王運調,唐盛昌,張在舫;寄宿制重點初中學生自我意識、情緒狀態(tài)與行為問題[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年04期
5 劉惠軍,石俊杰;抑郁情緒與中學生的自我概念初探[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0年03期
6 樊富珉,付吉元;大學生自我概念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1年02期
7 張敏,王振勇;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1年04期
8 葉廣俊;《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對兒童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工作的啟示[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7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桑標;促進兒童自我意識的發(fā)展[J];幼兒教育;2004年17期
2 趙冬梅;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自我意識[J];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01期
3 易正樂;促進嬰幼兒自我意識的發(fā)展[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1998年06期
4 鄒玉蘭;兒童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及教育[J];丹東師專學報;1998年03期
5 周愛琴,石淑華;兒童自我意識的理論模型與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社會醫(yī)學分冊;2003年01期
6 官旭華,石淑華;兒童自我意識[J];國外醫(yī)學.社會醫(yī)學分冊;2001年01期
7 鄒進 ,岳川;論三歲左右幼兒的自我意識[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1期
8 趙勤;兒童“任性”問題初探[J];少年兒童研究;1994年04期
9 葉楓 ,張偉;早慧兒童八例[J];中國健康月刊;1988年04期
10 胡美榮,劉雪凝,石淑華,張靜,官旭華,方鵬騫;學校對兒童自我意識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03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呂業(yè)光;;兒童末梢采血的改進[A];第七屆中日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2 王紅美;沈柏均;時慶;李繼增;;輔助T細胞亞群與兒童ITP[A];山東免疫學會、山東微生物學會醫(yī)學微生物學專業(yè)委員會、山東省醫(yī)學會微生物學和免疫學專業(yè)委員會、山東省醫(yī)藥生物技術學會2001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1年
3 謝恒志;王萬旭;;關于兒童損傷程度鑒定的思考[A];中國法醫(yī)學會法醫(y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熊雪琴;;兒童遺尿48例的診治[A];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第十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5 陳尚徽;;銅陵市區(qū)3-11歲兒童Conners行為量表得分分析[A];新世紀預防醫(yī)學面臨的挑戰(zhàn)——中華預防醫(yī)學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6 李志剛;吳敏媛;李蓓;李彬;朱平;胡亞美;;兒童急性粒單細胞白血病同時有TEL/ABL融合基因和IgH/TCRγ基因重排[A];第九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7 車小紅;;試論聲樂學習中自我意識的培養(yǎng)與應用[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8 王惠梅;李慶鱗;賀淑珍;閆媛珍;趙世武;;慢性病兒童自我意識水平及相關因素[A];第七屆全國(內(nèi)地、港、澳)“兒童發(fā)育與行為科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李守民;;學習行知思想 培養(yǎng)早慧兒童[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會刊[C];1987年
10 周星;;關于兒童影視現(xiàn)狀與兒童影視教育問題的思考[A];第七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jié)中小學生影視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俊紅;尊重兒童的自尊心[N];內(nèi)蒙古日報(漢);2001年
2 馬俊;別讓“兒童彩票”害了孩子[N];中國改革報;2004年
3 小新 樊春生;給兒童旅游一片新天地[N];承德日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干江云;兒童高消費該降溫了[N];貴陽日報;2005年
5 劉柏錄 本報記者 呂瑞東;利用兒童行乞違法[N];吉林日報;2005年
6 韋琳;兒童旅游待開發(fā)的金礦[N];吉林日報;2005年
7 楊立琦;童與車[N];溫州日報;2005年
8 樂山 杜雪芳;兒童旅游:沒吃到嘴的蛋糕[N];張家界日報;2005年
9 上海陽麗裝飾公司 張兆兵;如何設計兒童房[N];解放日報;2000年
10 瞿正云;如何美化兒童居室[N];中國建設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程紅艷;兒童在學校中的自由[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張麗華;3-9歲兒童自尊結構、發(fā)展特點及其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3 姜海行;應用基因分型技術研究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家庭聚集現(xiàn)象[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2年
4 莫寶慶;β_3-腎上腺素能受體在兒童單純性肥胖中的意義[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1年
5 張闊;兒童類別形成中知識效應的實驗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3年
6 胡金生;兒童同情心的結構及發(fā)展特點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7 劉文;3~9歲兒童氣質發(fā)展及其與個性相關因素關系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2年
8 鄒曉燕;3—5歲兒童獨立性發(fā)展特點與影響因素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9 趙紅洋;INS患兒腎組織NF-κB活性、血漿組織因子及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的水平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10 王黎君;兒童的發(fā)現(xiàn)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D];復旦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麗娜;兒童的世界[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2 莎娜;兒童的權利保護[D];武漢大學;2004年
3 劉曉莉;兒童感覺統(tǒng)合失調的現(xiàn)狀及其干預實驗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4年
4 張昱;兒童過敏性紫癜287例臨床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4年
5 徐紅;6~12歲兒童對兒童電視廣告的態(tài)度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6 王曉紅;121名原發(fā)性遺尿兒童發(fā)病相關因素分析及探討[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4年
7 郝苗苗;愛爾坎德的兒童壓力說及其對我國兒童教育的啟示[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8 王友明;當代大學生自我意識結構性缺失與社會責任感培育[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9 王梅;大學生網(wǎng)絡行動與自我意識[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10 王麗燕;太原市幼托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影響因素的流行病學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5652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2565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