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視與反思:比較教育中的比較法建構(gòu)
[Abstract]:Based o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comparative law construction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and the historical connotation and age difference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this paper reflects on the boundary limit and value paradox of comparison, and puts forward the method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transcending scientism.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problems, the historical relationship and realistic construction of comparative law can be clarified through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investigation of "cultural field" and "historical field".
【作者單位】: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比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
【分類號】:G40-059.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項賢明;比較教育學的學科同一性危機及其超越[J];比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2 朱旭東;;試論中國比較教育研究的無邊界特征[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容中逵;當前我國比較教育研究中的借鑒問題[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2 谷賢林;關(guān)于比較教育若干問題的探討[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3 王長純;文化自覺、理論自覺和實踐自覺(論綱)——比較教育和而不同發(fā)展的途徑[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4 項賢明;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國比較教育學[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5 付軼男;饒從滿;;比較教育學科本體論的前提性建構(gòu)[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6 石隆偉;;哲學視野下的方法論與比較教育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7 生兆欣;;論比較教育學術(shù)研究的價值涉性[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8 于穎;;試論日本比較教育學的邊緣化特征[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9 吳黛舒;;文化學和教育學中的“文化”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年03期
10 盧曉中,喻春蘭;當代比較教育學方法論的發(fā)展趨向[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鄒曉東;研究型大學學科組織創(chuàng)新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2 李福華;高等學校學生主體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周泉興;我軍院校初級指揮軍官培養(yǎng)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梁燕玲;比較教育實證分析范式的變遷及影響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俞前安;西部貧困地區(qū)女童教育發(fā)展問題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4年
2 陳燕華;中美護理本科專業(yè)課程理論及實踐部分設(shè)置的比較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3 謝秋葵;第三部門視野下美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D];西南大學;2006年
4 戴玲;領(lǐng)導力培養(yǎng)與服務(wù)型學習[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5 Yaser Ali Taher Jawad(亞斯);巴林王國與中國初中物理課程比較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6 王喜娟;從文化因素研究到“文化研究”:比較教育研究范式的轉(zhuǎn)變[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周世厚;論霍姆斯比較教育思想中的理性批判意識[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許紅;大陸與香港小學語文教科書道德教育要素比較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8年
9 劉欣;中外教科書制度比較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項賢明;試論教育學的哲學一科學基礎(chǔ)[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02期
2 王長純,寧虹 ,丁邦平;研究主體和接受主體的“知行合一”——比較教育理論建設(shè)跨文化的哲學對話[J];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龔建華;溝通古今 古為今用——談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教學的比較法[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1980年04期
2 吳大英;應(yīng)重視比較法的研究[J];江淮論壇;1980年04期
3 章益;略論馮特創(chuàng)建心理學實驗室以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4 何廣榮;一個基本不等式的證明與應(yīng)用[J];江蘇教育;1980年12期
5 曹津源;;談?wù)Z文教學中的比較法[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6 蔡起;;應(yīng)該恢復史可法民族英雄的歷史地位——兼與章石承、秦子卿等同志商榷[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7 賈淑芬;;我怎樣進行應(yīng)用題教學[J];天津教育;1980年05期
8 朱作仁;;試談如何培養(yǎng)兒童觀察力[J];小學教學研究;1980年03期
9 石川;;語文教學中語言分析的方法(上)[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10 石川;;語文教學中語言分析的方法(下)[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龍長才;唐超群;姚秋平;廣華平;張燕萍;;有限持續(xù)時間純音的強度JND與強度的關(guān)系[A];中國聲學學會1999年青年學術(shù)會議[CYCA'99]論文集[C];1999年
2 李英杰;;正確運用比較法提高地理教學水平[A];教研擷華——青海師大附中建校45周年論文集[C];1999年
3 郭婕;;比較教育在編輯工作中的應(yīng)用[A];“新學科與編輯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89年
4 李西林;許厚澤;;地幔內(nèi)部密度異常[A];1995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一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1995年
5 蕭默;;中國傳統(tǒng)建筑研究之我見[A];中國文物學會傳統(tǒng)建筑園林委員會第十一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6 吳律;;論地震波成象中的問題(Ⅱ)[A];勘探地球物理北京(89)國際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1989年
7 劉興華;李國師;杜傳均;;用比較法分析鑒定日光溫室的保溫性能[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0年學術(shù)年會文集[C];2000年
8 李瑞;;中外宣告死亡法律制度之比較[A];首屆貴州法學論壇文集[C];2000年
9 麻紅梅;;運用比較 發(fā)展思維[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員會、青海省教育學會優(yōu)秀教育論文集[C];2000年
10 王書平;葉偉;高慶;;電介質(zhì)絕緣特性的測試方法[A];中國物理學會第九屆靜電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鄧建中 劉馨 本報記者 謝慶;法律全球化與共同法發(fā)現(xiàn)的思考[N];法制日報;2004年
2 陳明聰;傾銷確定中出口價格和正常價值的比較規(guī)則[N];國際商報;2004年
3 柴東升;妙法助識字[N];中國教師報;2005年
4 吉林 王德鈺;技術(shù)檔案比較法[N];電子報;2005年
5 本報記者 蔣安杰;中國傳媒與司法[N];法制日報;2005年
6 劉彤海;閑話律師的哲人氣質(zhì)[N];法制日報;2005年
7 俞昌盛;認定證人證言的方法種種[N];江蘇法制報;2005年
8 本報記者 李晨;用比較的視角審視教育全球化[N];科學時報;2005年
9 李榮榮;初中生物教學應(yīng)注意的幾個問題[N];臨汾日報;2005年
10 薛勇;柴油機如何省油[N];云南科技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寧;外圓縱向智能磨削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2 鄭常祥;玉米二環(huán)系源雜交種親本選擇及其相關(guān)系的SSR分子標記分析[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04年
3 程鳳朝;金融不良資產(chǎn)評估方法與價值變現(xiàn)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4 林剛;中國他物權(quán)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5 霍政欣;不當?shù)美膰H私法問題[D];武漢大學;2005年
6 劉新輝;論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模式的選擇與建立[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7 胡萍;湘西南漢語方言語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8 丁天球;比較法視野中的刑法不溯及原則的憲政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9 蔡和平;中德工傷保險法律制度比較研究[D];北京大學;2004年
10 彭巨光;現(xiàn)代設(shè)備工程監(jiān)理方法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安平;中國小腹繭蜂亞科(膜翅目:繭蜂科)系統(tǒng)發(fā)育關(guān)系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4年
2 文丹;湖南寧鄉(xiāng)與湘鄉(xiāng)邊界東段的方言狀況[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3 劉稟誠;主謂式標題的內(nèi)部構(gòu)成及語用效果[D];廣西大學;2004年
4 錢錢;米切姆技術(shù)哲學思想初探[D];大連理工大學;2004年
5 齊昆;《文則》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4年
6 李洪波;論海運貨物控制權(quán)[D];大連海事大學;2004年
7 狄國勛;中金嶺南公司治理結(jié)構(gòu)研究[D];中南大學;2004年
8 楊亞;過失導致第三人純經(jīng)濟損失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9 何菊花;論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護[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10 申光明;論中小學內(nèi)部管理體制改革與發(fā)展[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3416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2341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