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型教師的形成與個體發(fā)展
[Abstract]:Full-teachers assume th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of cultivating qualified social members and continu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y have many identities, such as preacher, puzzler, model, manager and researcher. First, teacher's accomplishment structure 1.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tructure Teachers should go deep into their own teaching subjects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作者單位】:
【分類號】:G4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陳麗云;專家型教師:教師成長與發(fā)展的目標[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2 潘賢權 ,連榕 ,李亞真;新手—熟手—專家型教師教學動機特點研究[J];教學與管理;2005年18期
3 董小平;周先進;;論專家型教師的成長策略[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樓漢葳;;論專業(yè)發(fā)展取向的小學教師在職教育的實施[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9年12期
2 連榕;;專長發(fā)展觀的教師成長心理研究[J];教育探究;2007年04期
3 湯聞勵;;大學英語教師教學動機調查與分析[J];當代外語研究;2011年04期
4 李智;;從楊輝的治學看專家型教師的成長[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5 段冰;施春陽;;新教師成長研究綜述[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7年04期
6 李小琴;;專家型教師的個性特征[J];新余高專學報;2008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尹筱莉;化學專家—新手教師課堂教學特質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陳列;中學教師知識管理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3 宋磊;專家技能的養(yǎng)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高忠明;中學初任物理教師專業(yè)成長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5 翟小寧;中學教師能力評價理論與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6 徐紅;新政策背景下專家型教師素質與行為標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佳;專家型教師與非專家型教師教學語言行為對比的實證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海云;新課改背景下“兩極教師雙發(fā)展模式”探究[D];西南大學;2006年
3 廖媛媛;中學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7年
4 馬子歂;促進中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知識管理策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7年
5 高敬芝;中學化學教師問題解決教學策略比較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呂麗蓉;香港普通話教師專業(yè)能力對比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7 那宇;新手型、成手型化學教師的教學行為對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影響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8 王仰東;一般型與專家型地理教師教學策略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張曉軍;高中語文教師專業(yè)化問題初探[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侯佩瑾;發(fā)展性教師評價及其在教師生涯管理中的應用[D];蘇州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劉巖;論專家型教師的素質及培養(yǎng)[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2 王儉;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與教師自我評價[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3 R.J.斯騰伯格,J.A.霍瓦斯,高民 ,張春莉;專家型教師教學的原型觀[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7年01期
4 宋廣文,都榮勝;專家型教師的研究及其對教師成長的啟示[J];當代教育科學;2003年01期
5 李薈,李茵,申繼亮;小學教師教學效能感特點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8年01期
6 連榕;新手—熟手—專家型教師心理特征的比較[J];心理學報;2004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向群;;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與專家型教師的培育[J];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2 林龍;;專家型教師的心理特征及成長途徑[J];湘潮(下半月)(理論);2008年03期
3 金春蘭;以教育科研為動力 加速向專家型教師轉變[J];黑龍江教育;2001年12期
4 李韌;葛操;;教師成長及其發(fā)展的研究綜述[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5 張正中;;專家型教師內涵、特征及成長阻礙因素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9年02期
6 賴建輝;國外“專家型與新手型教師”研究述評[J];教學與管理;2002年18期
7 沈俊;;影響幼兒園專家型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關鍵人物研究[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2008年12期
8 王建強;;邁上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快車道——四川省“中學校長聯(lián)誼會”座談會觀點集成[J];四川教育;2009年Z1期
9 劉巖;論專家型教師的素質及培養(yǎng)[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10 連榕,孟迎芳;專家──新手型教師研究述評[J];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夏國良;;“開放 自主 相融”——蕭山中學教師發(fā)展制度解析[A];教育管理實踐策略研究[C];2009年
2 范多紅;;淺談如何構建和諧校園[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3 馮羅;;促進教師發(fā)展 構建和諧校園[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4 寇煥杰;;校園和諧與教師發(fā)展之我見[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5 寇煥杰;;校園和諧與教師發(fā)展之我見[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6 張源源;鄔志輝;;美國HTS學校教師發(fā)展的措施及其對我國的啟示[A];2010年農村教育高端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7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六十九中學課題組;;〈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與教師發(fā)展〉結題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黑龍江卷)[C];2010年
8 張麗英;;構建教師發(fā)展的職業(yè)學校管理機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9 劉霞;;變革評價設計,促進師生發(fā)展——例說“關注過程評價”的地理試題創(chuàng)新設計[A];中國地理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山西省渾源中學課題組;;人本·和諧·發(fā)展——構建和諧校園與教師發(fā)展的研究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丹 北京教育學院副教授;名師工作室:構建教師發(fā)展共同體[N];中國教育報;2011年
2 梁好 安徽省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別讓“名師工程”誤了教師發(fā)展[N];中國教育報;2010年
3 張艷敏;教師發(fā)展是學生成功的基石[N];中國教育報;2007年
4 本報記者 黃巧娣;樂山電大:為教師發(fā)展提供“營養(yǎng)大餐”[N];樂山日報;2009年
5 朱娟清 俞春明 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qū)梅里小學;走教師發(fā)展合作社之路[N];中國教師報;2009年
6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 閻曉天;以“教師發(fā)展中心”促中醫(yī)教師專業(yè)化[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1年
7 吳衛(wèi)東;關注教師發(fā)展 做到三個結合[N];中國教育報;2005年
8 山東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趙勇;在實踐中凝練核心價值觀[N];中國教育報;2009年
9 王文峰 李文成;中國教育會寧津教師發(fā)展基地啟動[N];德州日報;2010年
10 胡樂樂;教師發(fā)展決定教育成敗[N];文匯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棟;大學外語教師認知研究及其對教師發(fā)展的啟示[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2 岳欣云;教師研究的反思與再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于維濤;縣域教師發(fā)展支持體系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周志平;學校教育中的知識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胡璽丹;教育轉型期中學生物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葉小明;高等職業(yè)院校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7 鮑同梅;教師自主:一種審視教師發(fā)展的視角[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黃瑾;農民城的教師[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朱益明;教師培訓的教育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李青霞;高職教師發(fā)展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昊孛;專家型教師成長路徑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唐怡;中學理科專家型教師的群體特征與培養(yǎng)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佳;專家型教師與非專家型教師教學語言行為對比的實證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胡琴;專家型教師成長的實證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建芝;高中數(shù)學實習教師與專家型教師的教學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6 吳青云;小學數(shù)學專家型教師的成長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7 魏良庭;專業(yè)化背景下的教師自我教育[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8 王治高;發(fā)展教師課程能力的實踐探索[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9 肖平;美國教師聯(lián)盟之探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10 吳可峰;教學行動研究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2493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2249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