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研究與評論
本文選題:生命教育 + 問題。 參考:《中國德育》2008年08期
【摘要】:新世紀以來,我國生命教育的研究與實踐均取得了一定進展。研究者們對生命教育的內(nèi)涵、價值、目標、內(nèi)容和實施等都作了多層次、多維度的探討。同時,一些地區(qū)開展的多種形式的生命教育實踐也得到研究者的關(guān)注。但是,目前的研究和實踐仍存在一些問題,如研究流于形式上的理論思辨,缺乏實際的可操作性;制度和實踐方面,一定的實施保障以及教育資源的開發(fā)等問題尚待澄清和發(fā)展。
[Abstract]:Since the new century,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life education in China have made some progress. The researchers discuss the connotation, value, goal, cont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life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a variety of life education practices in some areas have been concerned by researcher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and practice, such as the mere formal theoretical speculation, the lack of practical maneuverability, the institution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Some issues such as implementation guarantee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need to be clarified and developed.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
【分類號】:G4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王北生,趙云紅;從焦慮視角探尋與解讀生命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2004年02期
2 許世平;生命教育及層次分析[J];中國教育學刊;2002年04期
3 馮建軍;;論生命化教育的要義[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6年05期
4 王學風;中小學生命教育論綱[J];教書育人;2003年01期
5 程紅艷;教育的起點是人的生命[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素霞;課堂教學中的心理教育初探[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2 許世平;新課改背景下教育懲罰的適當性[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3 葉增編;;教學范式的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4 錢靜;;高職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探究式互動教學初探[J];北京農(nóng)業(yè)職業(yè)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5 杜世強;試論新課程改革時期教師角色的轉(zhuǎn)換[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3年04期
6 賴雪芬;大學生生命教育探析[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4年01期
7 譚月娥;李景;;關(guān)注人的生命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8 劉英;;營造教學環(huán)境 激活生命課堂[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9 唐海濤;從生命美學探討生命教育[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10 劉南;;走向生命化的成人教育學[J];成人教育;2006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龍靜云;陳春萍;;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公民道德教育內(nèi)容[A];中國倫理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第12屆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4年
2 王向陽;;歷史課堂開掘生命教育的實踐和研究[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3 張文斌;;素質(zhì)教育與校風建設[A];2006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希希;論有效的課堂交往[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何齊宗;走向?qū)徝廊烁馵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3 劉新民;中小學體育教學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2年
4 劉濟良;論我國青少年的價值觀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5 姚遠峰;尋求意義:現(xiàn)代教育之轉(zhuǎn)型[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程廣文;數(shù)學課程提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堯新瑜;學校道德課程理解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吳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國“教育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崔國富;學習型社會建設與教育的使命[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10 岳欣云;教師研究的反思與再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立明;自組織理論對創(chuàng)造教學的影響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2 楊素萍;論課堂交往[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3 粟高燕;中學英語課堂美論析[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4 姚巧紅;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構(gòu)建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探索[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5 程紅艷;生命與教育——呼喚教育的生命意識[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6 文星躍;我國中學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7 蔡旭群;創(chuàng)新教育探微[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8 高山;中學素質(zhì)教育的課堂教學模式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9 謝志芳;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10 葉懸冰;讓語文課堂充滿美感和生機——論語文教學的審美轉(zhuǎn)變[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石蘭月;生命視角中的教育[J];平頂山工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2 李文道,鈕麗麗,鄒泓;中學生壓力生活事件、人格特點對壓力應對的影響[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0年04期
3 許世平;生命教育及層次分析[J];中國教育學刊;2002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顧卓新;八十年代第一年安徽工業(yè)要邁出更大一步[J];江淮論壇;1980年01期
2 王珠元;那樣理解符合“一分為二”的原意嗎[J];江淮論壇;1980年01期
3 胡華;關(guān)于黨史教學中的一些問題[J];江淮論壇;1980年01期
4 龐振月;責己待人之道[J];江淮論壇;1980年01期
5 江流;試論文藝“為農(nóng)民服務”問題[J];江淮論壇;1980年01期
6 周恩來;關(guān)于我國民族政策的幾個問題——一九五七年八月四日在青島民族工作座[J];民族研究;1980年01期
7 啟明;中國民族理論研究會最近在京召開座談會[J];民族研究;1980年01期
8 馬學良 ,戴慶廈;繁榮發(fā)展民族語文是實現(xiàn)四化的需要[J];民族研究;1980年03期
9 ;瑤族、布依族歷史上幾個問題的討論[J];民族研究;1980年03期
10 本刊編輯部;一九七九年民族研究有關(guān)學科論文、資料索引[J];民族研究;1980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柴慶華;;我國魚粉生產(chǎn)中的問題及對策[A];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包裝與食品工程分會第三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1993年
2 王仕德;;中國電子類學術(shù)期刊發(fā)展之我見[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第四集)[C];1996年
3 何賢杰;劉斌;吳榮慶;;加強對我國鎢礦資源管理刻不容緩[A];中國鎢工業(yè)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C];1993年
4 孔昭慶;;論中國鎢礦業(yè)之可持續(xù)發(fā)展[A];中國鎢工業(yè)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C];1993年
5 胡鴻;陶辛秋;吳肇志;;蔬菜流通的現(xiàn)狀、存在問題與發(fā)展建議[A];中國園藝學會首屆青年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94年
6 孫德敏;吳剛;吳福明;張志剛;薛美盛;;現(xiàn)代控制理論應用中所遇到的挑戰(zhàn)和問題[A];1995年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上)[C];1995年
7 洪浩;姜培順;;構(gòu)筑21世紀國際大都市——上海浦東新區(qū)建設前景瞻望[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C];1998年
8 賈滿倉;;侯月線隧道施工的問題及對策[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及地下工程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1996年
9 廖和德;;輪機自動化機艙實驗室的作用及問題的探討[A];大連海事大學校慶暨中國高等航海教育90周年論文集(機電分冊)[C];1999年
10 劉偉常;肖文;;城市化條件下治河的問題與思路[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1998年全國市政工程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199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江蘇教育學院教授 王鐵軍;讓道德教育煥發(fā)生命的活力[N];中國教育報;2001年
2 張榮興;生命教育:一個亟待重視的課題[N];中國教育報;2002年
3 本報記者 崔立新;性教育走進農(nóng)村“真空地帶”[N];中國人口報;2003年
4 ;課改動態(tài)(23)[N];中國教師報;2003年
5 屠建平;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N];中國教師報;2003年
6 周如俊;呼喚“生命教育”課程[N];中國教師報;2003年
7 本報記者 朱磊;注重個性化教育 加強人文化管理[N];法制日報;2003年
8 特約記者 張路;性教育不再羞答答[N];工人日報;2003年
9 嚴陽;“生命教育”不應僅限于“性健康”[N];工人日報;2003年
10 陳瑜;生命教育:按摩心靈的手[N];解放日報;200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邦君;鄉(xiāng)土技術(shù)、經(jīng)濟與社會[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2 馮潮華;文化產(chǎn)業(yè)若干重要關(guān)系問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3 宋強;書證若干問題探討[D];四川大學;2005年
4 張掌然;問題論[D];武漢大學;2005年
5 張明生;浙江省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與優(yōu)化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6 蔡麗華;網(wǎng)絡德育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7 張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謝尚果;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政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9 周傳蛟;社會轉(zhuǎn)型期社會保障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6年
10 張梅;政治學視野中的中國版權(quán)保護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永紅;論美與生命[D];鄭州大學;2000年
2 程紅艷;生命與教育——呼喚教育的生命意識[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3 王媛;生命教育理念探[D];河南大學;2002年
4 張美云;生命教育[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5 趙云紅;生命與焦慮[D];河南大學;2003年
6 張朝霞;中國傳統(tǒng)生死智慧及其現(xiàn)代意義[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7 張娜;生命教育理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8 劉萍;論語文教學的生命價值取向[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齊建英;生命終結(jié)的倫理現(xiàn)狀及超越[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10 劉貴占;論當代大學生精神家園的構(gòu)建——我國高校道德教育的反思[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9789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1978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