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服務生產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探析
本文選題:教育服務生產 + 信息不對稱問題 ; 參考:《南京社會科學》2008年10期
【摘要】:教育服務生產過程存在著多個層面的信息不對稱現象。盡量減少這一過程中因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問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這需從思想上高度重視信息的重要性,深刻認識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危害,增強信息交流意識,并從教育服務生產體系內部和外部加強對教育服務生產中信息不對稱的規(guī)制。
[Abstract]:There are many levels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educational services.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us to minimize the problems caused by asymmetric information in this process. It is necessary t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harm caused by information asymmetry, to strengthen the awareness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to strengthen the regulation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 the production system of educational service from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production system of educational service.
【作者單位】: 華南師范大學旅游管理系;
【基金】:中山大學“985工程”產業(yè)與區(qū)域發(fā)展創(chuàng)新基地項目服務經濟與管理創(chuàng)新研究(105203200400010)
【分類號】:G4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郭萍;試析高等教育服務市場的規(guī)制框架[J];教育科學;2005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樂志強;高鵬;;論高等教育外部性內在化的政府補貼措施[J];高教探索;2007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杜美玲;產品類別、感知風險對口碑信息源選擇影響的實證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圣明,李軍,成小洲,蔣三庚;我國公共產品價格與收費問題[J];東岳論叢;1995年04期
2 郭印;信息不對稱理論與國有企業(yè)改革[J];社會科學輯刊;1998年01期
3 樊五勇;中國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的理論思考[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4 焦曉鐘;淺論會計信息的披露及其治理[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0年S1期
5 汪賢裕,顏錦江;委托代理關系中的激勵和監(jiān)督[J];中國管理科學;2000年03期
6 吳凡,劉天才;我國企業(yè)債券市場:問題與對策[J];浙江社會科學;2000年03期
7 姜樹元,周勤;標尺競爭管制理論及其應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8 王國松;非國有企業(yè)金融缺口的成因及對策的研究[J];湘潭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9 蘇廣領,夏恩君,閆緒嫻;風險投資中的信息不對稱[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S1期
10 張雙才;金融市場信息不對稱與信息傳遞[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詹原瑞;楊志剛;;主辦銀行制對解決信貸中信息不對稱問題的作用[A];發(fā)展的信息技術對管理的挑戰(zhàn)——99’管理科學學術會議專輯(下)[C];1999年
2 劉慧;李好好;;我國中小企業(yè)融資困境分析[A];中國中小企業(yè)改革與發(fā)展研討會暨中國企業(yè)管理研究會2001年年會論文集[C];2001年
3 宋玉;;會計誠信的社會學思考[A];轉型經濟下的會計與財務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3年
4 侯琦;;試論公共服務理念下的信息不對稱問題[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4年年會暨“政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論文集[C];2004年
5 艾克武;陳浩光;孫小靜;;裝備研制合同信息不對稱博弈模型[A];2004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6 郭曉云;;中國政府對廣告?zhèn)鞑サ墓苤蒲芯縖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5年年會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張志強;彭志忠;莊建;;信息化建設甲方咨詢信息經濟學分析[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新進展——第8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8 羅丙能;王科;周德翼;;農村非正規(guī)金融發(fā)展的必要性:基于農戶資金需求和借貸角度的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屆湖北科技論壇“三農問題與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提高”分論壇論文集[C];2005年
9 曹夕多;;國家助學貸款市場與信息不對稱[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10 盧福財;甘國華;;市場失靈與教育產業(yè)的政府規(guī)制[A];中國工業(yè)經濟研究與開發(fā)促進會2005年會暨“產業(yè)組織與政府規(guī)制”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信息不對稱與金融體系的穩(wěn)定性[N];金融時報;2000年
2 東北證券上?偛垦芯坎 季敏波;證券公司介入風險投資的收益與風險[N];金融時報;2000年
3 本報記者 崔亞超;如何建立職業(yè)經理人制度[N];中國電子報;2001年
4 本報記者 王偉;諾貝爾獎 證券業(yè)大難題[N];中國證券報;2001年
5 本期顧問——何臘柏;構筑職業(yè)經理建功立業(yè)的選任機制[N];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報;2001年
6 李仁貴;我們幾乎每天都會碰到信息不對稱問題[N];中國經營報;2001年
7 許云;我國保險監(jiān)管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N];中國保險報;2002年
8 胡朝蓉;信息不對稱下的保險監(jiān)管[N];中國保險報;2002年
9 本報記者 賀北時;車險信息也需披露[N];中國汽車報;2002年
10 ;如何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N];中國稅務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洪慧娟;我國經濟發(fā)達地區(qū)農村金融機構的運行效率分析——從銀企關系的視角出發(fā)[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1年
2 李春彥;論保險法中的信息披露制度[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3 付明明;關系型融資效率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4 林俊波;證券市場信息傳導機制與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5 郭建鸞;創(chuàng)業(yè)投資基金委托代理機制研究[D];南開大學;2004年
6 曾鴻志;信息不對稱與公司融資政策[D];天津大學;2005年
7 姜雪梅;基于委托代理理論的國有森工企業(yè)績效模型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6年
8 焦建;日本和美國銀行治理模式比較研究[D];遼寧大學;2006年
9 聞德鋒;貸款欺詐及其法律控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10 楊菁倩;銀行關系與企業(yè)經營績效之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帆;對我國中小商業(yè)銀行不良資產處理問題的思考[D];西南財經大學;2001年
2 王安富;信息不對稱下的私營企業(yè)融資問題[D];汕頭大學;2001年
3 萬洪宇;商業(yè)銀行對中小企業(yè)信貸風險的對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2年
4 古雯;證券投資基金治理結構研究[D];暨南大學;2002年
5 付強;我國商業(yè)銀行信息披露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2年
6 孟劍春;對建立中國存款保險制度的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2年
7 林凌;我國銀行不良資產成因的信息經濟學分析[D];暨南大學;2003年
8 邢莉;中國保險市場非對稱信息問題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3年
9 王美麗;非對稱信息下的中小企業(yè)融資問題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3年
10 高其法;國防科研管理中信息不對稱問題的理論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8600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1860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