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課改中專家與教師的合作
本文選題:專家 切入點:教師 出處:《教育發(fā)展研究》2008年20期
【摘要】:專家與教師的合作是課程改革順利實施的關(guān)鍵。在課程改革過程中,由于專家的主導地位和不同專家理念上的不一致,以及教師對穩(wěn)定生活的追求和所面臨的競爭壓力等原因使得專家與教師之間難以展開積極有效的合作。本文提出了專家與教師的兩種合作策略,即根據(jù)"對話文化行動理論",構(gòu)建專家與教師的合作文化;根據(jù)課程改革的規(guī)律,重新審視專家與教師的合作關(guān)系。
[Abstract]:The cooperation between experts and teachers is the key to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reform. The pursuit of stable life and the competitive pressure faced by teachers make it difficult to cooperate actively and effectively between experts and teacher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wo strategie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experts and teachers. According to the action theory of dialogue culture, the cooperative culture between experts and teachers should be constructed, and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erts and teachers should be re-examined according to the rules of curriculum reform.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
【分類號】:G420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郝德永;;新課程改革:癥結(jié)與超越[J];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2 操太圣;盧乃桂;;挑戰(zhàn)、支持與發(fā)展:伙伴協(xié)作模式下的教師成長[J];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3 尹弘飚;李子建;;論課程改革中的教師改變[J];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4 陳向明;;“專家”與教師關(guān)系定位思考[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7年24期
5 劉義國;;教師在課程改革中的抗拒[J];教育學報;2008年01期
6 王彥才;;新課程改革:尷尬與應(yīng)對[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6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艷;李新;;教學病理學視角下對“對話教學”實踐的審視[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2 丁慧琴;;語文教師個性化閱讀能力培養(yǎng)要素初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7期
3 李富;;透過《非誠勿擾》看對話理論下的婚戀觀轉(zhuǎn)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5期
4 王玉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對話教學模式探討[J];安康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5 盧鳳榮;;對話理論在文學欣賞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6 趙杰;;保羅·弗萊雷的對話式教學思想對提高學校德育工作實效的啟示[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7 苑青松;米學軍;;新課改中教師的適應(yīng)性[J];安順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8 杜劍華;;論對話——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新理念[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9 劉國紅;周靜;;教育理念的嬗變及其對德育的啟示[J];保定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10 曹琴仙;李忠;;組建校本研究團隊 促進中小學健康發(fā)展[J];保定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黃安琪;;“以人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實踐中的探析[A];第三屆全國農(nóng)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向海英;學前教育課程創(chuàng)生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周曉紅;教育代價論[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楊洋;求同存異:在沖突中構(gòu)建和諧師生關(guān)系[D];南開大學;2010年
5 劉娜;哲學語用學視域中的教育實踐[D];南開大學;2010年
6 段鵬;開放的藝術(shù)及其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7 王洪席;過程課程觀的構(gòu)建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8 李丹;幼兒教師實踐性知識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鄭紹紅;城鄉(xiāng)統(tǒng)籌背景下農(nóng)村成人教育的公共治理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蘇強;教師的課程觀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志杰;上海市小學3-5年級體育教育健康促進教學案例的設(shè)計與實踐[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劉耀庭;中學寫作教學中學生讀者意識培養(yǎng)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焉晶;中小學校長變革型領(lǐng)導行為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鄭彩華;高中化學課堂師生對話比較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麗麗;高中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的有效提問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6 方斌;在中學政治課堂教學中開展生命型對話探究[D];蘇州大學;2010年
7 古鴻燕;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8 邵春燕;構(gòu)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化課堂[D];蘇州大學;2010年
9 張鋒;閱讀教學中“對話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10 陳維銘;對話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應(yīng)用探索[D];蘇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周運濃;現(xiàn)行義務(wù)教育投入體制的弊端及改革思考[J];教育與經(jīng)濟;2003年04期
2 黃建國;關(guān)于新課程改革的幾點“冷”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05年10期
3 劉力;黃小蓮;;新課程實施中教師的改革與抗拒[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7年08期
4 呂達,劉捷;超越經(jīng)驗:在自我反思中實現(xiàn)專業(yè)發(fā)展[J];教育學報;2005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師陽;;教師如何實現(xiàn)角色轉(zhuǎn)變[J];湖南教育(教育綜合);2008年07期
2 操太圣,盧乃桂;抗拒與合作:課程改革情境下的教師改變[J];課程.教材.教法;2003年01期
3 李變林;;校本課程改革中教師消極心理的成因分析及對策[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4 邵朝友;;從“私有意義”看中小學教師的教科研[J];基礎(chǔ)教育課程;2008年06期
5 羅建蘭;;以“0+40+10”模式推進教學管理[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1年05期
6 徐國秀;;請教師改變一下自己[J];上海教育;2005年24期
7 陳魯民;;某些專家的“羽毛”[J];同舟共進;2006年11期
8 李日;;專家和“磚家”[J];青年博覽;2008年05期
9 朱小偉;;“搞笑專家”[J];故事作文(高年級版);2002年05期
10 王勇;;專家何以成笑話[J];晚霞;2009年1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彭光,
本文編號:16840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1684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