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改課改論文 >

清末徽州新式教育經(jīng)費的籌措與配置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1-07 18:36

  本文關(guān)鍵詞:清末徽州新式教育經(jīng)費的籌措與配置研究 出處:《安徽史學》2008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清末 徽州 教育經(jīng)費 籌措


【摘要】:徽州傳統(tǒng)教育資源豐厚,舊有的田產(chǎn)租息、賓興款項成為新式教育經(jīng)費的重要來源之一。清末政府限于財力,實行"就地籌款、官不經(jīng)手"的辦學方針,為了維持學堂的正常運轉(zhuǎn),徽州辦學紳董廣拓財源,開征捐稅,但是商人與地方民眾卻強烈反對抽捐興學,地方官府出于維持地方社會安定的考慮,并沒有采取強制措施,而是依違于學界與民眾之間。由于事屬草創(chuàng),學堂還沒有制定出一套嚴格的經(jīng)費管理制度,存在浪費現(xiàn)象,這對學堂的發(fā)展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Abstract]:Huizhou traditional education resources are rich, the old land property rent interest, Bing Xing fund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sources of new-style education fund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government limited financial resources, implemented the "local fund-raising, officials do not handle" school policy.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school, Huizhou school gentry Dong Guangtuo sources of money, levy taxes, but businessmen and local people strongly opposed to the school, local officials out of maintaining local social stability considerations. No coercive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but contrary to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nd the public. Because the school has not yet formulated a strict funding management system, there is a waste phenomenon. This has had a certain negativ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
【分類號】:K29;G529
【正文快照】: 一、文獻回顧與問題提出近代新式教育是在內(nèi)外交困的時代背景下,在引入西方學制系統(tǒng)的基礎(chǔ)上建立起來的。此后,它又被納入國家科層管理的渠道。相應地,在教育經(jīng)費的籌措與配置上,也顯示出鮮明的時代特色。清末中央財政已瀕臨崩潰,缺乏統(tǒng)一籌劃與調(diào)撥教育經(jīng)費的能力,只能采取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陳瑞;制度設(shè)計與多維互動:清道光年間徽州振興科考的一次嘗試——以《績溪捐助賓興盤費規(guī)條》為中心的考察[J];安徽史學;2005年05期

2 楊齊福;晚清新政時期鄉(xiāng)民毀學述論[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趙利棟;;新政、教育與地方社會的變遷——以1904年無錫毀學案為中心[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shù)論壇2005年卷[C];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海燕;清末江浙地區(qū)鄉(xiāng)民毀學現(xiàn)象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何朝暉;;明代縣衙規(guī)制與日常政務處理程序初探[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2 蔣鐵初;;明清民事習慣的證據(jù)功能[J];北方論叢;2007年04期

3 尤陳俊;;明清日常生活中的訟學傳播——以訟師秘本與日用類書為中心的考察[J];法學;2007年03期

4 陸平舟;官僚、幕友、胥吏:清代地方政府的三維體系[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5 徐忠明;;清初紳士眼中的上海地方司法活動——以姚廷遴《歷年記》為中心的考察[J];現(xiàn)代法學;2007年03期

6 徐忠明;;清代中國司法裁判的形式化與實質(zhì)化——以《病榻夢痕錄》所載案件為中心的考察[J];政法論壇;2007年02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阿風;徽州文書所見明清時代婦女的地位與權(quán)利[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相自成;中國殘疾人保護法律問題歷史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3 鄒怡;明清以來徽州茶業(yè)及相關(guān)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4 艾晶;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年)[D];四川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柳;清朝旗地制度及其法律調(diào)整[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2 朱澤剛;蘇中教育近代化歷程研究[D];揚州大學;2004年

3 馬曉艷;近代化理念下教育體系的轉(zhuǎn)型[D];安徽大學;2005年

4 樊翠花;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江蘇民變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4年

5 梁仁志;明清僑寓徽商子弟教育問題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6年

6 鄧紅;論私塾語文教育特征及其對現(xiàn)代語文教學的啟示[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謝豐;晚清湖南書院改制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8 邵曉芙;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浙江民變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9 李斐斐;明清徽州宗族對基層社會的影響[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10 侯春杰;清代鄉(xiāng)規(guī)民約對當代村規(guī)民約的影響[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陳瑞;以歙縣虹源王氏為中心看明清徽州宗族的婚姻圈[J];安徽史學;2004年06期

2 張汝;清末新政的新式學堂與教育近代化[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3 王建華,崔恒秀;晚清社會辦學述評[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4 陳可畏;略論清末浙江的興學運動[J];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小坡;;均或不均:清末江南新式教育經(jīng)費的城鄉(xiāng)配置及其論爭[J];史林;2011年03期

2 李木洲;;京師同文館的課程與考試及其啟示[J];湖北招生考試;2011年2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若亞;;《徽商與明清徽州教育》出版[A];明史研究第8輯[C];2003年

2 李群;;許承堯教育觀初探[A];第二屆郭煌歷史檔案與徽州歷史檔案開發(fā)利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劉伯山;發(fā)達的徽州教育[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

2 安徽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李琳琦 儲常連;簡論徽州傳統(tǒng)教育發(fā)達的原因[N];光明日報;2009年

3 徐海生;古樹新枝葉繁茂[N];黃山日報;2007年

4 王翠竹;市直教育系統(tǒng)舉行吳軍先進事跡報告會[N];黃山日報;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昌宜;明清徽州宗族教育研究[D];安徽大學;2001年

2 趙鳳霞;清末民初(1902-1922年)英語教育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1年

,

本文編號:139376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139376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a5e3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