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網(wǎng)合一式校本教研的實踐探索
本文關鍵詞:三網(wǎng)合一式校本教研的實踐探索 出處:《中國電化教育》2008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網(wǎng)絡 校本教研 構建 實踐探索 校園網(wǎng) 青年教師 教研活動 用互聯(lián)網(wǎng) 教研組 三網(wǎng)
【摘要】:校本教研是新課程所倡導的教研方式,如何提高校本教研的實效性是當前學校發(fā)展和教師成長的現(xiàn)實要求,也是深化教學改革的方向和重點。本文在分析重點高中校本教研現(xiàn)狀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校園網(wǎng)和人網(wǎng)的三網(wǎng)合一式的校本教研的構想與思路,并具體介紹了三個學科開展三網(wǎng)合一式校本教研的做法與經驗。
[Abstract]: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is a teaching and research method advocated by the new curriculum.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is the realistic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s and the growth of teacher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key high school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ion and thinking of the three networks based on Internet, campus network and human network. The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three disciplines to develop three-net-in-one 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作者單位】: 浙江省上虞中學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浙江省上虞中學是一所省級重點中學、首批全國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近幾年來隨著學校規(guī)模迅速擴大,分配、調入的新教師急劇增加,新教師希望通過骨干教師的引領讓他們盡快適應教學工作,挑起重擔。但由于骨干教師的相對“稀少”,使新教師得不到骨干教師的全面
【共引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金學成;當代教師的合作與發(fā)展[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毛道生;促進中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教學反思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文岳;經穴按摩理論初探[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80年02期
2 蔣貽安;物理教材內容探討—衰減器[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年S1期
3 大可;蘇聯(lián)科學院討論情報保障問題[J];國外社會科學;1981年10期
4 李立群;含受控源電路的分析計算(下)[J];中國遠程教育;1982年06期
5 胡蜀秋;穩(wěn)壓器的G參數(shù)和網(wǎng)絡函數(shù)[J];麗水師范?茖W校學報;1982年S1期
6 孔慶德;應用拓樸理論改進基爾霍夫定律的教學[J];殷都學刊;1982年03期
7 僧惠洪,楊崇正;秋千(1)[J];體育文化導刊;1983年03期
8 呂其蘇;“社會科學情報工作”亞洲地區(qū)討論會在菲律賓舉行[J];國外社會科學;1983年10期
9 黎見明;;談《柏林之圍》的藝術構思[J];語文教學通訊;1983年05期
10 M.明斯基,鄭海燕;人能思考,計算機為什么不能?[J];國外社會科學;1984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許建東;曲國勝;;天然裂縫網(wǎng)絡二維裂縫度的估算方法[A];第四屆全國青年地質工作者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9年
2 吳國平;徐忠祥;;ART網(wǎng)絡油氣圈閉異常分類法[A];1999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年刊——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五屆年會論文集[C];1999年
3 王阿敬;鄒飛;楊渝珍;胡謀先;張玉芹;;腎上腺素受體及其亞型在海馬調控機體細胞免疫功能中的作用[A];第七屆全國生物膜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1999年
4 定清;涂摹生;;一般生產線的建模與性能分析[A];科學決策與系統(tǒng)工程——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六次年會論文集[C];1990年
5 孫寶成;劉錫薈;;時間序列神經網(wǎng)絡模型[A];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1卷)[C];1991年
6 王哲民;葉耀華;;二次廣義網(wǎng)絡規(guī)劃的分解算法[A];復雜巨系統(tǒng)理論·方法·應用——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八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4年
7 施欣;;隨機運輸網(wǎng)絡最短路分布研究[A];復雜巨系統(tǒng)理論·方法·應用——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八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4年
8 趙立強;鄭國萍;申玉發(fā);;解古典概型的幾何化方法[A];中國現(xiàn)場統(tǒng)計研究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9年
9 屠尉立;;科研院所有效運行質量體系的探討[A];全國推行全面質量管理20周年大會論文集[C];1999年
10 林朝陽;;中小城市環(huán)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面臨的問題與建議[A];中國城市建設與環(huán)境保護實踐——城市建設與環(huán)境保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戚群 本報記者 李建平;新課改推動教師走校本教研之路[N];中國教育報;2003年
2 本報記者 趙小雅;校本新文化的萌芽[N];中國教育報;2003年
3 李建平;課程改革如何向縱深發(fā)展[N];中國教育報;2003年
4 ;引領教師走進參與式培訓[N];中國教育報;2003年
5 ;調節(jié)教學教改實驗結碩果[N];中國教師報;2003年
6 ;校本教研制度建設大家談[N];中國教師報;2003年
7 ;讓教師更“智慧”地教[N];解放日報;2003年
8 金柯;讓一線教師開發(fā)新課程[N];解放日報;2003年
9 蘇軍;教研員從“廳堂”到“廚房”[N];文匯報;2003年
10 蘇軍;以點帶面促進新課程實施[N];文匯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程書田;寬帶匹配網(wǎng)絡理論及應用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1998年
2 劉瑩;計算機網(wǎng)絡中的多播路由算法[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0年
3 宋朝輝;神經網(wǎng)絡在空間光學窗口熱光學性能研究中的應用[D];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00年
4 李建軍;網(wǎng)絡穩(wěn)定鐵電液晶中“V”字型電光特性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00年
5 秦儉;網(wǎng)絡營銷:國際營銷發(fā)展的新趨勢[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呂本富;網(wǎng)絡經濟的創(chuàng)新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高興寶;兩類典型非線性問題的計算方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0年
8 劉弦;秘密共享體制——構造、實現(xiàn)與信息率[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1年
9 黃根勛;擬陣與秘密共享體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1年
10 李初民;基于網(wǎng)絡管理數(shù)據(jù)庫中性能數(shù)據(jù)的知識發(fā)現(xiàn)(KDD)研究[D];重慶大學;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懷亮;現(xiàn)代企業(yè)網(wǎng)絡風險分析與安全策略[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0年
2 付偉江;織物CAD網(wǎng)絡系統(tǒng)[D];天津工業(yè)大學;2000年
3 史麗萍;媒介進化史上的新里程碑——網(wǎng)絡媒體的研究[D];暨南大學;2000年
4 彭黎;網(wǎng)絡與大眾傳播的融合[D];暨南大學;2000年
5 寧海濤;IP電話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0年
6 郭朝華;多處理器并行的星上計算機系統(tǒng)設計[D];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0年
7 田育;鋼的大氣腐蝕預測專家系統(tǒng)[D];長安大學;2000年
8 鄭一鵬;RBF神經網(wǎng)絡及其在電力諧波測量中的應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0年
9 劉春梅;基于Internet的企業(yè)營銷系統(tǒng)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0年
10 劉侃;基于網(wǎng)絡化的快速成型制造技術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0年
,本文編號:13933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1393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