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教學交互系統(tǒng)研究
本文關鍵詞:網絡教學交互系統(tǒng)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交互共同體 網絡教學交互系統(tǒng) 學習者為中心 交互活動 交互模式 網絡學習 學習環(huán)境 分析模型 框架模型 學習行為
【摘要】:網絡教學最突出的特性就是交互性,本文著重探討其交互系統(tǒng)。文章以學習者為中心,構建網絡教學交互系統(tǒng)框架模型。其中包括輸入、交互活動和輸出三大部分。為了更加清晰地說明交互活動,又構建了網絡教學交互活動分析模型。在兩個模型的基礎上,提煉了網絡教學交互模式——三向雙邊動態(tài)交互模式,并構建交互共同體,從多層次對網絡教學交互系統(tǒng)進行研究。
【作者單位】: 合肥工業(yè)大學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網絡教學交互中的要素主要有三個:行為、個體和環(huán)境。行為,在網絡教學中指個體通過網絡環(huán)境進行交流的活動;個體,即參與交互的人(包括認知結構、個性特征、生理特點、心理結構、年齡特征等);環(huán)境,指網絡教學環(huán)境(包括計算機、學習界面、學習平臺、學習資源庫等)。在網絡教學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陳麗;遠程學習的教學交互模型和教學交互層次塔[J];中國遠程教育;2004年05期
2 娜仁,楊成;基于班杜拉的交互決定論談網絡教學中的交互[J];現代教育技術;2005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伶俐;高校課程價值、問題及文理課程交叉設置構架——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的策略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2 劉明瓊;情感教育與英語教學[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3 陳麗;遠程學習中的信息交互活動與學生信息交互網絡[J];中國遠程教育;2004年09期
4 衷克定,劉運華;建立遠程教育學習社區(qū)的策略探討[J];中國遠程教育;2005年06期
5 曹良亮;陳麗;;遠程學習者異步交互的行為方式和特點[J];中國遠程教育;2006年01期
6 曹良亮;陳麗;;異步交互中遠程學習者教學交互水平的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6年02期
7 曹良亮;陳麗;;異步交互中學習者觀望原因的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6年03期
8 陳麗;仝艷蕊;;遠程學習中社會性交互策略和方法[J];中國遠程教育;2006年08期
9 和學新;主體性教學:內涵與特征[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10 戴心來,陳齊榮;網絡課程的教學交互及其設計探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張希希;論有效的課堂交往[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鄧友超;論教育的理解性[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胡凡剛;教育虛擬社區(qū)交往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4 劉志文;范式轉變與理論構建[D];廈門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秦凡;生物學探究性教學模式的初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2 袁志玲;數學教學中影響高認知水平任務實施的因素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3年
3 劉俊秀;物理課堂教學與自學能力培養(yǎng)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唐敬芬;幼兒科學教育中的生命科學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5 李正茂;試論學習方式的轉變和優(yōu)化[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6 姚蕾;高中生化學學習中科學探究能力的研究[D];揚州大學;2004年
7 王成剛;腦科學視野中的兒童早期教育[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8 張鶯;中學創(chuàng)新寫作教學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9 丁洪霞;基于社會建構主義理論的網絡教學交互理論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10 姚芳芳;現代遠程教育中基于網絡的社會性交互環(huán)境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陳麗;遠程教學中交互規(guī)律的研究現狀述評[J];中國遠程教育;2004年01期
2 陳麗;術語“教學交互”的本質及其相關概念的辨析[J];中國遠程教育;2004年03期
,本文編號:12492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1249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