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認知語用觀下的對外漢語社會采訪教學模式應用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1-18 01:12
學習者學習一門語言,其目的在于如何“使用”語言。無論是在語言的產生發(fā)展過程中,還是在對語言的運用上,人的因素始終占據著重要地位;無論是在語言的消費過程中,還是在語言的生產過程中,人始終處于主體地位。語言學自誕生到現(xiàn)在已經經歷了一段漫長的發(fā)展過程,相關理論也得到了深化、改善。其中,建構主義學習觀強調個體對于知識的構建,反對“教即學”的觀點,認為漢語知識、詞匯知識、語法知識都是在語言運用過程中習得的。體驗式教學的理論依據源于建構主義,認為語言是在體驗認知的過程中掌握的,并提出了一種新的理論——體驗認知語用觀。這種理論主張認知的基礎是身體,認知是個體在與物理、社會、文化環(huán)境的互動中生成的,認知生成的主要方式是推理、內化,而語言正是認知的體現(xiàn)形式。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所說的話、所持的觀點都是從這個人對世界的原有體驗和認知中形成的,語言反映的是這個人的認知,語言是認知的表征。體驗式教學強調為學習者提供充分的知識轉換、語言技能綜合運用的條件與機會,其中采訪教學作為體驗式教學的一種常見形式,自然也就可以通過個體的體驗,豐富學習者認知。體驗認知的過程往往是隱性的,但采訪教學通過采訪的真實情景將這種體驗...
【文章來源】: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3 研究內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實驗檢驗法
1.4.2 話語分析法
1.4.3 質性研究法
1.5 本文創(chuàng)新之處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研究綜述
2.1 體驗認知語用觀與相關研究
2.1.1 體驗認知語用觀
2.1.2 體驗認知語用觀研究綜述
2.2 體驗式教學與體驗式教學研究綜述
2.2.1 體驗的含義
2.2.2 體驗式教學
2.2.3 體驗式教學研究綜述
2.3 社會采訪教學模式
2.3.1 社會采訪教學
2.3.2 社會采訪教學模式研究綜述
第三章 “體驗認知語用觀”下的社會采訪教學實驗研究
3.1 實驗的整體設計
3.2 實驗具體說明
3.2.1 實驗對象
3.2.2 實驗指標
3.2.3 社會采訪教學的具體步驟說明
3.2.4 本次實驗中常規(guī)語法教學步驟
3.2.5 錄音轉寫說明
3.2.6 實驗后的深度訪談
3.3 實驗具體實施
3.3.1 初級組實驗
3.3.2 中級組實驗
3.3.3 高級組實驗
3.4 實驗結果與分析
3.4.1 量化分析
3.4.2 話語分析
3.4.3 質性研究結果
3.5 教學建議
第四章 結語
4.1 研究結論
4.2 可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體驗式”漢語教學的實踐探究[J]. 劉璐. 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版). 2017(04)
[2]語用學之理論前沿——簡論普遍語用學和新認知語用學[J]. 王寅. 外國語文. 2015(05)
[3]體驗認知語用觀下的二語語用能力研究[J]. 盧加偉. 外語學刊. 2015(05)
[4]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實踐效果[J]. 陳璐. 文學教育(上). 2015(08)
[5]再論體驗認知教學模式[J]. 孫崇飛,張輝. 外語教學. 2015(02)
[6]“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實踐[J]. 賈改琴. 高教論壇. 2015(01)
[7]中級漢語教學“社會采訪”的應用與探索[J]. 郭文娟.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12(06)
[8]體驗式教學的認識論基礎及應用探析[J]. 田紅云. 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 2010(06)
[9]體驗式教學研究綜述[J]. 張金華,葉磊.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0(06)
[10]從傳輸式教學到體驗式教學[J]. 郭佳,李光霞.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1)
博士論文
[1]認知語用視角下英語學術論文中的言據標記研究[D]. 崔林.東北師范大學 2015
[2]體驗式教學設計研究[D]. 陳亮.西南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體驗式文化教學設計與研究[D]. 段精精.北京外國語大學 2016
[2]留學生體驗式文化教學研究[D]. 詹俊達.安徽大學 2015
[3]體驗式教學在對外漢語中級口語教學中的應用[D]. 劉曉謙.遼寧大學 2014
[4]體驗教學法在留學生漢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韓元貞.曲阜師范大學 2013
[5]體驗式教學在第二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馬麗云.山東大學 2011
[6]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口語流利性的量化測評[D]. 郭修敏.北京語言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501925
【文章來源】: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3 研究內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實驗檢驗法
1.4.2 話語分析法
1.4.3 質性研究法
1.5 本文創(chuàng)新之處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研究綜述
2.1 體驗認知語用觀與相關研究
2.1.1 體驗認知語用觀
2.1.2 體驗認知語用觀研究綜述
2.2 體驗式教學與體驗式教學研究綜述
2.2.1 體驗的含義
2.2.2 體驗式教學
2.2.3 體驗式教學研究綜述
2.3 社會采訪教學模式
2.3.1 社會采訪教學
2.3.2 社會采訪教學模式研究綜述
第三章 “體驗認知語用觀”下的社會采訪教學實驗研究
3.1 實驗的整體設計
3.2 實驗具體說明
3.2.1 實驗對象
3.2.2 實驗指標
3.2.3 社會采訪教學的具體步驟說明
3.2.4 本次實驗中常規(guī)語法教學步驟
3.2.5 錄音轉寫說明
3.2.6 實驗后的深度訪談
3.3 實驗具體實施
3.3.1 初級組實驗
3.3.2 中級組實驗
3.3.3 高級組實驗
3.4 實驗結果與分析
3.4.1 量化分析
3.4.2 話語分析
3.4.3 質性研究結果
3.5 教學建議
第四章 結語
4.1 研究結論
4.2 可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體驗式”漢語教學的實踐探究[J]. 劉璐. 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版). 2017(04)
[2]語用學之理論前沿——簡論普遍語用學和新認知語用學[J]. 王寅. 外國語文. 2015(05)
[3]體驗認知語用觀下的二語語用能力研究[J]. 盧加偉. 外語學刊. 2015(05)
[4]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實踐效果[J]. 陳璐. 文學教育(上). 2015(08)
[5]再論體驗認知教學模式[J]. 孫崇飛,張輝. 外語教學. 2015(02)
[6]“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實踐[J]. 賈改琴. 高教論壇. 2015(01)
[7]中級漢語教學“社會采訪”的應用與探索[J]. 郭文娟.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12(06)
[8]體驗式教學的認識論基礎及應用探析[J]. 田紅云. 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 2010(06)
[9]體驗式教學研究綜述[J]. 張金華,葉磊.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0(06)
[10]從傳輸式教學到體驗式教學[J]. 郭佳,李光霞.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1)
博士論文
[1]認知語用視角下英語學術論文中的言據標記研究[D]. 崔林.東北師范大學 2015
[2]體驗式教學設計研究[D]. 陳亮.西南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體驗式文化教學設計與研究[D]. 段精精.北京外國語大學 2016
[2]留學生體驗式文化教學研究[D]. 詹俊達.安徽大學 2015
[3]體驗式教學在對外漢語中級口語教學中的應用[D]. 劉曉謙.遼寧大學 2014
[4]體驗教學法在留學生漢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韓元貞.曲阜師范大學 2013
[5]體驗式教學在第二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馬麗云.山東大學 2011
[6]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口語流利性的量化測評[D]. 郭修敏.北京語言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5019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501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