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詞“前”、“后”、“前后”的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
發(fā)布時間:2021-08-25 03:08
“前”“后”意義多樣且用法各異,尤其是與學生的母語存在差異,是教學的重難點。并且,漢語教材中有關方位詞“前”“后”的內容設計也并非全面且合理。初級教材“前”“后”和“前后”知識點分散,不成系統(tǒng);中高級教材沒有“前”“后”和“前后”的講解,未在初級基礎上進行深化擴展。基于此,本文不僅研究“前”“后”和“前后”常用的意義,即空間義和時間義;而且基于HSK動態(tài)語料庫,搜集與之相關的語料,對語料分類,分析偏誤原因,找出教學方法;最后針對教材設計的不足,分析教材,綜合各教材的優(yōu)勢,并借鑒教參的長處,設計教學方案。“前”“后”和“前后”有空間義和時間義,第2章和第3章主要闡述其意義。而本文并不囿于此,還探究了空間義是如何表示的,空間表示如何由人擴展到物,空間如何推演到時間,這是第4章第3節(jié)意象圖示法研究的主要內容,也是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之一。并且意象圖示理論為教學提供了“腳手架”,在第5章教案設計中,體現意象圖示對“前”“后”教學的重要意義,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詞語,還能建立對漢語思維的認知,引發(fā)學生思考,賦予教學趣味。偏誤分析是本文的重點,“前”“后”和“前后”的偏誤多樣,共有五種,除了魯健驥先生提出的...
【文章來源】:南昌大學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4.3人的視角下“前”“后”“前后”的意象圖??
?第4章方位詞“前”“后”“前后”的偏誤分析和教學研宄???此概念由萊考夫和約翰遜提出,這一概念與空間聯系緊密,基于人的經驗??和認知而抽象出,能促進知識的理解。在教授“前”“后”和“前后”之初,采??用意象圖示法導入而摒棄英漢互譯的方式,能幫助學生理解漢語的思維方式并??積極作用于方位詞的理解。教授“前”“后”和“前后”,需要考慮如下問題:??如何由人到物,如何由空間到時間。問題探宂如下面所示:??.*?Q??(后)一?,'少—w?■*-(目?U?)和??—??-A??^^??圖4.3人的視角下“前”“后”“前后”的意象圖??□?n?□?mV:??圖4.4物的視角下“前”?“后”?“前后”的意象圖??圖4.3和圖4.4表示的是“前”?“后”和“前后”的空間義。圖4.3表示人對??空間的感知,通過自身的感官和經驗來斷定方位,在眼睛前面,人自身可以見??到且可知的,表示空間上的“前”;與之相對,背后的,不可見和不可知的,表??示空間義上的“后”。由此可以推斷,“前”“后”是相互依存的,作為彼此的依??28??
?第4章方位詞“前”“后”“前后”的偏誤分析和教學研究???據,并且“后”這個方位的感知建立在對“前”感知的基礎上。人對自身的經??驗和對世界的認知同化到對物的感知和認識上,認為物也有“前”?“后”之分,??人如何判斷方位的方式可以推演到物的方位判斷上。如圖4.4所示,屋子的朝向,??屋子大門及窗戶所對的方向相對于人的五官,人透過門窗對外是可見的、己知??的,所以表示空間上的“前”;與之相對的,屋前相對的位置是“屋后”,通過??方位“前”來判斷方位“后”,可見其相互依存的關系。??對空間的感知會推演到對時間的感知,空間和時間有相似的性質。對時間??義的關系表示如下:??0??(W)?—后??,_?— ̄??圖4.5?“前”和“后”時間義意象圖??圖4.5指的是“前”?“后”和“前后”的時間義,“前”的時間義指的是過去,??“后”的時間義指的是未來,例子如表4.1所示。在圖4.5中,時間和人相向而??行,時間向人撲面而來,時間所面對的方向,即行進的方向,是人經歷過的、??己知的、過去的,用“前”來表示;相反,時間相對的方向,即走過的路,是??人未經歷過的、未知的、未來的,用“后”來表示!扒啊?“后”時間義的學習??應該分階段,分兩階段。初級階段,在“前”?“后”的空間義的基礎上,慢慢深??入,學時間義.先學易理解且常用的時間義,學“前”表示過去,“后”表示未??來的時間義。中高級階段深化時間義,學習“前”表示未來,“后”表示過去的??時間義。第二種時間義由圖4.6所示。??29??
本文編號:3361266
【文章來源】:南昌大學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4.3人的視角下“前”“后”“前后”的意象圖??
?第4章方位詞“前”“后”“前后”的偏誤分析和教學研宄???此概念由萊考夫和約翰遜提出,這一概念與空間聯系緊密,基于人的經驗??和認知而抽象出,能促進知識的理解。在教授“前”“后”和“前后”之初,采??用意象圖示法導入而摒棄英漢互譯的方式,能幫助學生理解漢語的思維方式并??積極作用于方位詞的理解。教授“前”“后”和“前后”,需要考慮如下問題:??如何由人到物,如何由空間到時間。問題探宂如下面所示:??.*?Q??(后)一?,'少—w?■*-(目?U?)和??—??-A??^^??圖4.3人的視角下“前”“后”“前后”的意象圖??□?n?□?mV:??圖4.4物的視角下“前”?“后”?“前后”的意象圖??圖4.3和圖4.4表示的是“前”?“后”和“前后”的空間義。圖4.3表示人對??空間的感知,通過自身的感官和經驗來斷定方位,在眼睛前面,人自身可以見??到且可知的,表示空間上的“前”;與之相對,背后的,不可見和不可知的,表??示空間義上的“后”。由此可以推斷,“前”“后”是相互依存的,作為彼此的依??28??
?第4章方位詞“前”“后”“前后”的偏誤分析和教學研究???據,并且“后”這個方位的感知建立在對“前”感知的基礎上。人對自身的經??驗和對世界的認知同化到對物的感知和認識上,認為物也有“前”?“后”之分,??人如何判斷方位的方式可以推演到物的方位判斷上。如圖4.4所示,屋子的朝向,??屋子大門及窗戶所對的方向相對于人的五官,人透過門窗對外是可見的、己知??的,所以表示空間上的“前”;與之相對的,屋前相對的位置是“屋后”,通過??方位“前”來判斷方位“后”,可見其相互依存的關系。??對空間的感知會推演到對時間的感知,空間和時間有相似的性質。對時間??義的關系表示如下:??0??(W)?—后??,_?— ̄??圖4.5?“前”和“后”時間義意象圖??圖4.5指的是“前”?“后”和“前后”的時間義,“前”的時間義指的是過去,??“后”的時間義指的是未來,例子如表4.1所示。在圖4.5中,時間和人相向而??行,時間向人撲面而來,時間所面對的方向,即行進的方向,是人經歷過的、??己知的、過去的,用“前”來表示;相反,時間相對的方向,即走過的路,是??人未經歷過的、未知的、未來的,用“后”來表示!扒啊?“后”時間義的學習??應該分階段,分兩階段。初級階段,在“前”?“后”的空間義的基礎上,慢慢深??入,學時間義.先學易理解且常用的時間義,學“前”表示過去,“后”表示未??來的時間義。中高級階段深化時間義,學習“前”表示未來,“后”表示過去的??時間義。第二種時間義由圖4.6所示。??29??
本文編號:33612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361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