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即規(guī)訓:中小學校門口榮譽墻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14 02:08
圍墻,是學校建筑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墻不僅發(fā)揮著隔離與防御的物理屬性,同時,它的墻壁美學也充當著意識形態(tài)的傳播載體。墻,不再僅僅是一個中性的器物上的存在,它富含著教化與規(guī)訓的教育學屬性。墻壁是學校彰顯建筑美學與辦學理念的一部分,它遠不止于磚塊與水泥一起粘合的物理形制,而是充滿了隱喻功能的文化樣本。榮譽牌、標語和繪畫等粉飾物構筑起校門口的語像體系,而專門用來布置榮譽牌的墻面區(qū)域不妨把它稱之為“榮譽墻”。榮譽墻是附沾有辦學業(yè)績、學校制度與文化屬性的特殊墻面,它是校門口墻壁美學內(nèi)涵的核心?此破椒矡o奇、司空見慣的榮譽墻,背后卻隱藏著現(xiàn)代教育的秘密,是反映現(xiàn)代學校教育管理策略的一面鏡子。本研究以符號學理論與文化批判作為方法論,主要運用文獻法、觀察法和符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中小學榮譽稱號的規(guī)訓機制進行深入考察。全文主要分為以下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起源與背景。主要對中小學校門口樹立榮譽墻這一教育文化現(xiàn)象進行初步描述,并從榮譽、學校榮譽以及墻文化三方面進行文獻梳理,分析研究現(xiàn)狀及不足之處。第二部分,校門口榮譽墻的空間布局。這部分主要對中小學校門口普遍化的建筑景觀作了描述和批判,并著重對榮...
【文章來源】:寧波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1.2 關鍵詞界定
1.2.1 規(guī)訓
1.2.2 學校榮譽
1.3 相關研究的文獻綜述
1.3.1 榮譽研究
1.3.2 學校榮譽的研究
1.3.3 墻文化研究
1.3.4 進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1.4 研究思路與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校門口榮譽墻的空間布局
2.1 校門口建筑及其空間特點
2.2 榮譽墻的空間邏輯
2.3 榮譽牌的物理形制
2.4 小結:喧囂的榮譽墻
3 學校榮譽的符號邏輯
3.1 榮譽的命名法則
3.1.1 由誰命名——命名權的爭奪與學校選擇
3.1.2 榮譽牌的命名公式
3.2 榮譽牌的墻面布置法則
3.3 榮譽的權力結構
3.4 小結:榮譽的表象
4 榮譽即規(guī)訓
4.1 符號規(guī)訓
4.2 制度規(guī)訓
4.2.1 管理制度
4.2.2 評比制度
4.2.3 展示制度
4.3 文化規(guī)訓
4.4 榮譽稱號——作為懲罰的獎勵
4.4.1 對教師、學校的懲罰
4.4.2 對弱勢學校的懲罰
4.4.3 獎勵與懲罰的同質性
4.5 小結:規(guī)訓與教化
5 學校榮譽的本真
5.1 規(guī)訓的合理性與不合理性共存
5.2 現(xiàn)代學校制度的訴求
5.2.1 價值引領
5.2.2 辦學自主
6 結語:回歸墻的寧靜
參考文獻
附錄A 校門口榮譽墻及其建筑景觀的觀察提綱
附錄B 榮譽墻的觀察照片收集
在學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學校榮譽觀的異化及對策[J]. 朱雪敏,章樂. 中小學德育. 2017(04)
[2]校門口的教育人文生態(tài)[J]. 熊和平.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6(19)
[3]讓“榮譽稱號”回歸“榮譽”[J]. 王淦生. 內(nèi)蒙古教育. 2016(04)
[4]“為榮譽辦學”會把教育引上歧途[J]. 蔣夫爾. 遼寧教育. 2015(04)
[5]學校場域中墻的意涵變遷[J]. 潘躍玲,熊和平.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3(34)
[6]對校園墻壁文化建設的觀察與思考[J]. 翟翠敏. 教學與管理. 2013(13)
[7]學校榮譽體系的價值意蘊與設計思路[J]. 陳國民,李會芹. 教學與管理. 2012(22)
[8]儀式、象征權力與學術秩序——學術會議過程的社會學分析[J]. 張斌. 高等教育研究. 2012(01)
[9]論高校墻壁文化建設的價值[J]. 蘇晶.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 2011(07)
[10]從視覺文化角度看教室文化布置[J]. 龔春美. 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 2010(05)
碩士論文
[1]符號與“教化”:中學校園標語問題研究[D]. 赫宸.東北師范大學 2014
[2]N校小學生對學校墻面符號體驗的教育現(xiàn)象學研究[D]. 侯曉霞.江西師范大學 2014
[3]小學校園墻面文化建設研究[D]. 陽麗.湖南師范大學 2013
[4]榮譽稱號對廣州市住宅小區(qū)房價的影響研究[D]. 楊必磊.華南理工大學 2013
[5]城市稱號評價標準的比較性研究[D]. 池偉.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2
[6]中學校園墻面文化德育主題建設研究[D]. 吳丹.蘇州大學 2010
[7]國家榮譽制度構建研究[D]. 劉昌武.湖南大學 2009
[8]小學校園墻面符號的研究[D]. 盧倩.湖南師范大學 2007
[9]中國行政獎勵體系研究[D]. 蘇蒲霞.蘭州大學 2007
[10]隱藏在“標語”背后的世界[D]. 翟楠.西北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032946
【文章來源】:寧波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1.2 關鍵詞界定
1.2.1 規(guī)訓
1.2.2 學校榮譽
1.3 相關研究的文獻綜述
1.3.1 榮譽研究
1.3.2 學校榮譽的研究
1.3.3 墻文化研究
1.3.4 進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1.4 研究思路與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校門口榮譽墻的空間布局
2.1 校門口建筑及其空間特點
2.2 榮譽墻的空間邏輯
2.3 榮譽牌的物理形制
2.4 小結:喧囂的榮譽墻
3 學校榮譽的符號邏輯
3.1 榮譽的命名法則
3.1.1 由誰命名——命名權的爭奪與學校選擇
3.1.2 榮譽牌的命名公式
3.2 榮譽牌的墻面布置法則
3.3 榮譽的權力結構
3.4 小結:榮譽的表象
4 榮譽即規(guī)訓
4.1 符號規(guī)訓
4.2 制度規(guī)訓
4.2.1 管理制度
4.2.2 評比制度
4.2.3 展示制度
4.3 文化規(guī)訓
4.4 榮譽稱號——作為懲罰的獎勵
4.4.1 對教師、學校的懲罰
4.4.2 對弱勢學校的懲罰
4.4.3 獎勵與懲罰的同質性
4.5 小結:規(guī)訓與教化
5 學校榮譽的本真
5.1 規(guī)訓的合理性與不合理性共存
5.2 現(xiàn)代學校制度的訴求
5.2.1 價值引領
5.2.2 辦學自主
6 結語:回歸墻的寧靜
參考文獻
附錄A 校門口榮譽墻及其建筑景觀的觀察提綱
附錄B 榮譽墻的觀察照片收集
在學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學校榮譽觀的異化及對策[J]. 朱雪敏,章樂. 中小學德育. 2017(04)
[2]校門口的教育人文生態(tài)[J]. 熊和平.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6(19)
[3]讓“榮譽稱號”回歸“榮譽”[J]. 王淦生. 內(nèi)蒙古教育. 2016(04)
[4]“為榮譽辦學”會把教育引上歧途[J]. 蔣夫爾. 遼寧教育. 2015(04)
[5]學校場域中墻的意涵變遷[J]. 潘躍玲,熊和平.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3(34)
[6]對校園墻壁文化建設的觀察與思考[J]. 翟翠敏. 教學與管理. 2013(13)
[7]學校榮譽體系的價值意蘊與設計思路[J]. 陳國民,李會芹. 教學與管理. 2012(22)
[8]儀式、象征權力與學術秩序——學術會議過程的社會學分析[J]. 張斌. 高等教育研究. 2012(01)
[9]論高校墻壁文化建設的價值[J]. 蘇晶.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 2011(07)
[10]從視覺文化角度看教室文化布置[J]. 龔春美. 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 2010(05)
碩士論文
[1]符號與“教化”:中學校園標語問題研究[D]. 赫宸.東北師范大學 2014
[2]N校小學生對學校墻面符號體驗的教育現(xiàn)象學研究[D]. 侯曉霞.江西師范大學 2014
[3]小學校園墻面文化建設研究[D]. 陽麗.湖南師范大學 2013
[4]榮譽稱號對廣州市住宅小區(qū)房價的影響研究[D]. 楊必磊.華南理工大學 2013
[5]城市稱號評價標準的比較性研究[D]. 池偉.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2
[6]中學校園墻面文化德育主題建設研究[D]. 吳丹.蘇州大學 2010
[7]國家榮譽制度構建研究[D]. 劉昌武.湖南大學 2009
[8]小學校園墻面符號的研究[D]. 盧倩.湖南師范大學 2007
[9]中國行政獎勵體系研究[D]. 蘇蒲霞.蘭州大學 2007
[10]隱藏在“標語”背后的世界[D]. 翟楠.西北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0329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032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