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學內(nèi)涵解析
本文關(guān)鍵詞:教育人學內(nèi)涵解析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類生命 教育功利化 教育的工具化 回歸人性
【摘要】:教育人學就是以人學的視野看待教育問題,它直接源于對教育實踐中"無人教育"的批判。教育人學假定"人"是自由自覺的"類生命",呼吁教育回歸人性。教育人學鮮明地反對教育活動中教育的"功利化"取向和"工具化"趨勢,提倡教育應(yīng)該發(fā)揚人區(qū)別于生物本能的理性和激情。教育人學強調(diào)教育應(yīng)該引導人運用自己的理性并在教育生活中尊重和相信人。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關(guān)鍵詞】: 類生命 教育功利化 教育的工具化 回歸人性
【分類號】:G40-02
【正文快照】: 人類教育思想的演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是教育活動中對象的“人”化過程。盧梭從人性本善的角度,對當時歐洲教育對人的異化進行了大肆的批判,他在《愛彌兒》中指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一切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變壞了!薄1〕提倡教育應(yīng)該發(fā)展兒童的天賦品質(zhì)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玲;劉興富;;讓學校教育生活成為真正的“生活”[J];當代教育論壇(校長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2 趙士果;;論幸福的教育生活[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8年04期
3 趙長林;扈中平;;教育生活與個體的幸福[J];當代教育科學;2008年17期
4 李江源;王蜜;;論教育生活中的妥協(xié)[J];教育學術(shù)月刊;2009年08期
5 馮季林;;去創(chuàng)造幸福的教育生活[J];教育導刊;2011年09期
6 尚靖君;楊兆山;;教育生活世界的構(gòu)建[J];外國教育研究;2012年10期
7 肖昌斌;;創(chuàng)造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J];湖北教育(綜合資訊);2014年01期
8 朱永新;;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6年11期
9 朱永新;;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J];今日教育;2006年12期
10 許新海;;教育生活的本質(zhì)理解[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09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陸;佐斌;;教師教育幸福量表的編制[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薛法根;創(chuàng)意,讓教育生活更有滋味[N];江蘇教育報;2014年
2 啟東實驗小學 袁炳飛;讓教育科研融入有意趣的教育生活[N];江蘇教育報;2012年
3 本報記者 張惠娟;委員以親歷訴說美好的教育生活[N];人民政協(xié)報;2013年
4 王振權(quán);進入現(xiàn)場,對話讓教育開始呼吸[N];中國教育報;2012年
5 謝建師;大文化引領(lǐng)新思路 小教育盡顯真實效[N];中國邊防警察報;2014年
6 湖南教育報刊社 黃耀紅;教育言說別故弄玄虛[N];中國教育報;2009年
7 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助理兼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校長 林衛(wèi)民;“錯誤”的教育味道[N];中國教育報;2013年
8 高林 河南省南陽市九隆實驗學校;校長的教育立場[N];中國教師報;2013年
9 常州市局前街小學 李偉平;讓學校生活成為素質(zhì)教育[N];常州日報;2011年
10 石中英 高政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2011年我國教育基本理論研究新進展[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許新海;教育生活之危機與救贖[D];蘇州大學;2009年
2 李政濤;教育生活中的表演[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毛毅靜;影像記憶與教育變遷:1910-2010年代的中國教育生活[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李志剛;論“教育生活”[D];河南大學;2005年
2 陳健;試論教育生活體驗研究的意義[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卜茂榮;教育生活的發(fā)現(xiàn)[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戴紅宇;教育是教育,我是我[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5 胡樂野;獨立的聲音[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8599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859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