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道德賦能”及其學校實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22 02:05
本文關鍵詞:青少年“道德賦能”及其學校實踐研究
【摘要】:青少年道德賦能已是國外成熟的教育理念,這一教育理念引入我國后無疑對青少年德育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注入新鮮血液。道德賦能突破了青少年是一個充滿破壞力群體的刻板思維,從相信每一位青少年均充滿靈性和巨大潛力入手,通過道德賦能與學校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青少年的雙重目的意識、語言表達的力量與理解力、服務品質(zhì)和靈性感知能力等,以此喚醒青少年內(nèi)心潛藏的無限能量,為學校的德育工作帶來新契機。
【作者單位】: 云南民族大學民族研究所;云南民族大學教育學院;
【關鍵詞】: 青少年 道德賦能 學校實踐
【基金】:2013年度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民族發(fā)展研究所項目“少數(shù)民族青少年道德賦能行動研究的理論與實踐”
【分類號】:G41
【正文快照】: 一般來講,學校教育中的德育多偏重社會文化取向,很少考慮學生的真正心理需求,多是采用灌輸、教導等教育方式,將社會行為規(guī)范和傳統(tǒng)美德知識傳遞給青少年,這種方式易流于說教,難以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其實道德的力量來源于愛心、公正、知識、理解力、敏銳的觀察力等精神屬性以,
本文編號:7164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716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