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梁啟超“尚武精神”
本文關鍵詞:再論梁啟超“尚武精神”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等研究方法并結合體育史等理論,以素質教育為邏輯起點,剖析梁啟超尚武精神之精髓。研究認為:(1)"尚武精神"的內涵為強健機體的力與磨練精神的力,與素質教育倡導的全面發(fā)展一致;(2)梁任公提倡的"尚武"內涵在強體保種之外,更在精神。這就沖破了體育物質的外殼,升華到體育意識的內核;(3)尚武精神在于強體健心、更在于民族的振興;(4)回歸素質教育,反思學校教育。應讓學生"動"起來、"跑"起來、"鍛煉"起來,從而催醒學生動的天性、鍛造其心智、培育其健康的身體。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關鍵詞】: 素質教育 身體素質 尚武精神 梁啟超
【分類號】:G40-012
【正文快照】: 近百年前,大哲賢人梁啟超先生(字卓如,號任公)于《新民叢報》發(fā)表《新民說·論尚武》一文,力陳我國民之弊端,力主學習“斯巴達”,風行軍國民教育,以養(yǎng)成軍人之體質、軍人之精神、軍人之本領,強種進而強國[1]。他從中國人身體貧弱的根源談起,指出中國在近代屢受外辱,根本原因在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肖沖;從社會文化諸因素看先秦尚武精神[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1年02期
2 李夢桐;胡曉飛;李金龍;宿繼光;;論尚武精神及其培養(yǎng)[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年08期
3 路云亭;尚武精神與中華民族的凝聚力[J];閱讀與鑒賞(高中版);2005年10期
4 謝勇;;簡論巴人的尚武精神[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5 樊麗沙;楊富學;;論西夏人的尚武精神[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6 喻學忠;田青;;東周社會尚武精神探源[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7 夏承海;;尚武精神在先秦、清末民初的表現(xiàn)特點探驪[J];搏擊(武術科學);2012年12期
8 烏曉東,愛華,李英;梁啟超之“尚武精神”[J];體育文化導刊;2004年04期
9 陳書月;;簡論梁啟超的民族尚武精神[J];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10 蔡寶忠;;解讀近代中國“尚武”思潮[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立龍;劉華;;從孫子兵學看尚武精神培育[A];山東孫子研究會2012年度年會材料匯編[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潘浩明;強化戰(zhàn)斗員的尚武精神[N];戰(zhàn)士報;2011年
2 溫州軍分區(qū)政委 雷林;弘揚民族尚武精神 增強現(xiàn)代國防意識[N];溫州日報;2011年
3 張磊;加強文化建設 塑造尚武精神[N];戰(zhàn)士報;2012年
4 徐東權;讓尚武精神喚起民族血性[N];中國國防報;2014年
5 秦皇島軍分區(qū)司令員 馬忠 政治委員 傅永國;培育尚武精神 凝聚實現(xiàn)中國夢強軍夢的正能量[N];秦皇島日報;2013年
6 彭自良;使命教育要注重培育尚武精神[N];戰(zhàn)士報;2006年
7 于江;和諧理念與尚武精神的內在統(tǒng)一[N];中國國防報;2010年
8 趙宗彪;不愿做奴隸的人,從來都是戰(zhàn)士[N];臺州日報;2011年
9 早報記者 田波瀾;從晚清尚武精神到民國軍閥混戰(zhàn)[N];東方早報;2012年
10 劉慶國 葉海松;尚武精神在這里傳承[N];解放軍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曾超;巴人尚武精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趙景磊;尚武精神思想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5年
2 解天勝;漢代尚武精神探究[D];云南大學;2010年
3 丁運霞;淺談西漢尚武精神[D];鄭州大學;2006年
4 本多雄治;清末民初日本武文化對中國影響[D];暨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5807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580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