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課堂應有價值期許
本文關鍵詞:生命課堂應有價值期許
更多相關文章: 生命課堂 有效性研究 課堂生活 從游 內(nèi)在素養(yǎng) 人生境界 課堂質(zhì)量 生命質(zhì)量 綜合素質(zhì) 逆取
【摘要】:正生命課堂是"生命在場"的課堂,這樣的課堂以人為本、關照心靈、旨在完善生命。課堂無不內(nèi)蘊特定的價值期許,生命課堂更是如此。在"青少年生命教育有效性研究"(項目編號:BEA100031)中,闡釋了生命課堂應有的價值期許。首先,生命課堂應確保生命健康。課堂應吸引學生以整全生命投入其中,教學應為學生成長提供各方面必要的幫助。生命的成長從來就不應是單方面的,學生的進步在各相關方面同時發(fā)生。
【作者單位】: 北京交通大學;鄭州財稅金融職業(yè)學院;
【關鍵詞】: 生命課堂;有效性研究;課堂生活;從游;內(nèi)在素養(yǎng);人生境界;課堂質(zhì)量;生命質(zhì)量;綜合素質(zhì);逆取;
【分類號】:G41
【正文快照】: 生命課堂是“生命在場”的課堂,這樣的課堂以人為本、關照心靈、旨在完善生命。課堂無不內(nèi)蘊特定的價值期許,生命課堂更是如此。在“青少年生命教育有效性研究”(項目編號:BEA100031)中,闡釋了生命課堂應有的價值期許。首先,生命課堂應確保生命健康。課堂應吸引學生以整全生命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夏晉祥;論“生命課堂”的本質(zhì)及其特征[J];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Z1期
2 李巧平;黃映霞;;生命課堂的含義探析[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3 王立軍;;數(shù)學教育走向生命課堂的策略探微[J];教學與管理;2008年07期
4 劉云;夏勇;;生命課堂源于尊重[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年24期
5 柴玲玲;;“生命課堂”的構建[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9年04期
6 扈文杰;;讓學生“活躍”在“生命課堂”上[J];決策探索(下半月);2013年03期
7 謝丙秋;;芻議初中數(shù)學開展生命課堂的有效策略[J];文理導航(中旬);2014年02期
8 王先華;構建鮮活的生命課堂[J];貴州教育;2005年03期
9 孟兆山;石英;;構建美和自然的生命課堂[J];小學教學參考;2006年28期
10 王立軍;;數(shù)學教育走向生命課堂的策略探微[J];中學數(shù)學研究;200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韋有智;;數(shù)學課堂——師生生命成長的舞臺[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通訊員 張鑫;河南鶴壁:師生共建“生命課堂”[N];光明日報;2011年
2 名容市教育局教研室 經(jīng)守紅;構建生命課堂 實現(xiàn)生命對話[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5年
3 李紅梅;生命課堂激情飛揚 常外學子華彩綻放[N];中國教育報;2011年
4 中國教育報2012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提名獎獲得者 山東泰安市泰安學院附屬中學高級教師 孫明霞;創(chuàng)意作業(yè):“生命課堂”的延伸[N];中國教育報;2014年
5 羅玲 朱紫彪 賀勇;朝向無域界的生命課堂[N];湖南日報;2014年
6 王朝莊;實現(xiàn)五個轉(zhuǎn)變,把“生命課堂”付諸教學實踐[N];鶴壁日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溫豫敏;從“知識”到“生命”[N];鶴壁日報;2011年
8 房學永;讓生命之舟激起綠色的漣漪[N];中國教師報;2003年
9 史志萍 鶴壁市實驗學校;英語“生命課堂”激發(fā)生命潛能[N];鶴壁日報;2013年
10 楊自起 季華;45個重大重點項目將獲資助[N];鶴壁日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文濤;地理生命課堂的創(chuàng)設研究與實踐[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鈺;論生命課堂在語文學科中的構建[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趙蕾;新課程下初中數(shù)學“生命課堂”的研究與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4 賀成金;論語文生命課堂的構建[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李巧平;論生命課堂[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6 王昭君;論生命課堂及其建構[D];西南大學;2008年
7 文小勇;小學“生命課堂”的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8 范書珍;生命課堂建構方式研究[D];河南大學;2014年
9 劉瑞忠;論地理生命課堂及其構建[D];河北師范大學;2014年
10 秦俊巧;中小學知識課堂向生命課堂的轉(zhuǎn)型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5508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550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