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與教育決策互動機制探析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3
【分類號】:G40-0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范本忠,吳勇;重視教育科研提高管理水平[J];中小學管理;1998年Z1期
2 周永沛;;根·花·果 教育科研斷想[J];學校管理;2011年04期
3 ;《中華教育科研文叢》征文[J];今日教育;2011年06期
4 鄭康;教育科研要打假[J];中小學管理;1998年Z1期
5 ;以教育科研推動職教科學發(fā)展[J];農(nóng)業(yè)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6 張武升;;論教育變革中教育科研的使命[J];中國高等教育;2011年07期
7 王永鋒;;做適合一線教師的教育科研[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幼教研究);2011年01期
8 于洪林;;論教師如何成為研究者[J];中國教師;2011年13期
9 李云中;雷芳;;以新視角新高度新路徑謀劃教育科研事業(yè)的發(fā)展——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學習討論郭開朗副省長署名文章綜述[J];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1年07期
10 何華琴;;百年南模教育科研的思考[J];中學教育;200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靖;;讓教育科研成為支撐學校發(fā)展的堅強支柱[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2 黃志文;黃飛;;科研型教師的基本素質結構[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3 黃志清;唐旭杰;;創(chuàng)新教育下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的思考[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4 朱靖;;讓教育科研成為支撐學校發(fā)展的堅強支柱[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蘇卷)[C];2010年
5 龐錦艷;;實施科教興墾戰(zhàn)略 推動教改的發(fā)展——巨浪牧場教育發(fā)展初探[A];黑龍江省首屆青年科技工作者論壇黑龍江省農(nóng)場管理學會分會場實施五大戰(zhàn)略推進三化進程構建和諧農(nóng)場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7年
6 山西省長治市城區(qū)東街小學課題組;;“教師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德育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7 蘆世平;;引源頭活水 培教育新花[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8 劉向東;;搭建教育科研的平臺,助推教師隊伍建設[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9 王曉東;;動態(tài)分組傳輸技術(DPT)在天津教育科研寬帶城域網(wǎng)中的成功應用[A];第十八屆中國(天津)’2004IT、網(wǎng)絡、信息技術、電子、儀器儀表創(chuàng)新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10 ;學習謀發(fā)展 科研促成長[A];山東省師范教育學會第十五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宋曉夢;我國已有3萬多專職教育科研人員[N];光明日報;2003年
2 吳景寅;教育科研要做到“三突出、三到位”[N];承德日報;2008年
3 王克義;力促全國教育科研資源整合[N];人民政協(xié)報;2003年
4 江蘇省徐州市民主路小學 劉杰;教育科研,,讓“思想矮子”步步高[N];中國教育報;2005年
5 國家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 周滿生;21世紀教育決策的有效工具和自覺行為[N];中國教育報;2009年
6 熊丙奇 上海交通大學;教育決策應重視教師的發(fā)言權[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7 通訊員 周先明;浦沿小學成為 省教育科研孵化基地[N];杭州日報;2010年
8 記者 胡貴青 通訊員 李榮超;市二幼課題獲全國教育科研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N];玉溪日報;2010年
9 陳凱 孟曉光 宋強;教育科研兩不誤[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10 建華區(qū)教師進修學校 副校長 張爾莉;“十二五”教育科研突破的方向——“微型科研”[N];齊齊哈爾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閻志堅;中國高等教育宏觀決策體制與過程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2 胡璽丹;教育轉型期中學生物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黃迪皋;從外推走向內(nèi)生[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聶勁松;中國百年教育研究制度審視[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5 宋建軍;普通高中校長境外教育交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王一濤;農(nóng)民的社會流動與教育[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7 劉光余;教師教學效能的生成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8 祁型雨;利益表達與整合[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9 萬偉;亦續(xù)亦斷[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10 黃秋明;高職課程質量保證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鑫;教育科研與教育決策互動機制探析[D];遼寧師范大學;2003年
2 周正;重慶南川市中學教育科研現(xiàn)狀調查與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陳進;中學教育科研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黃冰;廣西區(qū)大學英語教師科研現(xiàn)狀調查報告[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5 項春曉;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的現(xiàn)狀和思考[D];蘇州大學;2007年
6 郭雨欣;幼兒文明禮貌行為的現(xiàn)狀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7 何秀瓊;福清市第三中學教師教育科研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8 丁亞晶;興安盟中小學教育科研管理現(xiàn)狀調查及對策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彭玉聰;昆明市城區(qū)中小學教育科研現(xiàn)狀及其對策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5年
10 曲文弘;新課程改革中學校發(fā)展問題思考[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6477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2647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