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道德教育的價值互釋——論人的主體性生成及其架構
本文選題:人 + 道德教育; 參考:《教學與管理》2014年30期
【摘要】:人是作為道德教育主體而存在的。因此,品格的善性締造與養(yǎng)成,人性之光輝映射的恰恰是道德教育的光臨與在場。然而,人亦是道德教育的劇作者,在道德教育風采的展示過程中,人類始終處于道德教育發(fā)展的中心,發(fā)揮著無法替代的核心作用。人的主體性之所以得以成就正在于人的道德教育自決性、道德教育自覺性和道德教育自為性。
[Abstract]:Man exists as the subject of moral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cre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good character and the brilliant reflection of human nature are precisely the presence and presence of moral education. However, man is also the playwright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moral education, human beings are always at the cent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and play an irreplaceable central role. The achievement of human subjectivity lies in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the consciousness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self-satisfa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作者單位】: 江西上饒師范學院政法學院;
【基金】:201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我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意識形態(tài)安全問題研究”(12BKS067)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410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姜于;道德維系與賞罰[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2 趙錦;;“五四”小說的家庭倫理敘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8期
3 征漢年;;正當:權利的倫理維度[J];長白學刊;2009年01期
4 李永成;;品德價值論[J];黨政干部學刊;2008年07期
5 許敏;;“經(jīng)濟本體論”與我國道德教育的危機[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6 李建華,郭哲;論社會主義法治條件下的道德建設[J];湖南社會科學;2002年04期
7 丁衛(wèi)果;;革命倫理與文革文學[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8 屈永華;傳統(tǒng)文化與民主法治關系論的歷史考察[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9 李建華,郭哲;論依法治國過程中的道德重建[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10 屈永華;儒家民本思想辨析──兼談關于鑒古觀今的一點思考[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樊浩;;“生態(tài)文明”的道德哲學形態(tài)[A];中國倫理學三十年——中國倫理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玉海;法經(jīng)濟學理性主義的邏輯與歷史分析及其啟發(fā)[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2 施向峰;現(xiàn)代政治道德的內在理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3 田志文;馬克思主義理論視域中的政治價值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4 沈華;近代觀念之先聲[D];蘇州大學;2011年
5 朱國偉;中央政府核心職能的探求—一種公共理性觀[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6 屈永華;國民意識的覺醒與傳統(tǒng)法律的近代化[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7 熊在高;當代境遇中的價值論研究與現(xiàn)代性問題[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王世明;孔子倫理思想發(fā)微——現(xiàn)代生活語境中的《論語》解讀[D];清華大學;2004年
9 錢大軍;法律義務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10 劉雪豐;論公共行政人員的道德責任[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夏蘭英;良知不存,,法將焉附[D];湘潭大學;2010年
2 毛菊芳;國際政治道德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3 童真;基于使用者感受的城市空間公共價值評價體系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4 李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5 畢肖紅;倫理困境下的醫(yī)療行為選擇及社會認同與評價[D];廣州醫(yī)學院;2010年
6 易銀輝;公務員自律與他律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7 喻權良;社會保障的倫理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王軍;當前我國理性行政決策研究[D];河海大學;2005年
9 李云;論公務員的道德責任[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10 林錦平;論民法價值理念的現(xiàn)代性及其在生態(tài)視野下的轉變[D];福州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雪松,徐景宏;語文教學中的道德教育[J];吉林糧食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1期
2 許泓;淺析美國道德教育及其啟示[J];嘉興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4期
3 金箴,林煒;試論道德教育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的作用[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4 張健英;思想道德教育是貫穿素質教育的一條紅線[J];樂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02期
5 黃雷豪;論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逆反心態(tài)及對策[J];彭城職業(yè)大學學報;2000年04期
6 史玉梅;淺論高校學生的道德教育問題[J];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4期
7 王勤;道德變遷與道德教育的發(fā)展[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S1期
8 黎衛(wèi)金;儒家道德思想與新時期思想道德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9 劉俊英,張玉禮;對大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必須抓住核心和原則[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0年12期
10 楊汝華;談大學生的道德教育問題[J];文山師專學報;200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立東;;略談紅色旅游對思想道德教育的創(chuàng)新[A];第四屆“老教授科教興國貢獻獎”、“老教授事業(yè)貢獻獎”頒獎暨老教授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大會論文集[C];2008年
2 李建萍;;在學校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嘗試[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九屆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徐華中;;淺談學校與家庭聯(lián)合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4 許榮;;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道德教育價值[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努力增強高校創(chuàng)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5 李國君;張樹立;李彤輝;;運用傳統(tǒng)美德故事進行道德教育[A];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研究文集(第二卷)[C];1993年
6 王晶;;和諧社會語境下道德教育的困頓與克服[A];中國倫理學三十年——中國倫理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9年
7 雷搏;;對科技教育與道德教育歷史沖突的認識[A];首屆、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獲獎文集[C];2009年
8 雷搏;;對科技教育與道德教育歷史沖突的認識[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9 米世雄;;加強小學思想道德教育的嘗試[A];熱愛祖國 振興中華[C];2007年
10 劉榮才;;兒童道德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長效機制[A];湖北省兒童全面發(fā)展研究會第三屆第二次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項久雨;論思想道德教育的價值特征[N];光明日報;2004年
2 孫智;全社會都來關注道德教育[N];河北經(jīng)濟日報;2002年
3 王勤;道德教育要直面現(xiàn)實生活[N];浙江日報;2001年
4 徐京利;加強道德教育 促進新農村建設[N];聯(lián)合日報;2006年
5 中共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教授 劉余莉;呼喚道德教育[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08年
6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李滿意;在審美中進行道德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8年
7 重慶萬州百安移民小學 張朝全;道德教育如何應對時代風暴[N];中國教育報;2008年
8 西藏大學 王麗萍;西藏要著力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N];西藏日報(漢);2013年
9 記者 李小龍;加強道德教育 培育創(chuàng)新思維[N];商洛日報;2013年
10 范士龍;從觀念灌輸?shù)絻r值澄清的道德教育實踐觀轉向[N];吉林日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筠;生活意義:道德教育實效性的尋求[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先軍;論學校道德教育中的表揚[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倫價值的重構[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周圍;積極道德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太平;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1998年
6 劉丙元;當代道德教育價值危機審理[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劉鵬;詩在道德教育中的價值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8 許桂清;美國道德教育理念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9 唐漢衛(wèi);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礎[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10 張夫偉;迷失與追尋[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克清;中職學校貫徹主體性道德教育理念的策略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2 夏明堂;高校輔導員“道德教育專業(yè)能力”缺失及建設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王金玲;高中道德教育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09年
4 索軍明;道德教育的人性基礎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陳艷平;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的經(jīng)濟道德教育[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薇;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道德教育價值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管衛(wèi)華;關懷倫理視域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8 楊彪;大學生就業(yè)道德教育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1年
9 王菲;大學生生活與道德教育[D];山東理工大學;2011年
10 張光輝;中西道德教育比較[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本文編號:19062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1906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