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奏與和諧:懷特海的審美教育思想研究
本文選題:懷特海 + 節(jié)奏; 參考:《社會科學輯刊》2014年04期
【摘要】:"節(jié)奏"與"和諧"這兩個范疇在懷特海的美育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懷特海的審美教育以過程哲學為邏輯起點,力圖克服二元分裂的教育實踐,強調(diào)整體視野和整合多元的方法論,呈現(xiàn)節(jié)奏與和諧的生命狀態(tài)的審美表征。懷特海設(shè)計的融合"柏拉圖式"和"本尼迪克特教派式"的課程模式,均內(nèi)在地包含著對和諧精神的審美追求。
[Abstract]:Rhythm and harmon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Whitehead's though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Whitehead's aesthetic education takes process philosophy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tries hard to overcome the dual split educational practice, emphasizes the whole vis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methodology, and presents the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 of rhythm and harmonious life state. The curriculum model designed by Whitehead, which combines platonic style and Benedict style, contains the aesthetic pursuit of harmonious spirit.
【作者單位】: 南京曉莊學院教師教育學院;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重點項目(DAA110174) 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1YJA720032) 江蘇省“十二五”教育規(guī)劃項目(D/2013/01/044)
【分類號】:G40-0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鐵皮鼓;;懷特海:給教育插上想象的翅膀[J];內(nèi)蒙古教育;2008年21期
2 林紅;論懷特海的智育思想[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3 王明洲;“過程思維與全球化時代的教育改革”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綜述[J];國外社會科學;2004年04期
4 Franz Riffert,周加林;學校的自我評價與標準化考試——懷特海關(guān)于標準化考試的觀點及其實施[J];開放時代;2004年05期
5 江蘇省藝術(shù)教育現(xiàn)代化課題組;懷特海藝術(shù)教育思想的淺析和借鑒[J];外國中小學教育;1998年04期
6 王莉;;過程哲學視野下的道德教育審視[J];教育前沿;2006年05期
7 梁卿;;論懷特海的教育目的觀[J];天津工程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8 張曉潔;常志良;;懷特海的攝入理論與教育哲學[J];教育學術(shù)月刊;2008年01期
9 梁卿;;懷特海的技術(shù)教育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10 付殿英;遙遠而有震撼的回音——懷特海的教育思想及其深遠意義[J];外國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劉明;;懷特海與教育:實踐和思想[A];2002年全國自然辯證法學術(shù)發(fā)展年會論文集[C];2002年
2 李學;容中逵;;論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與懷特海的比較分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多哥·古德金(Doug Goodkin)著 劉沛 摘譯;新千年的奧爾夫音樂教育[N];音樂周報;2002年
2 ;過程教育哲學:超越知識,擁有智慧[N];中國教育報;2004年
3 顧雪林;心理學實驗背后的教育真相[N];中國教育報;2010年
4 ;中學教育與“大學精神”[N];河北日報;2003年
5 陳瑜;生命教育:按摩心靈的手[N];解放日報;2003年
6 楚漁;改造傳統(tǒng)思維模式是我國教育的大事[N];社會科學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張香蘭;從實體到過程:現(xiàn)代教育的思維轉(zhuǎn)向[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盧建筠;教育思維方式轉(zhuǎn)向之透視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3 金永得;探索作為整體的教學藝術(shù)[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安桂清;整體課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文;懷特海教育思想述評[D];汕頭大學;2008年
2 吳柳燁;懷特海教育哲學思想初探[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周應中;懷特海自由教育思想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4 張曉潔;基于懷特海攝入理論的課堂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5 邱陽;懷特海教育哲學對網(wǎng)絡(luò)課程設(shè)計的啟示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賈秋實;論懷特海的教育目的及其啟示[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年
7 王銀飛;論過程哲學視野中的教學研究范式[D];西南大學;2006年
8 李春迪;過程哲學視域中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9 趙書超;朱熹課程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白潔;“生成”與“轉(zhuǎn)化”的教育[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7813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1781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