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場景的教育學內蘊解讀
本文關鍵詞:教育敘事研究的理論追求——華東師范大學丁鋼教授訪談,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中南大學》 2012年
《論語》中場景的教育學內蘊解讀
彭蓉
【摘要】:《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經典。自問世以來,對《論語》的研究從未間斷。通過資料搜集整理發(fā)現(xiàn),《論語》作為典型的教育敘事文本,學者們對文本中語言的敘事性研究較多,但往往會忽視伴隨著語言出現(xiàn)的行為和環(huán)境;诖,文章擬從《論語》的場景入手,把人物言行置于特殊環(huán)境之中,發(fā)掘其蘊含的教育學意蘊。 教學類場景可分為求學、侍坐和討論三種?组T教學首要強調學生求學的主動性,其次教學不僅傳授知識,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親師友而不斷完善自我。 生活類場景可歸為面臨困厄與面對過失兩類。困厄之際的孔子以身作則,履行教師職責,以行動帶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而面對言行不一、屢教不改的學生,從溫和提醒到逐出師門,孔子教育方式逐漸嚴厲,以期學生自我反省。 交往類場景根據(jù)交往對象可分為:官員、鄉(xiāng)黨與隱士三種。與人交往類場景不僅展示孔子在亂世中謹言慎行、明明德而后新民的為學之道,還通過子路的成長過程,闡明從接受信息到能力提升需要長期學習的道理。 文章通過對場景的分析得出其教育學內蘊,而場景蘊含教育思想與孔子言說中的教育思想基本一致。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40-09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伍海霞;;論《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的人物形象[J];巴音郭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2 丁鋼;教育經驗的理論方式[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3 丁富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章》解讀[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6年11期
4 厲才茂;《論語》“色”的意義的現(xiàn)象學分析[J];孔子研究;2001年04期
5 孔京京;;試論孔子教育性對話言說方式的基本特征[J];孔子研究;2007年05期
6 田春利,路樹玲;《論語》:一種教育敘事的解讀[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7 周海春;;“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再議——關于中國哲學經典的解釋問題[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8 王云開;;《論語》敘事研究綜述[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9 周勇;教育敘事研究的理論追求——華東師范大學丁鋼教授訪談[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4年09期
10 孟遠;;《論語》意義生成的可能性與特點[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文蕾;;《聊齋志異》俠義主題論[J];蒲松齡研究;2009年04期
2 朱銳泉;;心如止水,貴者自貴——小議聊齋先生筆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齡研究;2010年02期
3 王偉;簡論傳統(tǒng)史學的歷史功用觀及其人文主義精神[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2期
4 張曉英;;“錢刀”與《白頭吟》創(chuàng)作時代蠡測[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5 石志鳥;;論章臺柳意象的歷史淵源——楊柳經典意象考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6 覃江華;;典籍英譯中語篇銜接手段的翻譯策略初探——以《論語》的六種英譯為例[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7 江瀚;;略論荀子禮樂學說之思想意義[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3期
8 呂偉華;;淺論縱橫家的政治理想[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3期
9 張光全;司馬遷、班固“實錄”精神異趣探源[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10 尹興國;淺論縱橫家[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黎秀蓉;;“李約瑟之謎”的博弈論解讀[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2 馮燕;;創(chuàng)新擴散理論視域中的袁宏道文論傳播研究[A];中國傳媒大學第五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舒耘華;;古典小說中的物化現(xiàn)象研究[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與一般——美術史論中的個案與問題”第五屆全國高校美術史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1年
5 俞可;;校長專業(yè)發(fā)展研究的方法論探索:社會化路徑[A];教育領導研究(第一輯)[C];2009年
6 張虹;;“五臟相音”理論在耳鳴診治中的應用[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耳鼻喉科分會第15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7 黃勇;;道德動機的兩種觀念:孔孟與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英文)[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愛智和宏道:人文奧運的哲學基礎”哲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8 仇軍;;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的繁榮——奧林匹克精神與中華文化差異和沖突[A];北京論壇(2008)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明的普遍價值和發(fā)展趨向:“奧運精神與世界和諧”奧林匹克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8年
9 相力;卜然然;;略論先秦儒家的教化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許可峰;;傳統(tǒng)尊師觀念及其現(xiàn)代轉換[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凱波;屈騷評論與漢代文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邢培順;曹植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馬銀華;文化視野中的北宋齊魯詩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李國娟;儒學與秦漢意識形態(tài)的建立[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張美宏;生生之道與圣人氣象:北宋五子萬物一體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喬暉;語文教科書中學習活動的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郝進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發(fā)展戰(zhàn)略與戰(zhàn)略管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9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國政治現(xiàn)象剖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史兵;唐代長安城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巍;宋代童蒙階段的行為規(guī)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許翠冉;黑龍江省普通高中選修Ⅰ課程實施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平;方干及其詩歌論稿[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關學銳;《莊子》生存美學思想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魯京京;古史辨派對《史記》中先秦史料評判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許慶玲;試論孝觀念向封建孝道的轉化[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英娜;《淮南子》“道”論及其文藝觀[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劉曉娜;《史記》與齊魯文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淑文;《尚書》德治思想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宋慧;廣西新農村生態(tài)文明建設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王紅霞;也說“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J];船山學刊;2004年04期
2 黎順清;“戒之在得”傳統(tǒng)注釋質疑[J];孔子研究;1989年02期
3 李康;;《易經》敘事淺析[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4 成伯清;社會學的修辭[J];社會學研究;2002年05期
5 韓云波;劉知幾《史通》與“小說”觀念的系統(tǒng)化——兼論唐傳奇文體發(fā)生過程中小說與歷史的關系[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6 韓云波;論唐代“史化小說”的形成和發(fā)展[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7 李紅,陳安濤;“仁”對中國人基本人格結構的影響[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8 楊子彬;“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辯析[J];婦女學苑;1997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朝暉;李自平;;從《論語》看孔子的教育哲學[J];成都紡織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2 劉兆偉;《論語》章句新說——論孔子的德政思想[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09期
3 徐文超;;淺議《論語》中的求學與教學[J];天府新論;2009年S1期
4 趙騫;曹瑋;;略論孔子如何教育弟子為政——以《論語》為考察中心[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5 王旻霞;;由《論語》看孔子教學的對話性[J];文教資料;2009年27期
6 張彬;劉成貴;;《論語》對《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教學的啟示[J];隴東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7 夏秀火;;孔子師道觀探析[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8 王文凱;;《論語》和諧教育理念對“老師”的詮釋[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9期
9 王彥飛;;《論語》教育思想探微[J];學理論;2008年10期
10 王世平;;孔子“仁愛”教育思想芻議[J];甘肅教育;2010年2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廖名春;;《論語》與中國思想史研究[A];國學論衡(第五輯)[C];2009年
2 錢遜;;修身為本:《論語》的核心精神[A];國際儒學研究(第十七輯)[C];2010年
3 李建國;;《論語》札記[A];中國訓詁學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4 肖江;;信任文化探究——讀《論語》之后[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5 趙玲玲;;孔子的人生“時化”圣教[A];國際儒學研究(第十七輯)[C];2010年
6 肖鷹;;從“求真悅學”到“視學為術”——“于丹現(xiàn)象”批判[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下)[C];2012年
7 朱榮智;;孔子人文教育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A];國際儒學研究(第十七輯)[C];2010年
8 孫丹楓;;淺析龐譯《論語》之特色——龐德個性化解讀對《論語》譯本翻譯取向的決定作用[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四輯)[C];2009年
9 王建軍;;試析孔子的教育性格[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陳滿銘;;《論語》“知(智)”論與后代“才、學、識”說——由思維(意象)系統(tǒng)切入作探討[A];國際儒學研究(第十七輯)[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鄭立華;[N];中國商報;2010年
2 河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石國興;[N];光明日報;2010年
3 北京大學哲學系 張翼星;[N];光明日報;2008年
4 延安市實驗中學高2007級(1)班 劉莉;[N];延安日報;2010年
5 趙亦冬;[N];工人日報;2003年
6 蒙培元;[N];中華讀書報;2010年
7 趙京娟 本報記者 趙華夏;[N];中國老年報;2009年
8 謝其章;[N];光明日報;2002年
9 本報記者 崔葳 通訊員 孫琳;[N];淄博日報;2010年
10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 曹海東;[N];光明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士杰;科學與謬誤—日本近代學術思潮與《論語》研究的新態(tài)勢[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2 李健勝;《論語》與現(xiàn)代中國[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3 曹威;英譯《論語》的哲學詮釋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4 孔漫春;《論語》出土文獻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5 董灝智;儒學經典結構的形成及其在近世日本的變遷[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6 陳衛(wèi);孔子的人格[D];吉林大學;2011年
7 周巖壁;唐宋詩中的孔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8 郭曉鴻;現(xiàn)代市民話語的文化形態(tài)[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朱華忠;清代《論語》簡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10 宋祥;中國古代勸學文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石彩云;中學語文《論語》教學內容探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徐一成;《論語》的和諧思想研究及其當代價值[D];揚州大學;2010年
3 張群超;高中選修課教材《論語選讀》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瑩;論《論語》在英美的翻譯與接受[D];四川大學;2002年
5 董毛毛;《論語》雜志(前期)現(xiàn)代性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林宇;《論語》道論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7 李濤;《論語》中天德關系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8 唐建立;《論語》名詞語法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9 李強;《論語》“樂”辨及其管理思想研究[D];青島大學;2004年
10 彭蓉;《論語》中場景的教育學內蘊解讀[D];中南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教育敘事研究的理論追求——華東師范大學丁鋼教授訪談,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429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142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