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與再生產——伯恩斯坦的符碼理論探微
發(fā)布時間:2017-11-23 19:18
本文關鍵詞:語言與再生產——伯恩斯坦的符碼理論探微
【摘要】:伯恩斯坦是"再生產"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研究受到了歐洲結構主義、古典社會學的理論和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化批判的共同影響,最終形成獨特的符碼理論。他的理論從語言符號學入手,逐步滲透到社會權力控制的核心,指出:語言是統(tǒng)治階級進行階級和文化再生產的工具。學校教育由于受到中、上層階級的掌控,無論在教學還是評價方面,都使用中、上層階級的語言進行傳遞和溝通,因此相較于工薪階層的兒童,中產階級家庭的兒童更容易取得學業(yè)及社會適應方面的成功,進而步入上層社會,實現(xiàn)階級的再制?此破降鹊膶W校教育,其實質是帶有不公平性的。
【作者單位】: 山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所;山西醫(yī)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山西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二五”規(guī)劃2014年度一般課題(BAA140015) 山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4228)
【分類號】:G40-052
【正文快照】: 2.山西醫(yī)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山西太原030001;3.山西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山西太原030006)伯恩斯坦是英國20世紀最重要的教育社會學家,是新教育社會學派的奠基人。他的理論中充斥著語言、符號、權力、文化、意識形態(tài)、階級、再生產等晦澀繁冗的概念,思想足跡遍布語言、心理、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周利敏;謝小平;;從“權力再制”到“文化再制”:教育實踐中的符碼邏輯——伯恩斯坦符碼理論框架下的教育不平等問題[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2 路守香;教學實踐理論:伯恩斯坦的結構主義方法[J];外國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3 周利敏;謝小平;;符碼實踐中的權力邏輯:教育不平等的新解釋模型——基于對伯恩斯坦符碼理論的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08年09期
4 周利敏;謝小平;;從“文化再制”到“權力再制”:雙重視野下的符碼邏輯——伯恩斯坦符碼理論框架下的教育不平等問題[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8年06期
5 謝小平;;符碼、分類與架構:符碼理論的主要思想及學術爭辯[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6 謝小平;周利敏;;符碼實踐中的權力邏輯:教育不平等的新視角[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7 ;[J];;年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南非醞釀教育券試驗[N];中國教師報;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雷曉;知識的形成、傳遞與習得:伯恩斯坦教育論述理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2195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1219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