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高校實踐環(huán)節(jié)的現(xiàn)狀、困惑及對策
[Abstract]:College practice is the link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is the key link to train applied talents, usually in the form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puzzle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practical link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parties under the cooperation of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comprehensive weights of the school, the enterprise and the students.
【作者單位】: 成都理工大學;
【分類號】:G64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馬云華;陸梅;郭丹丹;;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實習實踐基地建設機制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12期
2 張志強;;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2年04期
3 葉春霜;;國外校企合作對我國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啟示[J];中國成人教育;2013年2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竇立莉;;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yè)功能模塊式課程體系建設研究與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年08期
2 葉煜;鄒承俊;何興無;尹華國;;農業(yè)類高職院校IT專業(yè)校企合作探究[J];當代職業(yè)教育;2012年06期
3 劉春英;;高職機電專業(yè)校企合作長效運行機制的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年23期
4 章家恩;駱世明;葉延瓊;秦鐘;趙本良;;生態(tài)學專業(yè)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實踐——以華南農業(yè)大學生態(tài)學專業(yè)為例[J];大學教育;2012年11期
5 李曉云;;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yè)校企深度合作探索[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年20期
6 李彬昌;;因地制宜學習德國雙元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年35期
7 唐勇;;基于合作博弈模型的校企合作理性研究[J];廣西教育;2013年03期
8 謝宏武;;校企合作人才培養(yǎng)模式之現(xiàn)代學徒制發(fā)展對策[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年03期
9 魯妍妍;;德陽市企業(yè)參與校企文化對接的調研報告[J];四川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10 葉志林;張國紅;;區(qū)域性深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實踐與思考——以浙江省金華市為例[J];當代職業(yè)教育;2013年07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何應林;高職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養(yǎng)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陳麗明;基于SCIE論文視角的大學校企合作特征及協(xié)同創(chuàng)新分類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2 高欣怡;廣西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機制研究[D];廣西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喜;黃承鋒;;重慶市高校產學研合作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及對策[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2 黃詩君,陽林,章爭榮;工科專業(yè)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與實習新模式研究[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3 趙希榮;朱中華;;加強校內外實習基地建設,培養(yǎng)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J];高教論壇;2010年07期
4 胡可信;劉艷新;王萍;陳啟杰;;加強輕化工程專業(yè)實習基地群建設 培養(yǎng)高素質創(chuàng)新型人才[J];中國輕工教育;2008年04期
5 孟祥賓;魏澤;;論高校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6 秦立春;發(fā)達國家校企合作辦高職教育的啟示[J];中國高等教育;2002年12期
7 葉小明;;在工學結合中實現(xiàn)校企深度融合[J];中國高等教育;2007年10期
8 張安富;;創(chuàng)新實習基地建設探索學研產育人新機制[J];中國高等教育;2008年20期
9 吳啟迪;;實施“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yè)院校建設計劃” 引領高等職業(yè)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J];中國高教研究;2007年01期
10 陳解放;;基于中國國情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yǎng)模式實施路徑選擇[J];中國高教研究;2007年07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立華;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與實現(xiàn)法治[J];青海社會科學;2000年01期
2 潘允康;群居組織家庭網分會家庭[J];社會;1987年06期
3 梁瑞平;戰(zhàn)后法德和解原因探析[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4 黃美鶯;;人才市場在解決大學生就業(yè)難問題的有益探索[J];人力資源管理;2013年12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盧中華;徐同文;;城鄉(xiāng)創(chuàng)新系統(tǒng)一體化的一個分析框架:比較優(yōu)勢、相互需求、互動協(xié)同的視角[A];第五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暨研究會理事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黃莉莉;IBM公司蒞寧考察[N];閩東日報;2011年
2 劉亞惠;什么才應是學生需要的興趣[N];中國教育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王霽平;中國—南亞合作開啟新篇章[N];國際商報;2014年
4 中國駐白俄羅斯大使館商務參贊 劉雪松;中白經貿合作再上新臺階[N];國際商報;2014年
5 楊柏 實習生 黃向榮;深圳切入中印合作意義非常[N];深圳商報;2005年
6 肖卓;為支撐社會經濟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挑大梁[N];人民郵電;2004年
7 ;中德為什么能夠越走越近[N];新華每日電訊;2013年
8 本報記者 李蘊明;藥店奶粉銷售二三線強勢[N];醫(yī)藥經濟報;2014年
9 ;市政府經貿代表團赴港交流取得成效[N];本溪日報;2014年
10 姚宗;雙邊貿易額今年將超330億美元[N];國際商報;2006年
,本文編號:23927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392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