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走出去”指標體系的架構(gòu)
本文關(guān)鍵詞:“中國教育走出去”指標體系的架構(gòu) 出處:《教育發(fā)展研究》2017年1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中國教育走出去 指標體系 教育資源分類依據(jù)
【摘要】:"中國教育走出去"是國家"走出去戰(zhàn)略"的重要構(gòu)成,是教育國際化向縱深方向推進的現(xiàn)實訴求。該研究以教育資源為分類依據(jù),分別從理念與規(guī)劃、人力資源、財物資源、空間資源、內(nèi)容載體和競爭力六個維度進行實證設(shè)計,建立了6維19級的指標體系,并對相應(yīng)數(shù)據(jù)的采集進行了分解,對指標體系本身進行了科學性和可采集性的驗證,建立了國內(nèi)第一套"教育走出去"的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具有行為引領(lǐng)、決策咨詢、教育統(tǒng)計和事實評價四重功能。
[Abstract]:"Chinese education" going ou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going out ", is the realistic demands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depth direction.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education resources as the basis of classification, from the concept and planning, human resources,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space resources, the six dimensions of content carrier and competitiveness empirical design. The establishment of index system of 6 dimensional level 19, and the corresponding data collection is decomposed, the index system itself is scientific and verifiable acquisition of, built the first set of" education to go out of the index system. The index system has the behavior of lead, consultation, education statistics and assessment of the facts four functions.
【作者單位】: 浙江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基金】:教育部政策法規(guī)司委托項目“中國教育走出去戰(zhàn)略實施情況研究”的部分成果
【分類號】:G521
【正文快照】: 自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正式提出“走出去”戰(zhàn)略以來,從“企業(yè)走出去”到“科技走出去”,從“文化走出去”到“教育走出去”,“走出去”的步伐開始由表及里、從硬實力觸及軟實力。這個過程使海外對中國制度、中國道路、中國理論和中國文化有了重新審視與認知。從2009年實施的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彭鋼 ,汪仁;四、教育評價的指標體系[J];江蘇教育;1987年05期
2 熊明;劉暉;;教育現(xiàn)代化指標體系理論研究綜述[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8期
3 李海燕;劉暉;;教育指標體系:國際比較與啟示[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8期
4 馬亮;何芳;馬和民;陳群;;學生綜合素質(zhì)評價指標體系建設(shè)中的若干問題[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年08期
5 郭耀邦 ,丁;設(shè)計教育評估指標體系的原則[J];教育科學研究;1991年01期
6 文丁;多媒體教材評估指標體系的設(shè)計[J];中國電大教育;1992年11期
7 ;評價學校指標體系的十個結(jié)合[J];云南教育;1988年09期
8 沈曉慧,宋莉;構(gòu)建科學適用的國際教育統(tǒng)計指標體系[J];中國冶金教育;2005年02期
9 張良才;孫繼紅;;國內(nèi)外教育指標體系分析與比較[J];教育學報;2009年06期
10 張真柱;;民生視閾下教育指標體系構(gòu)建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2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學迅;何復倫;郭華;劉迎春;;云南省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建設(shè)初探[A];中國教育技術(shù)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羅利建;;悶熱的中國足球給悶熱的中國教育敲響了警鐘——用反克為主方略剔除中國足球和中國教育的弊端的建議[A];2002中國未來與發(fā)展研究報告[C];2002年
3 龔友德;;知先行后說與中國教育[A];中國哲學史學會2004年年會暨中國傳統(tǒng)哲學當代價值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王小平;;大成教育與中國教育創(chuàng)新[A];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會刊[C];2007年
5 杜成憲;;新文化運動與現(xiàn)代中國教育觀念的變革[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徐蘭香;;創(chuàng)新:中國教育的希望——學習江澤民同志關(guān)于教育創(chuàng)新思想的體會[A];跨世紀園丁工程論叢[C];2000年
7 鄔志輝;;近代中國教育演進的線索與命題[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程方平;;略論中國教育的重要傳統(tǒng)[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9 田利軍;;30年代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思想大討論述論[A];中國現(xiàn)代社會心理和社會思潮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從百年南開看中國教育創(chuàng)新 第四篇 體悟南開 月異日新輝煌我前途無限[A];《畢業(yè)南開》紀念南開大學成立100周年成立大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徐瑞哲;上海發(fā)布教育現(xiàn)代化指標體系[N];解放日報;2009年
2 滕s,
本文編號:13584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358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