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腫瘤論文 >

廣州市2004-2013年甲狀腺癌發(fā)病趨勢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8-25 23:52

  本文關鍵詞:廣州市2004-2013年甲狀腺癌發(fā)病趨勢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甲狀腺癌 發(fā)病率 趨勢分析 Jointpoint回歸分析 病理分型 乳頭狀癌


【摘要】:研究背景和目的甲狀腺癌是最常見的人類內分泌系統(tǒng)惡性腫瘤。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中心GLOBOCAN 2012預測數據顯示,2012年有298102例診斷為甲狀腺癌(其中男性68179例,女性229923例),占所有惡性腫瘤的2.1%(其中男性為0.9%,女性為3.5%),世界人口標化發(fā)病率(世標率)為4.0/20萬(其中男性為1.9/10萬,女性為6.1/10萬),女性甲狀腺癌發(fā)病位居全部惡性腫瘤第八位。從甲狀腺癌地區(qū)分布來看,不同區(qū)域之間女性甲狀腺癌發(fā)病相差10倍,女性世標率超過10/10萬有韓國、加拿大、美國、意大利、澳大利亞、冰島等地區(qū),而男性世標率相對于女性各地區(qū)相差較小,收入水平高的發(fā)達國家甲狀腺癌世標率(男性是4.70/10萬、女性是11.10/10萬)是中低收入發(fā)展中國家(男性是1.40/10萬、女性是3.60/10萬)的2倍以上。當前,甲狀腺癌發(fā)病率在全世界呈迅速增長,并引發(fā)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五大洲(C15)甲狀腺癌發(fā)病率趨勢研究發(fā)現:除瑞典外,其余各腫瘤登記點均呈上升趨勢,1998-2002年比1973-1977年男性發(fā)病率增加48.0%,女性發(fā)病率增加66.7%,同期美國甲狀腺癌從1973年3.6/10萬上升到2002年8.7/10萬,增加了2.4倍(95%CI:2.2-2.6),不常見的病理類型髓樣癌、濾泡狀癌和未分化癌增長未有統(tǒng)計學意義,增長主要在乳頭狀癌,從1973年2.7/10萬上升到2002年7.7/10萬,增加了2.7倍(95%CI:2.6-3.2),在1988年到2002年期間49%(95%CI.47%-51%)的增加是因為小于或者等于1cm的腫瘤引起,87%(95%CI:85%-89%)的增加是因為小于或者等于2cm的腫瘤引起。亞洲地區(qū)韓國從1999年開始實施癌癥篩查,甲狀腺癌從2000年開始迅速增加,2002-2008年期間女性甲狀腺癌增加了近10倍,1999-2008年年度增長率為23.6%,2014年韓國分析報告顯示甲狀腺癌已位居女性所有惡性腫瘤第一位,男性第六位。中國處于甲狀腺癌低發(fā)地區(qū),2008年我國甲狀腺癌新發(fā)病例數為21 883例,世標病率為1.4/10萬,其中,在女性人群中,甲狀腺癌新發(fā)病例數為15 597例,世標率為2.1/10萬,排在所有惡性腫瘤第13位;在男性人群中,甲狀腺癌新發(fā)病例數為6286例,世標率為0.8/10萬。但甲狀腺癌2003-2007年發(fā)病率以每年14.51%的速度增加,男性(13.49%)比女性(14.79%)增長較慢,城市(14.13%)比農村(12.96%)增長較快,這種增長趨勢發(fā)生在香港、北京、上海、天津、大連等地區(qū)。本研究擬對2004-2013年廣州市甲狀腺癌發(fā)病資料進行分析,包括地區(qū)、人群、時間和病理分布,以及趨勢變化情況,從而掌握甲狀腺癌發(fā)病特征和增長情況,為未來廣州科學的預防和治療甲狀腺癌提供了初步的線索。對象和方法本次研究發(fā)病資料來源于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州市腫瘤登記處,其中2004-2009年數據通過手動摘錄報告卡和拷貝電子病案首頁等方式從廣州市有腫瘤診斷能力的醫(yī)療機構收集原始資料,已整理好數據通過收集單位補充病理信息;2010-2013年數據來源廣州市惡性腫瘤監(jiān)測系統(tǒng),經過查漏補報、外地病例剔除、核實編碼、查重合并等步驟整理。本研究數據包括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ICD-10)中編碼為C73的廣州市的所有甲狀腺癌患者資料,共計6394例。人口資料來源于廣州市公安局、統(tǒng)計局,覆蓋全市2004-2013年戶籍人口共78 093161人年,其中男性39731 128人年,女性38 362033人年。本次研究采用ICD-10作為甲狀腺癌解剖學部位分類標準,病理組織學采用ICD-O-3分類標準,其中乳頭狀癌編碼為8260、8340-8344、8350,濾泡狀癌編碼為8290、8330-8332、8335,髓樣癌為8345-8346、8510,未分化癌為8012、8020、8021、8030、8031、8032。編碼一致性和有效性的檢驗根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中國腫瘤登記工作指導手冊》,并對資料采用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國際癌癥登記協(xié)會(IARC/IACR)IARCcrgTools軟件進行審核。腫瘤發(fā)病診斷的可靠性較好,經病理確診的甲狀腺癌95.46%,死亡補發(fā)比例為0.35%,死亡發(fā)病比(M:I)為0.05。采用Excel 2013和SPSS 19.0軟件建立數據庫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依照《中國腫瘤登記工作指導手冊》推薦方法,計算甲狀腺癌粗發(fā)病率、各年齡組發(fā)病率、中國人口結構標化發(fā)病率(簡稱中標率)(根據中國1982年人口構成)、世界人口構成標化發(fā)病率(簡稱世標率)(根據世界Segi's標準人口構成)、粗率、標化率的標準差、中位數等指標。采用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開發(fā)的Jointpont Regression Program 4.0.4軟件計算年度變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及其95%CI值,選擇Grid Search方法判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趨勢標化,同時計算每一趨勢階段的APC及95%CI值,并對相鄰的趨勢差異進行統(tǒng)計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1.2004-2013年,廣州市累計報告甲狀腺癌新發(fā)病例6394例,占所有惡性腫瘤的5.04%,10年平均發(fā)病粗率為8.19/10萬,世標率為6.32/10萬;男性發(fā)病468例,發(fā)病粗率為3.69/10萬,世標率為2.89/10萬;女性發(fā)病4926例,發(fā)病粗率為12.84/10萬,世標率為9.82/10萬。2.2004-2013年男性與女性發(fā)病率性別比為1:3.48,2004-2013年廣州市甲狀腺癌發(fā)病年齡中位數為45歲(男女分別為46、45歲)。男性發(fā)病年齡中位數(最小值~最大值)為46歲(9-89歲);女性發(fā)病年齡中位數(最小值~最大值)為45歲(6-95歲),男、女性發(fā)病中位數呈下降趨勢。3.2004-2013年廣州市甲狀腺癌的年齡別發(fā)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在50-54歲達高峰,55-59歲組開始逐步下降。在不同性別中,男性甲狀腺癌發(fā)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在55-59歲達高峰為7.23/10萬,而后發(fā)病率略有下降,但仍維持在較高水平;女性甲狀腺癌發(fā)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在30-64歲年齡段維持在較高水平(大于15.00/10萬),50-54歲組到高峰為22.50/10萬,65-66歲年齡組迅速下降,85歲以上年齡組下降到8.52/10萬。4.2004-2013年甲狀腺癌男、女性均呈上升趨勢,男性世標率從1.69/10萬上升到5.82/10萬,累計上升4.13/10萬,增加了244.38%,APC為15.85%(P0.001);女性世標率從5.80/10萬增加到16.78/10萬,累計上升10.98/10萬,增加了189.31%,APC為13.15%(P0.001)。5.從各年齡段甲狀腺癌增加來看,男性0-19歲和60歲以上年齡組未出現顯著增加,出現顯著增加的在20-59歲,發(fā)病率從1.89/10萬上升到9.75/10萬,增加了415.87%,APC為20.81%(P0.001)。女性各年齡段均呈現顯著增長,20-59歲增幅最大,從8.67/10萬增加到28.78/10萬,增加了231.95%,APC為14.90%(P0.001)。6.從甲狀腺癌各區(qū)(縣級市)分布來看,甲狀腺癌世標率最高的是天河區(qū)(9.09/10萬),最低的是從化市(2.16/10萬),最高的發(fā)病率是最低的4.21倍。聚類分析分為三類:第一類:海珠區(qū)、天河區(qū)、越秀區(qū);第二大類:白云區(qū)、番禺區(qū)、南沙區(qū)、蘿崗區(qū)、荔灣區(qū)、黃埔區(qū);第三類:花都區(qū)、增城市、從化市。7.城市甲狀腺癌世標率(9.97/10萬)高于郊區(qū)(5.52/10萬),但城市增速(APC=15.14%)略低于郊區(qū)(APC=14.12%)。8.從病理類型男女性比較看,乳頭狀癌男女差別最大,男女性別比為1:3.71,其次是濾泡狀癌,男女性別比為1:2.88,髓樣癌差別最小,男女性別比為1:1.73。各病理類型男女差別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各病理類型中乳頭狀癌增長有統(tǒng)計學差異,從4.15/10萬上升到15.55/10萬,增加了274.70%,APC為15.57%(P0.001),而濾泡狀癌、髓樣癌、未分化癌2004-2013年未見變化。結論1.男、女性甲狀腺癌標化率均高于全國城市平均水平,與北京市、美國等地區(qū)接近,已處于高發(fā)狀態(tài),并且增長較快,應加強對甲狀腺癌的防控。2.甲狀腺癌女性發(fā)病率遠高于男性,城區(qū)高于郊區(qū),提示甲狀腺癌防控重點應在女性、城區(qū)。3.廣州市甲狀腺癌增加主要由于乳頭狀癌的增加,需要加強對乳頭狀癌的研究和防治。
【關鍵詞】:甲狀腺癌 發(fā)病率 趨勢分析 Jointpoint回歸分析 病理分型 乳頭狀癌
【學位授予單位】:南方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36.1
【目錄】:
  • 摘要3-8
  • ABSTRACT8-15
  • 第1章 前言15-18
  • 1.1 甲狀腺癌的發(fā)病情況15
  • 1.2 甲狀腺癌的變化趨勢15-17
  • 1.3 目前廣州市腫瘤登記情況和甲狀腺癌流行情況17-18
  • 第2章 對象和方法18-31
  • 2.1 研究對象18
  • 2.2 資料來源18-21
  • 2.3 資料的整理和補充21-25
  • 2.4 數據質量評價25-27
  • 2.5 數據分析27-31
  • 第3章 結果31-64
  • 3.1 人口學特征31-36
  • 3.2 總體發(fā)病情況36
  • 3.3 男女差別36-37
  • 3.4 發(fā)病年齡37-38
  • 3.5 年齡別發(fā)病率38-40
  • 3.6 發(fā)病總體趨勢分析40-45
  • 3.7 男性各年齡段趨勢分析45-47
  • 3.8 女性各年齡段趨勢分析47-49
  • 3.9 合計各年齡段趨勢分析49-51
  • 3.10 各區(qū)(縣級市)分布情況51-54
  • 3.11 城區(qū)、郊區(qū)發(fā)病比較54
  • 3.12 城市、郊區(qū)趨勢分析54-57
  • 3.13 病理分布情況57-60
  • 3.14 乳頭狀癌趨勢60-64
  • 第4章 討論64-76
  • 4.1 廣州市甲狀腺癌發(fā)病率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64
  • 4.2 甲狀腺癌女性發(fā)病率是男性的3倍64-65
  • 4.3 女性甲狀腺癌發(fā)病高峰在30-64歲,而男性隨年齡增長而增加65-66
  • 4.4 甲狀腺癌城區(qū)高于郊區(qū)66-67
  • 4.5 甲狀腺癌男女性均呈上升趨勢67-73
  • 4.6 采取措施73-74
  • 4.7 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偏倚和不足74-75
  • 4.8 研究的創(chuàng)新性75-76
  • 第5章 結論76-77
  • 參考文獻77-86
  • 在讀期間發(fā)表或接收的論文86-87
  • 致謝87-8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郭艷芳;劉晉洪;黃寶珍;張佳苑;周海濱;雷林;彭績;;深圳市寶安區(qū)2006-2011年惡性腫瘤發(fā)病趨勢分析[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3年09期

2 許慧琳;周潔;趙立昀;方紅;趙燕萍;湯紅梅;嚴玉潔;王娜;劉建翔;;2002~2010年上海市閔行區(qū)甲狀腺癌發(fā)病分析[J];中國腫瘤;2013年04期

3 胡文斌;張婷;秦威;史建國;周杰;仝嵐;許寒冰;毛圓圓;;昆山市2006~2012年甲狀腺癌發(fā)病率趨勢分析[J];中國腫瘤;2014年07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楊立松;延邊地區(qū)2005-2012年甲狀腺癌的發(fā)病趨勢分析[D];延邊大學;2013年

,

本文編號:73859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73859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464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