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腫瘤論文 >

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臨床病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30 09:22

  本文關鍵詞: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臨床病理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甲狀腺癌是頭頸部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甲狀腺乳頭狀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是甲狀腺癌最常見的組織學類型,可占到所有甲狀腺癌的70%-80%。近年來,甲狀腺癌的發(fā)生率有著明顯的上升趨勢。其中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PTMC)的發(fā)病率也明顯增加,已經成為甲狀腺腫瘤研究領域的熱點。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將直徑小于lcm的甲狀腺乳頭狀癌定義為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臨床上又稱之為“隱匿性癌”。由于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惡性度低、預后良好,對于檢出的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是否應該進行積極的手術治療,以及手術治療的范圍、時機的選擇,一直備受關注。有學者認為,PTMC具有穩(wěn)定性,可長期處于亞臨床狀態(tài),甚至終身無癥狀,即便腫瘤進展甚至是出現(xiàn)頸部淋巴結轉移,其預后也是良好的,對其生存率的影響并不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需積極手術治療,但手術范圍也存在很大爭議。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回顧性分析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病例的臨床病理資料,結合隨訪結果,探討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臨床病理特點和生物學行為,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收集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2012-2013年接受手術的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患者136例作為研究對象,另以76例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為對照組。結合患者病理切片,總結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病理特征,并對130例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患者進行了術后1年的隨訪。采用SPSS17.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表示,組間差異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如方差不齊,則取t’檢驗結果。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比較組間差異,報告相關統(tǒng)計量和P值。結果:1.136例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患者年齡24-75歲,平均年齡48.39歲,其中男性41名(30.1%),女性95名(69.9%),腫瘤最大直徑1cm,最小直徑0.1cm。其中甲狀腺全切加頸部中央區(qū)淋巴結清掃患者75例(55.2%),部分腺葉切除加中央區(qū)淋巴結清掃58例(42.6%),局部病變切除未行淋巴結清掃3例(2.2%)。2.136例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伴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者占89.0%。3.腫瘤最大徑≥0.5cm組中,女性比率(74.8%)高于男性(25.2%,)。4.腫瘤最大徑0.5cm組中,男性比率(52.0%)高于女性。5.腫瘤最大徑≥0.5cm組的患者體重大于腫瘤最大徑0.5cm組。6.136例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術前發(fā)生頸淋巴結轉移者24例(17.6%);術后1年內發(fā)生頸淋巴結轉移者3例(2.2%)。7.術后1年內發(fā)生淋巴結轉移者(3例)均為女性,腫瘤最大徑均0.5cm,其中2例腫瘤侵犯甲狀腺包膜,2例腫瘤為多灶(2枚)。8.在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淋巴結轉移組中,合并橋本甲狀腺炎者占18.5%;在無淋巴結轉移組中,合并橋本甲狀腺炎者占1.8%。9.在女性轉移組中,腫瘤直徑≥0.5cm者占77.8%1男性轉移組中腫瘤直徑≥0.5cm者占22.2%。結論:通過對136例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臨床病理和隨訪資料的分析研究,結論如下:1.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好發(fā)于女性,31-60歲常見。2.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常合并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提示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可能與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發(fā)生有關。3.腫瘤直徑≥0.5 cm、腫瘤多灶或侵犯甲狀腺被膜可能是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發(fā)生頸淋巴結轉移的風險因素;患者女性、發(fā)病年齡≥39歲、合并橋本甲狀腺炎可能是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發(fā)生頸淋巴結轉移的相關風險因素。4.對于年齡≥39歲的女性患者、腫物直徑≥0.5 cm、腫瘤多灶或侵犯甲狀腺被膜的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行甲狀腺全切或腺葉切除加頸中央區(qū)淋巴結清掃,術后發(fā)生淋巴結轉移的風險依然很高,提示應進行預防性頸淋巴結清掃。
【關鍵詞】: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 臨床病理學特點 轉移 淋巴結清掃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36.1
【目錄】:
  • 摘要7-10
  • Abstract10-13
  • 前言13
  • 材料與方法13-15
  • 1. 實驗材料13-14
  • 1.1 病例收集13-14
  • 1.2 所選病例的臨床病理概況14
  • 2. 實驗方法14-15
  • 2.1 主要儀器和設備14
  • 2.2 組織標本的處理和常規(guī)染色方法14
  • 2.3 病理診斷14
  • 2.4 臨床病理資料分析14-15
  • 2.4.1 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和良性甲狀腺結節(jié)的臨床病理特點對比分析14-15
  • 2.4.2 病理數(shù)據分析15
  • 2.4.3 隨訪資料分析總結15
  • 3. 統(tǒng)計學方法15
  • 結果15-22
  • 1. 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病理觀察15-16
  • 2. 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臨床病理資料分析16-19
  • 2.1 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和良性甲狀腺結節(jié)的臨床病理特點對比分析16-17
  • 2.2 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臨床病理特征17-19
  • 2.2.1 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臨床病理概況17
  • 2.2.2 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相關發(fā)病因素分析17-19
  • 3. 隨訪結果19-20
  • 4. 轉移相關因素分析20-21
  • 5. 主要結果小結21-22
  • 討論22-25
  • 結論25-26
  • 參考文獻26-28
  • 綜述28-35
  • 參考文獻33-35
  • 致謝3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羅宜人;王耀鵬;王明釗;沈毅;;臨床Ⅰ期非小細胞肺癌電視胸腔鏡肺葉切除術中淋巴結清掃的對照研究[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1年01期

2 劉進生;盧曉明;;進展期胃癌根治術淋巴結清掃范圍研究進展[J];華中醫(yī)學雜志;2005年06期

3 王文利;申屠陽;;肺癌術中淋巴結清掃的研究進展[J];中國肺癌雜志;2010年07期

4 陳曉鵬;王東;王冠男;楊來志;葛國朝;張衛(wèi)東;張國政;張帆;;進展期胃癌根治術兩種淋巴結清掃方法的效率及其特點[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1年24期

5 王長利;朱建權;;肺癌系統(tǒng)性淋巴結清掃的是與非[J];癌癥進展;2011年05期

6 宋國權,姚天才,劉柏霞;35例進展期胃癌根治術第Ⅱ、Ⅲ站淋巴結清掃的臨床應用[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3年01期

7 李志杰;王永明;;全胸腔鏡治療肺癌與傳統(tǒng)開胸系統(tǒng)淋巴結清掃的比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年03期

8 趙崇德;內鏡粘膜下注墨在胃淋巴結清掃中的作用[J];鐵道醫(yī)學;1999年03期

9 王亮;何裕隆;蔡世榮;張常華;詹文華;吳暉;彭建軍;;關于進展期胃癌根治術淋巴結清掃范圍的薈萃分析[J];消化腫瘤雜志(電子版);2009年01期

10 王成鋒,趙平;應重視惡性腫瘤手術中的淋巴結清掃[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5年2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俞世安;陳軍強;莊波;;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淋巴結清掃策略[A];2012年浙江省外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2 蘇曉東;戎鐵華;龍浩;王欣;傅劍華;林鵬;張?zhí)m軍;王思愚;溫哲盛;馬國偉;楊名添;;淋巴結清掃范圍對Ⅰ期非小細胞肺癌預后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次全國胸心血管外科學術會議論文集(胸外科分冊)[C];2006年

3 牟一平;嚴加費;徐曉武;陳其龍;;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的臨床應用[A];2007年浙江省外科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4 徐宏濤;胡平;章平祿;闕海峰;;腹腔鏡胃癌D2淋巴結清掃手術路徑探討[A];2011年浙江省微創(chuàng)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5 王耀東;;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中區(qū)域淋巴結清掃的再認識[A];中國抗癌協(xié)會膽道腫瘤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全國膽道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程向東;;進展期胃癌標準淋巴結清掃策略和技巧[A];2012浙江省醫(yī)學會腫瘤外科年會紹興會議論文集[C];2012年

7 黃鼎銘;潘琪;劉德森;潘泓;謝彤;;肺癌術中縱隔淋巴結清掃的補充療法[A];2000全國腫瘤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8 陳環(huán)球;張榮建;;胃癌根治術淋巴結清掃問題的探討[A];2013年浙江省腸外腸內營養(yǎng)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3年

9 代佑果;;胃癌淋巴結清掃爭議熱點和進展[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10 張志凌;劉卓煒;李永紅;侯國良;韓輝;秦自科;張學齊;周芳堅;;腎癌根治術中區(qū)域淋巴結清掃及同側腎上腺切除[A];第七次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泌尿外科學術年會暨第二次廣東省中西醫(yī)結合泌尿外科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上海交大附屬新華醫(yī)院普外科主任醫(yī)師 劉穎斌;胃癌手術淋巴結清掃策略[N];健康報;2009年

2 記者 王華鋒;個體化淋巴結清掃 食管癌治療新趨勢[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汪金錢;淋巴結清掃數(shù)目對無淋巴結轉移SiewertⅡ型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患者預后的影響[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呂洋;兩種淋巴結清掃方式對食管癌患者預后影響的Meta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嵇惠宇;擴大淋巴結清掃在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中的價值[D];東南大學;2015年

4 陳淑良;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臨床病理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李政鴻;胸腔鏡下肺癌手術淋巴結清掃數(shù)目與術后胸引量關系的探討[D];吉林大學;2013年

6 陳添平;全胸腔鏡下Ⅰ期非小細胞肺癌淋巴結清掃的臨床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1年

7 路陽;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區(qū)域淋巴結清掃的意義[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7年

8 何尚香;淋巴結清掃總體數(shù)目、淋巴結轉移度對直腸腺癌D_3切除術后遠期生存的影響[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2年

9 魏立;胸腔鏡輔助下小切口對肺癌淋巴結清掃的臨床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10 謝曉威;生存分析淋巴結清掃數(shù)目對食管癌預后的影響[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4年


  本文關鍵詞: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臨床病理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

本文編號:50141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50141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975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