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3-硝基酪氨酸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鑒定與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17 02:06
本文關鍵詞:抗3-硝基酪氨酸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鑒定與應用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戊二醛法 3-硝基酪氨酸 單克隆抗體 鑒定 應用
【摘要】:3-硝基酪氨酸(3NT)是蛋白質翻譯后修飾中的一種硝基化修飾產物,非常穩(wěn)定,常在病理狀態(tài)下伴隨活性氧和活性氮的增加而產生,與炎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經退行性疾病和癌癥等至少50種疾病關系緊密,被公認是體內活性氮的重要生物標志物。目前,3NT的檢測主要采用HPLC及GC-MS等方法,與傳統(tǒng)檢測方法相比免疫檢測方法如ELISA、WB等具有檢測速度快、特異性強、操作簡單而且靈敏度高和可選擇性等優(yōu)點,近年來日益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 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備抗3-硝基酪氨酸(3NT)單克隆抗體(McAb),為與3NT相關疾病的研究提供基礎。通過戊二醛法合成3-硝基酪氨酸人工抗原:3硝基酪氨酸-戊二醛-雞卵白蛋白(3NT-G-OVA)。經BCA測定其濃度,紫外掃描法,聚丙烯酰胺電泳法(SDS-PAGE)對人工抗原進行檢測。將其作為免疫原,皮下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按常規(guī)方法融合并經間接ELISA法篩選,制備穩(wěn)定分泌抗3NT單克隆抗體的克隆細胞株,擴大培養(yǎng),,并對McAb的亞類、效價、親和力及識別抗原特異性進行鑒定與分析,獲得抗3NT單克隆抗體。收集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肝硬化病人血標本,將抗3NT單克隆抗體初步應用于Western blotting檢測樣本的硝基化水平。同時用生物素標記制備的抗3NT單抗,作為包被于酶標板的第一抗體,過氧化物酶(POD)標記抗CTX-II多肽抗體作為第二抗體(POD-58-3),初步建立雙抗體夾心ELISA法并進行了臨床應用檢測RA病人血清樣本。 1.成功合成了人工抗原3NT-G-OVA,測得其偶聯率為5.4。 2.成功獲得了1株穩(wěn)定分泌抗3NT單抗的雜交瘤細胞株,命名為2F6,單抗亞類試劑盒測定2F6的重鏈為IgG2a亞類;間接ELISA測定其腹水效價為1:6.14×10~6;單抗親和力常數為7.81×10~7(M-1);競爭ELISA鑒定2F6可特異性識別3NT。 3.制備了一株具有較高免疫活性和特異性的抗3NT單克隆抗體,并成功用于糖尿病、骨關節(jié)炎以及肝硬化病人的硝基化蛋白水平的Western Blotting檢測。 4.夾心ELISA法檢測RA病人血清樣本測得的OD值比正常人高。成功的將抗3NT抗體臨床應用,初步建立了夾心ELISA法,檢測RA病人血清樣本。 5.提高了58-3抗體特異性識別CTX-II的靈敏度,為軟骨降解產物CTX-II提供了一種新的檢測方法。
【關鍵詞】:戊二醛法 3-硝基酪氨酸 單克隆抗體 鑒定 應用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39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符號說明10-11
- 第一章 引言11-17
- 1.1 蛋白硝基化概述11-13
- 1.2 蛋白硝基化與疾病的關系13-16
- 1.2.1 3NT 與糖尿病13-14
- 1.2.2 3NT 與動脈粥樣硬化14
- 1.2.3 3NT 與神經退行性疾病14
- 1.2.4 3NT 與高血壓14-15
- 1.2.5 3NT 與感染性休克15
- 1.2.6 3NT 與其它疾病15-16
- 1.3 3NT的檢測現狀與本課題的研究目的16-17
- 第二章 免疫原的合成與鑒定17-28
- 2.1 材料與方法17-21
- 2.1.1 實驗材料17-19
- 2.1.2 實驗方法19-21
- 2.2 結果與分析21-25
- 2.2.1 顏色判定21
- 2.2.2 紫外光譜法鑒定人工抗原21
- 2.2.3 SDS-PAGE 電泳21-22
- 2.2.4 卵白蛋白含量與偶聯率測定22-23
- 2.2.5 抗血清效價測定與競爭抑制23-25
- 2.3 討論25-27
- 2.4 小結27-28
- 第三章 單克隆抗體的制備與鑒定定28-50
- 3.1 材料與方法28-37
- 3.1.1 實驗材料28-31
- 3.1.2 實驗方法31-37
- 3.2 結果37-46
- 3.2.1 小鼠免疫結果37
- 3.2.2 雜交瘤細胞株的建立及篩選37
- 3.2.3 腹水的制備與純化37-39
- 3.2.4 單克隆抗體類、亞類的測定39-40
- 3.2.5 單克隆抗體特異性40-43
- 3.2.6 單克隆抗體效價43-44
- 3.2.7 單克隆抗體親和力常數測定44-46
- 3.3 結論46-49
- 3.4 小結49-50
- 第四章 單抗的初步應用-Western blot 檢測50-58
- 4.1 材料與方法50-53
- 4.1.1 實驗材料50-51
- 4.1.2 實驗方法51-53
- 4.2 結果與分析53-56
- 4.2.1 POD-Ab 濃度測定53
- 4.2.2 POD-Ab ELISA 鑒定53-54
- 4.2.3 最佳抗原和抗體的濃度確定54
- 4.2.4 POD-Ab 應用于 Western blot54-56
- 4.3 討論56-57
- 4.4 小結57-58
- 第五章 單抗的初步應用-夾心 ELISA 法的建立58-66
- 5.1 材料與方法58-61
- 5.1.1 實驗材料58-59
- 5.1.2 實驗方法59-61
- 5.2 結果與分析61-64
- 5.2.1 生物素標記抗體(Bio-2F6)濃度的測定61
- 5.2.2 包被抗體(Bio-2F6)與酶標二抗(POD-58-3)最佳工作濃度的確定61-62
- 5.2.3 夾心 ELISA 法的初步建立62-64
- 5.3 討論64-65
- 5.4 小結65-66
- 第六章 全文總結66-69
- 致謝69-70
- 參考文獻70-74
-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7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佩娜,王子龍,胡孝素;應用靜脈及脾內注射法對BALB/C鼠免疫效果的初步探討[J];地方病通報;1996年01期
2 潘孝成,祁克宗,孫國仁,朱良強;獸藥單克隆抗體研究進展[J];動物醫(yī)學進展;2005年04期
3 劉媛;劉賢進;余向陽;張存政;陳育如;龔振明;周全;;玉米赤霉醇人工抗原合成及其多克隆抗體的制備[J];分析科學學報;2006年01期
4 彭方毅;楊海艷;姜海蓉;徐建建;伍娟;周歡;袁兵占;;3-硝基酪氨酸人工抗原的合成與鑒定[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13年02期
5 王云海;羅云敬;鐘儒剛;;過氧亞硝酸根對蛋白質損傷的研究進展[J];化學進展;2007年06期
6 陳賀;匡渤海;劉志剛;黃鐘;吳序櫟;胡川;鄒菊;;口蝦蛄主要過敏原TM的單抗制備和免疫學特性鑒定[J];免疫學雜志;2010年11期
7 鄭萍,鄒強;一種提高單克隆抗體產量的簡易方法[J];免疫學雜志;1999年03期
8 周思祥,劉福成;農藥人工抗原的合成研究進展[J];農藥;2005年08期
9 宮興基;閻勝利;;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診治進展[J];山東醫(yī)藥;2008年10期
10 趙玉玲,高中洪;蛋白質硝基化反應的途徑[J];生命的化學;2003年05期
本文編號:8666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86661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