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藤酮建立帕金森病細胞模型的方法研究
本文關鍵詞:魚藤酮建立帕金森病細胞模型的方法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帕金森病 魚藤酮 凋亡 路易小體 α-突觸核蛋白
【摘要】:目的探討魚藤酮誘導SH-SY5Y細胞建立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細胞模型的方法。方法實驗分為空白對照組及魚藤酮0.5μmol/L、1.0μmol/L、2.5μmol/L、5.0μmol/L組共5組,各組分別于魚藤酮加入24h、48h點,觀察SH-SY5Y細胞形態(tài)變化,采用MTT比色法檢測細胞活力;于24h時采用Western blot法檢測細胞α-突觸核蛋白(α-synuclein)表達量;對空白對照組及魚藤酮0.5μmol/L、1.0μmol/L組于24h、48h行HE染色觀察細胞內包涵體形成情況。以激光共聚焦免疫熒光法觀察魚藤酮1.0μmol/L組24h時α-synuclein的分布情況。結果空白對照組細胞生長較密,神經突起細長;在魚藤酮藥物組24時,0.5μmol/L組細胞突起變短,1.0μmol/L組細胞突起短縮更明顯,2.5μmol/L組胞體腫脹明顯,5.0μmol/L組圓縮細胞增多;各濃度組48h時與24h時比較,細胞突起變短、細胞腫脹、圓縮更明顯。MTT試驗顯示1.0μmol/L魚藤酮24h組和0.5μmol/L魚藤酮48h組分別使細胞活性下降到空白對照組的(86.06±9.06)%和(62.06±7.13)%,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Western blot結果顯示魚藤酮0.5、1.0、2.5和5.0μmol/L組SH-SY5Y細胞內α-synuclein相對表達水平分別為(1.23±0.11)、(1.41±0.20)、(1.77±0.09)和(1.31±0.28),其中1.0μmol/L、2.5μmol/L魚藤酮組α-synuclein水平高于空白對照組(P0.05);HE染色顯示,在1.0μmol/L魚藤酮24h組和0.5μmol/L魚藤酮48h組均觀察到細胞質內出現嗜伊紅、邊界清楚的類路易小體樣包涵體;免疫熒光染色顯示在1.0μmol/L魚藤酮24h組觀察到細胞內出現顆粒狀α-synuclein免疫染色陽性聚集體,可被Thioflavin S共定位。結論 1.0μmol/L魚藤酮24h誘導SH-SY5Y細胞所建立的PD模型能夠很好地模擬PD病理改變,可作為研究PD發(fā)病機制的細胞模型。
【作者單位】: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神經內科;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神經內科;
【關鍵詞】: 帕金森病 魚藤酮 凋亡 路易小體 α-突觸核蛋白
【基金】:泉州市科技局科技計劃重點項目(2014Z45) 福建省衛(wèi)生計生委青年科研課題(2014-1-67) 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創(chuàng)新項目(2015J05148)
【分類號】:R742.5;R-332
【正文快照】: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見的一種神經變性疾病,其最重要的病理變化是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選擇性缺失和殘存神經元中出現以α-突觸核蛋白(α-synuclein)為主要成分的路易小體和路易軸突。目前認為其發(fā)生是遺傳變異、環(huán)境暴露以及年齡等多個因素相互作用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昭文;熊念;張振濤;賈敏;梁直厚;曹學兵;孫圣剛;王濤;;丁苯酞對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療效研究[J];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雜志;2010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周望溪;伍蘇芳;;丁苯酞軟膠囊對帕金森伴抑郁患者的協(xié)同治療作用觀察[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年02期
2 張霞萍;俞海泓;嚴玉寧;魏文石;;丁苯酞治療中晚期帕金森病的療效觀察[J];上海醫(yī)藥;2011年06期
3 李和平;吳麗娥;;丁苯酞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作用及保護機制[J];中華腦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3年06期
4 趙素晨;吳慶文;程月發(fā);陳娟;賈玉鳳;孟奇;;丁苯酞對SH-SY5Y細胞凋亡的影響[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5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高蘭;丁苯酞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MMP-9活性和血腦屏障通透性的影響[D];鄭州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劉建國;戚曉昆;姚生;熊斌;邱峰;;丁苯酞治療神經變性病及遺傳性疾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雜志;2008年06期
2 董高翔,馮亦璞;丁基苯酞對局部腦缺血再灌注大鼠腦線粒體ATPase,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質過氧化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3 熊杰;徐平湘;孫麗娜;成亮;馮亦璞;王曉良;;丁基苯酞對原代培養(yǎng)神經元線粒體功能的保護作用[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7年05期
4 馮媛,梁直厚,王濤,喬嫻,孫莉,劉紅進,孫圣剛;魚藤酮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建立的研究[J];卒中與神經疾病;2004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道德;顧磊;劉皋林;;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毛魚藤中魚藤酮的含量[J];藥學實踐雜志;2007年03期
2 鄧寶;王彥永;王銘維;;魚藤酮與帕金森病動物模型[J];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06年02期
3 劉紅;葛曉群;;魚藤酮與帕金森病動物模型的研究進展[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6年05期
4 盧海英;梁敬鈺;陳燕;張歡;;毛魚藤根中的魚藤酮類成分Ⅰ[J];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5 唐金沙;金郁;王靜;;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紫穗槐中的魚藤酮[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6 吳國爐;常春艷;高沛業(yè);楊玲;左O;劉雯;;伊拉地平對魚藤酮引起的神經母細胞瘤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13年01期
7 顧立祥;;口服魚藤精致死一例[J];浙江醫(yī)學;1992年04期
8 吳艷芬;王永春;蘇軍紅;張延平;王偉;;魚藤酮對大鼠腦內多巴胺能神經元損傷的機制研究[J];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14年02期
9 李云鵬,董兆君,王仕麗,蔡穎,李奇慧,樂衛(wèi)東;重復注射魚藤酮對中樞多巴胺神經元的毒性作用[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3年13期
10 劉力;顧平;王銘維;;魚藤酮對中腦多巴胺能神經元毒性機制的探討[J];毒理學雜志;2005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魚藤酮多巴胺能神經細胞早期凋亡模型的建立[A];湖北省暨武漢市病理生理學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4年
2 徐麗;孫圣剛;;魚藤酮誘導細胞內泛素化α-synuclein聚集選擇性損傷多巴胺神經元[A];第九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6年
3 楊文杰;周利娟;徐漢虹;黃繼光;;兩種魚藤植物中的魚藤酮含量測定和魚藤酮結晶比較[A];植保科技創(chuàng)新與病蟲防控專業(yè)化——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葉姣;胡艾希;;魚藤酮衍生物的合成與生物活性研究[A];2011年全國藥物化學學術會議——藥物的源頭創(chuàng)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5 劉佳;徐一嬌;任倩;葉楊晶;陳素娟;郭敏;桂琳;周謙;高偉;陳龍;;魚藤酮通過抑制mTOR信號通路誘導神經細胞死亡研究[A];全國動物生理生化第十二次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2年
6 葉姣;陳曉東;胡艾希;;新型魚藤酮衍生物的合成與抗腫瘤活性[A];第六屆全國化學生物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黃曉峰;尹文;王爽;李永強;亢君君;;魚藤酮通過線粒體氧化應激途徑誘導多巴胺能神經元凋亡[A];中國活性氧生物學效應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一冊)[C];2011年
8 張庭英;徐漢虹;曾東強;李有志;安玉興;;廣西自治區(qū)魚藤資源植物調查及其品質研究[A];第二十一屆全國農藥械“雙交會”論文集[C];2005年
9 黃金莎;王濤;曹學兵;郝麗君;熊念;孫圣剛;;干擾GAPDH的過表達對PC12細胞的保護作用及機制[A];第十一屆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10 劉巖;孫建棟;苑玉和;陳乃宏;;魚藤酮接觸式給藥致小鼠帕金森氏病模型的建立[A];2011全國老年癡呆與衰老相關疾病學術會議第三屆山東省神經內科醫(yī)師(學術)論壇論文匯編[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本報記者楊樂 通訊員林仁恭;南寧科技邁出國際合作步伐[N];南寧日報;2012年
2 徐錚奎;魚藤酮與帕金森病[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鋒;α-突觸核蛋白自噬性降解障礙在環(huán)境毒素魚藤酮導致帕金森癥中機制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2 陳曉東;魚藤酮結構改造、類似物合成與生物活性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3 賽燕;多巴胺代謝功能障礙在魚藤酮多巴胺神經元毒性中作用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6年
4 馮媛;魚藤酮帕金森病模型中α-突觸核蛋白聚集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5 劉輝;魚藤酮對星形膠質細胞谷氨酸轉運系統(tǒng)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7年
6 黃金莎;GAPDH過表達及異常聚集在帕金森病發(fā)病機制中作用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7 趙黔魯;魚藤酮損傷PC12細胞的機制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5年
8 韓威;魚藤酮對PC12細胞毒性作用機制的蛋白質組學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9 白群華;魚藤酮導致的能量障礙影響大鼠與PC12細胞帕金森病相關損傷的機理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3年
10 張玉梅;長期低劑量皮下注射魚藤酮制備多巴胺神經元損傷模型及其機制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雯;魚藤酮通過誘導過氧化氫抑制Akt/XIAP信號通路導致神經細胞凋亡的分子機理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2 王悅;魚藤酮誘導多巴胺能神經細胞損傷的機制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7年
3 珠帕爾·木拉提;魚藤酮對多巴胺能神經細胞損傷機制的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4年
4 洪雨;硫化氫對魚藤酮誘導的小膠質細胞活化及致炎因子生成的調節(jié)及機制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5 賈鳳菊;魚藤酮對小鼠運動協(xié)調和空間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D];青島大學;2014年
6 王超;魚藤酮肟衍生物的合成、晶體結構、生物活性及理化性質[D];湖南大學;2009年
7 東春陽;魚藤酮對大鼠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的影響及其與鐵的聯合作用[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王洪財;胞外信號調節(jié)激酶參與魚藤酮介導的大鼠腎上腺嗜鉻細胞瘤細胞損傷[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9 陳蘭蘭;輔酶Q_(10)對魚藤酮損傷的多巴胺能神經元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8年
10 劉紅;魚藤酮納米結構脂質載體誘導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的實驗研究[D];揚州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7454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745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