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鼠兔血紅素氧合酶-1的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本文關鍵詞:高原鼠兔血紅素氧合酶-1的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研究背景與目的 高原鼠兔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小型哺乳動物,為兔形目、鼠兔科、鼠兔屬,世代生活在海拔3200~4700M的低氧、極寒高山草甸和草原,在其數代的自然選擇、進化過程中已形成自己獨特的高效率的能量代謝和氧傳遞利用機制,使其可以耐受高原環(huán)境的低氧、高寒,高原屬兔對高原環(huán)境發(fā)展變化發(fā)揮著巨大的影響力,使其成為高原獨特的生態(tài)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大量研究指出,眾多因素均可誘導HO-1的表達上調,HO-1及降解血紅素產物一氧化碳、膽紅素、膽綠素、和鐵離子參與機體許多生理和病理過程,發(fā)揮著積極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HO-1在氧化應激狀態(tài)下,通過抑制炎性因子的產生、多方面抗氧化應激、直接衰減炎癥應答,從而達到對細胞的保護。 本課題以高原鼠兔為研究對象,克隆并分析高原鼠兔HO-1基因cDNA序列,為從基因調控水平進一步探討高原鼠兔低氧適應的分子生物學機制奠定了實驗基礎。 研究方法 2011年7月于青海省天俊縣木里鎮(zhèn)(海拔約4062M)捕捉高原鼠兔13只,平均體重200g。鼠兔采樣后進行相關生理學指標采集后,25%烏拉坦腹腔注射麻醉,解剖后取肝組織并置于液氮中,低溫保存?zhèn)溆貌⑦\回西寧。通過GenBank中公布的兔、人、牛、小鼠、大鼠等哺乳動物物種的HO-1的cDNA序列,根據其同源性,利用Primer5.0軟件DNAMAN6.0軟件結合鼠兔與以上各物種間HO-1比對得到的相對保守區(qū)來設計擴增引物。提取總RNA,利用逆轉錄酶鏈反應(RT-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鑒定后測序。 研究結果 對測序結果進行拼接,所測序列得到cDNA全長序列,長度1466bp(GenBank登錄號為:JX035934)。軟件預測得出高原鼠兔HO-1基因編碼區(qū)的核苷酸長度為873bp,可編碼290個氨基酸。高原鼠兔HO-1與兔、人、牛、小家鼠、大鼠、豬、馬H0-1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達到為80%以上。在本研究進行的氨基酸差異性位點分析中,所比較物種的15個氨基酸差異性位點中有5個位點(第4,92,223,250,255)可能導致各物種在調節(jié)HO-1與低氧相關因子子相互作用方面產生差異。 結論 本實驗首次成功地獲得高原鼠兔血紅素氧合酶-1基因編碼區(qū)cDNA序列全長(GenBank登錄號為JX035934),15個氨基酸差異性位點中有5個位點(第4,92,223,,250,255)可能導致各物種在調節(jié)HO-1與低氧相關因子子相互作用方面產生差異,進而對高原低氧適應的調控造成重要的影響。多個基因位點的發(fā)生突變,從這一層面分析也反映出,與移居高原的同科物種比較,世居高原的鼠兔仍與其存在著結構、功能上的顯著差異,這或許是高原鼠兔對高原遺傳性適應的一種表現,也可能是其抗缺氧能力更強的原因之一,但是突變位點與高原適應相關聯的具體機制仍有待于進一步研究。由于HO-1與細胞保護密切相關,上述發(fā)現為更進一步的了解高原鼠兔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應激損傷的機理,通過進一步對高原鼠兔適應高原低氧高寒相關基因的研究,對于今后更好地及早干預氧化損傷疾病的發(fā)展進程,治愈氧化損傷等引起的疾病具有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高原鼠兔 血紅素氧合酶-1 低氧適應 cDNA克隆 序列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青海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3416
【目錄】: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7
- 引言7-12
- 一. 材料與方法12-21
- 1.1 實驗材料12-13
- 1.2 實驗方法13-21
- 二.結果21-28
- 2.1 總 RNA 的提取21
- 2.2 PCR 擴增結果21-22
- 2.3 測序結果及序列分析22-28
- 三. 討論28-32
- 四. 結論32-33
- 參考文獻33-37
- 中英文縮略詞表37-38
- 致謝38-39
- 文獻綜述39-48
- 參考文獻45-48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48-5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許小志;何平;;血紅素加氧酶-1與氧化應激[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9年08期
2 汪紅霞;黃維義;魏宗德;;血紅素氧合酶-1與心血管疾病研究[J];國際內科學雜志;2007年01期
3 王曉勤,王占剛,陳秋紅,王志剛,溫佳林,酒井秋男,齋藤宗雄,松本孝郎;慢性缺氧大鼠肺血管結構與一氧化氮的變化[J];高原醫(yī)學雜志;2001年02期
4 陳婷方;白振忠;侯冰;高艷;格日力;張成崗;;青藏高原高原鼠兔肌紅蛋白(MGB)基因編碼區(qū)的克隆與分析[J];高原醫(yī)學雜志;2005年04期
5 姚海木;血紅素氧合酶研究進展[J];河南醫(yī)學研究;2003年02期
6 余劍波,姚尚龍,袁世熒,楊艷;血紅素氧合酶-1對內毒素休克大鼠肺組織的保護功能[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04年11期
7 劉和亮,趙金垣;ARDS時HO抗氧化作用機制初探[J];中國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3年02期
8 尚愛加;陳婷方;周定標;白振忠;高艷;侯冰;格日力;張成崗;;青藏高原高原鼠兔Na~+,K~+-ATP酶β2亞基基因編碼區(qū)的克隆與分析[J];生物技術通訊;2007年04期
9 石琳;一氧化碳/血紅素氧合酶系統對缺氧性肺動脈高壓肺血管結構重建的作用機制[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3年02期
10 畢建立,江朝光,周乃康;血紅素氧合酶的抗損傷機制[J];中國體外循環(huán)雜志;2005年02期
本文關鍵詞:高原鼠兔血紅素氧合酶-1的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642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364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