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循環(huán)壓力對3D培養(yǎng)的脊柱終板軟骨細胞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機械循環(huán)壓力對3D培養(yǎng)的脊柱終板軟骨細胞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一系列的研究表明Ank基因在軟骨的鈣化過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過去的實驗結果也表明對體外培養(yǎng)的終板軟骨細胞加載機械循環(huán)張力能促進其的鈣化,同時也能改變Ank基因的表達,但對于壓力刺激的結果是否相同仍是未知。我們推測力學刺激對Ank基因表達的影響是通過改變TGF-β1的表達量實現(xiàn)的。本實驗通過體外對終板軟骨細胞加載機械循環(huán)壓力,探究壓力對其Ank基因表達的影響,并探討其機制。 方法大鼠終板軟骨細胞的分離,制備大鼠終板軟骨細胞瓊脂糖模板進行培養(yǎng),然后通過FX-5000T對大鼠終板軟骨細胞瓊脂糖模板加載機械循環(huán)壓力。通過活死染色對細胞進行活死分析,通過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檢測Ank基因表達,通過RT-PCR和ELISA檢測TGF-β1的表達,,通過激光共聚焦檢測細胞的形態(tài)變化跟免疫熒光。 結果大鼠終板軟骨細胞加載機械循環(huán)壓力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Ank基因和TGF-β1表達量均降低了。實驗組中添加了TGF-β1的組Ank基因表達量上調(diào),而添加了SB431542的組Ank基因表達量下降。加載機械循環(huán)壓力的實驗組跟實驗對照組活死染色沒有顯著改變。 結論目前的實驗結果表明,壓力刺激下終板軟骨ank基因表達量的變化可能是通過改變TGF-β1表達量進行調(diào)控的,這個實驗結果可能在椎間盤退變的治療中提供一種新的方法。
【關鍵詞】:椎間盤 終板軟骨細胞 短時間機械循環(huán)壓力 Ank基因
【學位授予單位】:皖南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329.2
【目錄】:
- 中英文縮略詞對照表5-8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前言11-14
- 研究內(nèi)容和材料14-25
- 1. 研究內(nèi)容14-15
- 2. 材料15-17
- 3. 方法17-25
- 4. 統(tǒng)計學方法25
- 結果25-31
- 討論31-35
- 結論35-36
- 參考文獻36-42
- 附 錄42-46
- 綜述46-56
- 參考文獻51-56
- 作者簡介及讀研期間主要科研成果56-57
- 致謝5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清義,李起鴻;間歇性液態(tài)壓力和連續(xù)灌注系統(tǒng)下的軟骨細胞培養(yǎng)[J];中華骨科雜志;2000年09期
2 吳海濤,鐘翠平,王薇,王正敏,顧云娣;軟骨細胞三維支架短期固定培養(yǎng)實驗研究[J];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00年05期
3 江遜,曾耀英,何賢輝,徐麗慧,狄靜芳,馮錚,肇靜嫻,史劍波;增強型綠色熒光蛋白在人軟骨細胞中的表達及修復重建人軟骨示蹤方法的研究[J];中國臨床康復;2004年20期
4 劉杰,關谷勇人,楊舒,雍宜民;振動刺激對培養(yǎng)軟骨細胞生物合成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4年35期
5 盧華定,蔡道章,黃冬梅,曾春;Ⅰ型膠原三維立體支架高密度培養(yǎng)軟骨細胞的增殖及其分泌功能[J];中國臨床康復;2005年18期
6 張建黨,盧世璧,袁玫,黃靖香,趙斌,孫明學,崔雪梅,許文靜;關節(jié)軟骨源性微載體與軟骨細胞的體外相容性[J];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05年09期
7 李保林,王海彬,周正新,楊榮建,袁浩;兔軟骨細胞的分離與培養(yǎng)[J];廣州醫(yī)藥;2005年01期
8 郭全義;盧世璧;張莉;袁玫;眭翔;許文靜;;藻酸鈣凝膠為載體體外短期培養(yǎng)羊軟骨細胞的生物學性狀[J];中國臨床康復;2006年01期
9 張莉;郭全義;眭翔;許文靜;袁玫;黃靖香;盧世璧;;羊軟骨細胞在生物反應器中的培養(yǎng)和擴增[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6年06期
10 雷印濤;楊興華;徐慧;孟憲哲;;冷凍復蘇軟骨細胞的培養(yǎng)及對其生物學特性研究[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06年1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春雷;孫美樂;姚洪菊;;抗氧化劑和透明質(zhì)酸對軟骨細胞的保護作用[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五次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1992年
2 任宏造;;軟骨細胞的超生結構病理[A];第六次全國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摘要集[C];1990年
3 柏濤;;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誘導表達軟骨細胞表型的研究進展[A];玉溪市第三屆二次骨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4 張楊;崔麗;郭悅;孫曉雷;李秀蘭;;滑膜細胞微環(huán)境對軟骨細胞生物學活性的影響[A];第十八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5 周紅輝;萬福生;;人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分化為軟骨細胞的實驗研究[A];華東六省一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2006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6 王正輝;吳寶俊;許珉;;殼聚糖/明膠復合不同軟骨細胞體外構建組織工程軟骨的實驗研究[A];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青年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7 馬劍雄;馬信龍;張華鋒;張園;王志鋼;楊陽;;生物力學因素在激素性股骨頭壞死中對軟骨細胞的作用[A];2009第十七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8 李建華;黃建榮;康奕飛;許繼德;涂永生;;體外誘導人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分化為軟骨細胞的研究[A];中南地區(qū)第六屆生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9 石印玉;曹月龍;馮偉;鄭昱新;石瑛;王翔;;補腎、柔肝中藥對軟骨細胞生物功能的影響[A];2004'中華中醫(yī)藥科技成果專輯[C];2004年
10 許道榮;金丹;肖庭輝;余斌;;長時間拉伸應變對軟骨細胞生化環(huán)境的影響[A];第20屆中國康協(xié)肢殘康復學術年會論文選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聶翠蓉;英科學家從成人骨骼中找到軟骨干細胞[N];科技日報;2008年
2 吳一福;西安交大:用人胎兒軟骨細胞培養(yǎng)成功軟骨組織工程種子細胞[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3 中文;人體軟骨舉足輕重[N];廣東科技報;2000年
4 劉霞;英用患者組織細胞成功培育出再生軟骨[N];科技日報;2010年
5 保健時報特約記者 方序;體外“養(yǎng)”一塊軟骨補膝蓋[N];保健時報;2011年
6 健康時報記者 李海清;軟骨破了打“補丁”[N];健康時報;2009年
7 記者 張可喜;培養(yǎng)軟骨細胞[N];新華每日電訊;2002年
8 楊春;藥物增高不可信[N];大眾衛(wèi)生報;2005年
9 黃楓 謝國平;中醫(yī)藥治療膝骨關節(jié)炎實驗研究進展[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6年
10 記者 何屹;英國用干細胞成功培育出軟骨組織[N];科技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錦前;瘦素對于人OA軟骨細胞RhoA/LIMK1/Cofilin細胞骨架調(diào)控通路的作用[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楊運東;骨炎定對體外培養(yǎng)軟骨細胞的影響[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1年
3 張e
本文編號:3349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334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