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氧二烯Mycoepoxydiene和類固醇激素受體輔激活子3(SRC-3)在過敏發(fā)生過程中作用的機制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廈門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36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杜智勇;粟永萍;楊天德;陶軍;唐棠;李軍;王峰超;;類固醇受體輔活化子-1基因敲除小鼠的繁殖與篩選[J];重慶醫(yī)學;2007年16期
2 杜智勇;粟永萍;楊天德;陶軍;吳悅維;唐棠;冉新澤;王峰超;;SRC-1蛋白缺失對嚴重燒傷小鼠肝臟NF-κB表達及核轉位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08年17期
3 李軍;粟永萍;王軍平;艾國平;鄒仲敏;;燒傷后小鼠類固醇受體輔活化子的表達變化[J];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2007年03期
4 杜智勇,粟永萍;SRC-3基因敲除小鼠的飼養(yǎng)繁殖及鑒定[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5 Fernando Sánchez-Patán;Raquel Anchuelo;Elena Vara;Cruz García;Yolanoa Saavedra;Patri Vergara;Carmen Cuellar;Marta Rodero;Maria-Angeles Aller;Jaime Arias;;Prophylaxis with ketotifen in rats with portal hypertension:involvement of mast cell and eicosanoids[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08年04期
6 任廣志;郭吉利;郜軍偉;范興興;李改英;李新建;;NCOA1基因多態(tài)性與豫南黑豬繁殖性能相關分析[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3年09期
7 Danila Coradini;Saro Oriana;;The role of maintenance proteins in the preservation of epithelial cell identity during mammary gland remodeling and breast cancer initiation[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14年02期
8 Hélène Léger;Caroline Smet-Nocca;Amel Attmane-Elakeb;Sara Morley-Fletcher;Arndt G.Benecke;Sebastian Eilebrecht;;A TDG/CBP/RARα Ternary Complex Mediates the Retinoic Acid-dependent Expression of DNA Methylation-sensitive Genes[J];Genomics,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2014年01期
9 劉芳;高登慧;向智龍;禾彩紅;黃璐;歐德淵;;兩種組胺受體拮抗劑對HP-PRRS豬肺臟MC和HPC的影響[J];貴州農業(yè)科學;2014年02期
10 周樂天;李瑛;劉伏友;;干細胞因子及肥大細胞與腎臟纖維化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8年1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杜智勇;類固醇受體輔活化子SRC-1和SRC-3在燒傷小鼠應激調控中的作用與機制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6年
2 宋卉;雛鴕鳥免疫器官的形態(tài)學特點及雞源NDV對雛鴕鳥致病機理的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7年
3 張斌;藥物代謝動力學性質評價在新藥發(fā)現(xiàn)及開發(fā)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7年
4 李軍;類固醇受體輔活化子-3在炎癥/免疫反應中的作用[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7年
5 李韶菁;靶向異二聚體型核受體的藥物發(fā)現(xiàn)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6 陳強;類固醇激素受體輔激活子3(SRC-3)在小鼠腹膜炎中的作用及抗炎藥物的篩選[D];廈門大學;2009年
7 王家鵬;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肥大細胞的功能異常及其在瘙癢發(fā)生中的作用[D];吉林大學;2010年
8 楊春華;PTEN負調控癌蛋白AIB1的機理[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9 張馮筱;1型多聚ADP核糖合成酶調控代謝性核受體轉錄激活的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10 林明寶;中藥引發(fā)過敏反應的危險因素及中成藥致敏成分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曉亮;BCG干預對哮喘干細胞因子、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表達影響的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2 沈華;特應性皮炎的臨床與Th17在特應性皮炎中作用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9年
3 吳振敏;應用基因芯片技術篩選野生大豆耐鹽堿基因及功能研究[D];吉林農業(yè)大學;2008年
4 楊柳曉;腫瘤浸潤淋巴細胞與肝癌預后及其與“免疫微環(huán)境分子預測模型”的關系[D];復旦大學;2009年
5 石鑫;SRC-1基因多態(tài)性與2型糖尿病的關聯(lián)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6 陸玲;植物性功能食品原料的內分泌干擾效應及其機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3年
7 張舒;干細胞因子受體在2型糖尿病發(fā)病中作用的研究[D];遵義醫(yī)學院;2013年
8 陳利華;HuCD100-Fcε融合蛋白的構建及其對肥大細胞的作用[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9 劉婷婷;IL-21與非洲雛鴕鳥腸黏膜免疫[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3年
10 許錦霞;沉默TAK1表達對三氧化二砷作用Kasumi-1細胞凋亡的研究[D];河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6869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2686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