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葡萄球菌YycG單克隆抗體抗生物膜活性的研究
[Abstract]:YycFG two-component 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 regulates staphylococcus cell wall synthesis metabolism and biofilm formation. PAS is an extracellular signal sensing region of histidine kinase YycG. In this study,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YycG-PAS (YycG-PAS MAb).) were prepared for extracellular PAS region. The results of immunoassay showed that YycG-PAS MAb could bind to recombinant YycG-PAS protein and YycG protein of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and belonged to IgG2a subtype. The titer of log 215.YycG-PAS MAb (80 渭 g/ml) cocultured with RP62A strain of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was 24 h. The inhibition rate on bacterial biofilm formation was 46.5%. YycG-PAS MAb (80 渭 g/ml) combined with vancomycin at low concentration (1 渭 g/ml) could enhanc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YycG-PAS MAb (80 渭 g/ml) on bacterial biofilm in 24 h compared with that in mIgG (80 渭 g/mL) group. The inhibitory rate was increased from 57.6% to 93.0% (P0.01). YycG-PAS MAb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growth and survival of S.epidermidis. This study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value of YycGPAS MAb in biofilm infection.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基礎醫(yī)學院病原生物學系教育部/衛(wèi)生部醫(yī)學分子病毒學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101214 81271791)
【分類號】:R39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夏杰;易弋;羅福廣;楊軍;王佳;伍時華;黃稀;;無乳鏈球菌致病因子的研究進展[J];中國畜牧獸醫(yī);2013年10期
2 楊書玲;張龍雨;張改生;桑青;劉紅占;朱啟迪;張新缽;趙新亮;;小麥TaPDK基因的序列分析、原核表達及純化[J];核農學報;2013年08期
3 張香美;李平蘭;;類植物乳桿菌L-XM1 plnBCD基因的生物信息學分析[J];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2014年03期
4 韓艾芳;黃寶鑫;鄧動梅;李曉嵐;李志鵬;張漢卿;陳卓凡;;鈦種植體表面粗糙度對細菌黏附的影響[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14年05期
5 李龍杰;周剛;施慶珊;歐陽友生;陳儀本;胡文鋒;;產生物膜菌株的分離鑒定及其產膜特性分析[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13年11期
6 王志鵬;陳晨晨;王田;王淼;李宜明;;磷酸化組氨酸研究進展[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14年05期
7 蘆銀華;姜衛(wèi)紅;;鏈霉菌次級代謝調控相關的雙組分系統(tǒng)研究進展[J];微生物學通報;2013年10期
8 程璐;王肖;招洛丹;彭志翔;;糞腸球菌毒力基因與生物膜形成關系的研究[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3年10期
9 馬俊英;趙翠枝;宋俊英;;危重病患者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年05期
10 陳雪鳳;魏楚丹;張慶;劉瓊光;;水稻基腐病菌HrpX/HrpY在致病性中的功能分析[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4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孔偉娜;銅綠假單胞菌中Ⅲ型分泌系統(tǒng)轉錄調控機制的研究[D];西北大學;2013年
2 梁潘霞;硅提高甘蔗抗旱性的生理及分子基礎研究[D];廣西大學;2013年
3 曹海鵬;抗嗜水氣單胞菌解淀粉芽孢桿菌的抗菌機理研究及其微膠囊制劑的安全性評價[D];上海海洋大學;2013年
4 張龍雨;小麥生理型雄性不育能量代謝途徑中TaPDK基因的表達及其互作蛋白的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年
5 羅帥;阿維鏈霉菌中三個ECF-σ因子σ~(25)、σ~5和σ~(16)功能的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4年
6 唐利華;光誘導香菇菌絲轉色形成機理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7 邱磊;球孢白僵菌組氨酸激酶家族、核激酶Weel和磷酸化酶Cdc25的功能解析[D];浙江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俊捧;林生地霉致消化道感染的動物實驗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2 秦婷婷;利用水稻原生質體瞬時表達體系研究OsHK3在ABA誘導的抗氧化防護過程中的功能[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2年
3 曹喻;耐酸調控雙組分系統(tǒng)調節(jié)基因的初步篩選[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4 李環(huán);胡蘿卜軟腐歐文氏菌黑脛亞種蛋白質互作網(wǎng)絡預測[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3年
5 唐磊;幽門螺桿菌感應調節(jié)蛋白CrdR的原核表達及其在酸適應調控中的作用[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馮曉洲;天藍色鏈霉菌強啟動子的構建與應用研究[D];齊魯工業(yè)大學;2013年
7 金華燕;蛹蟲草組氨酸激酶基因(CmHK)和Kexin基因(CmKexin)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3年
8 張惠軍;嗜酸硫化芽孢桿菌硫氧化還原酶的功能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9 萬雪;申克孢子絲菌雙相型轉換相關基因功能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10 劉慧;利迪鏈霉菌A02高產納他霉素工程菌的選育[D];河南師范大學;201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福愉;;第十三屆國際生化大會有關生物膜研究的一些信息[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1986年01期
2 王寧韜;生物物理座 第四講 生物膜[J];物理;1988年06期
3 靳國禎;;生物膜的流動性面面觀[J];生物學教學;2010年06期
4 吳才宏;;方興未艾的生物膜與膜生物工程研究[J];科學世界;2001年12期
5 李魚,董德明,劉亮,楊帆,花修藝,張菁菁;自然水體生物膜生長環(huán)境與其吸附鉛、鎘能力的關系[J];內蒙古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6期
6 邱海源;污染環(huán)境下的海洋生物膜[J];海洋世界;2004年08期
7 李天成;李鑫鋼;朱慎林;;生物膜形成與發(fā)展二維動態(tài)模擬(英文)[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S2期
8 程金平;劉彩娥;鄭敏;丁振華;王文華;;天然水體生物膜中汞的蓄積因素及汞的存在形態(tài)[J];環(huán)境科學;2006年07期
9 ;第九次全國暨海內外生物膜學術研討會通知[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07年03期
10 郝曉地;蘭荔;張璐平;;生物膜對日常生產、生活的影響與作用[J];地球與環(huán)境;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波;;生物膜研究進展[A];第8屆全國抗菌藥物臨床藥理學術會議暨北京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論文集[C];2010年
2 Michael Gittins;;生物膜及其清除[A];中華護理學會第7屆消毒供應中心發(fā)展論壇大會資料[C];2011年
3 于樹云;宋詩鐸;;萬古霉素聯(lián)合鹽酸氨溴索對表葡菌生物膜干預作用的實驗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屆全國呼吸道感染學術大會暨第一屆多學科抗感染治療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4 隋森芳;;從分子到細胞——生物膜研究發(fā)展的動力[A];第七屆全國生物膜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1999年
5 陳Oz;;生物膜與后基因組時代[A];后基因組時代的基因功能研究——青年科學家論壇第八十次活動論文集[C];2003年
6 吳駿逸;陸維昌;陳邦林;;新型懸浮材料上的生物膜降解氮的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十屆膠體與界面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4年
7 于樹云;宋詩鐸;;萬古霉素聯(lián)合鹽酸氨溴索對表葡菌生物膜干預作用的實驗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1(第十二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8 唐夢丹;鄭建鋒;趙敬軍;;曲霉生物膜研究進展[A];2012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9 李劍鋒;張紅東;邱楓;楊玉良;;離散變分原則在生物膜形變模擬中的應用[A];201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主題B:高分子理論、計算與模擬[C];2013年
10 葉樹集;馬素蘭;李紅春;;生物膜上膽固醇傳輸動力學的非線性光譜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十四屆膠體與界面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第1分會:表面界面與納米結構材料[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孫琪;頂級專家聚蓉 研討防治“生物膜”[N];四川日報;2011年
2 記者 盛利;細菌生物膜研究將有效破解細菌抗藥性[N];科技日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常麗君;掌控細胞悄悄話 攻破細菌生物膜[N];科技日報;2012年
4 常麗君;新系統(tǒng)能將生物膜改造成生物材料工廠[N];科技日報;2014年
5 實習生 操秀英;科學家發(fā)明細菌膜檢測新設備[N];科技日報;2007年
6 田建軍;生物膜為污水處理提供新模式[N];經濟參考報;2004年
7 遼君;生物膜讓“老慢支”久治不愈[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3年
8 本報記者 李穎;生物膜+微孔曝氣 凈化水體初戰(zhàn)告捷[N];中國花卉報;2006年
9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海水工廠化養(yǎng)殖循環(huán)水凈化系統(tǒng)中生物膜快速構建方法[N];中國漁業(yè)報;2013年
10 唐偉;生物膜研究領域的新收獲[N];科技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伊麗;奧奈達希瓦氏菌氣液界面生物膜的生長及其機制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2 秦松巖;德國奧德河水中生物膜形態(tài)及其生物多樣性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3 李雙陽;生物膜的結構與性質關系的模擬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0年
4 馬勇;模擬生物膜的電化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楊帆;自然水體生物膜上主要組分生長規(guī)律及吸附特性[D];吉林大學;2005年
6 李明;自然水體生物膜體系中過氧化氫的生成與十二烷基苯磺酸鈉降解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7 白鶴;硫酸鹽還原菌生物膜生長和傳質過程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8 李今;人工濕地與城市水體中生物膜特性及功能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年
9 韓曉云;低溫生物膜及其微生物特性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10 溫志丹;人工濕地基質蛭石及其生物膜對鄰苯二甲酸酯的去除及機理[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琛;谷氨酰胺合成酶對Escherichia coli和Pseudomonas putida生物膜形成的影響[D];山東大學;2009年
2 陳森平;生物膜復雜系統(tǒng)結構形成演化模型及應用[D];天津大學;2009年
3 張菁菁;采集的生物膜主要化學組分萃取分離及其對鉛、鎘的吸附熱力學特征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4 趙薇;水處理用纖維素載體降解及生物膜附著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5 邱立民;自然水體生物膜數(shù)量對其吸附鎘的速率影響[D];吉林大學;2005年
6 費珊珊;腐殖酸對自然水體生物膜吸附重金屬的影響[D];吉林大學;2006年
7 石濤;復合生物膜反應器傳質機理及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8 劉昕;加氯消毒過程中人工管壁生物膜生成消毒副產物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9 雷艷梅;生物膜填料塔凈化低濃度苯乙烯廢氣的基礎應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5年
10 于菲;利用滴定法研究自然水體生物膜和沉積物及其主要組分對鉛、鎘的吸附[D];吉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3439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2343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