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慢性心衰模型的建立及兩種反搏裝置效果的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10-31 20:55
【摘要】:第一部分心肌缺血與心肌毒性藥物聯合建立豬的慢性心衰模型 目的通過結扎豬的冠狀動脈并連續(xù)靜脈應用阿霉素,以驗證該方法建立動物慢性心衰模型的效果。 方法隨機選擇健康成年巴拿馬小型香豬12只為研究對象,體重45.6±2.1kg,雌雄兼有。超聲心動圖檢查每只豬的心臟功能,左進胸植入各種血流動力學裝置,結扎前降支和(或)回旋支分支建立急性心衰模型。飼養(yǎng)動物三個月,期間每周靜脈應用阿霉素一次。三個月后,再次行超聲心動圖檢查每只豬的心臟功能,并采用正中入路再次進胸植入各種血流動力學裝置。應用生理記錄儀連續(xù)采集冠脈結扎前、后和三個月后各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動物實驗前后超聲心動圖、冠脈結扎前后及三個月后各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以評估該種方案建立慢性衰竭模型的效果。 結果12只動物成功建立了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結扎前降支和(或)回旋支分支后,心輸出量(cardiac output,CO)與平均動脈壓(mean aortic pressure,MAP)較實驗前分別下降了9.19%(P<0.01),8.99%(P<0.01)。平均左房壓(Meanleft atrial pressure,MLAP)和左室舒張末壓(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pressure,LVEDP)分別增加了17.47%(P<0.01)和7.13%(P0.01)。驗證了結扎動物的冠脈分支可以建立穩(wěn)定的急性心肌缺血動物模型。經靜脈應用阿霉素后超聲心動圖證實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CO從實驗前的40.57±1.57、67.53±1.95和4.51±0.21分別變?yōu)?8.79±2.01,47.62±1.86和4.05±0.13,變化率為44%,25.52%和31.72%(P<0.01)。心臟血流動力指標顯示,經過靜脈應用阿霉素后,豬的CO、MAP、MLAP及LVEDP等血流動力學指標都發(fā)生了明顯變化。CO由4.51±0.21下降到了4.05±0.13,約10.20%(P0.01)。MAP也降低約11.99%(P0.01),由先前的90.35±2.31下降到79.52±3.97。而MLAP和LVEDP均大幅度上升,分別由原來的23.12±2.19和55.05±4.33上升至27.93±1.18和61.09±3.34,上升率約為20.80%和10.99%(P0.01)。驗證了結扎冠脈聯合靜脈應用阿霉素的方案可以建立豬的慢性心衰模型。 結論通過結扎冠狀動脈前降支或回旋支的分支的方法可以建立穩(wěn)定的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急性心肌缺血的實驗動物能夠耐受長周期,小劑量靜脈應用阿霉素;通過結扎冠狀動脈后靜脈應用阿霉素的方法可以建立慢性心力衰竭的模型。 第二部分IABP和PACD兩種輔助裝置在慢性心衰模型上的效果的比較 目的通過建立的豬的慢性心衰模型比較主動脈內反搏裝置(intraaorticballoon pump,IABP)及主動脈旁反搏裝置(paraaortic counterpulsationdevice,PACD)的輔助效果。 方法選擇第一階段實驗成功建立了慢性心衰模型的巴馬豬10只為研究對象,體重62.3±1.9kg,雌雄兼有。正中入路進胸植入各種血流動力學裝置,經試驗動物的髂總動脈植入一雙腔頂端帶氣囊和壓力傳感器探頭的IABP球囊導管至胸降主動脈內,PACD是一半球形,被一隔膜分成血囊和氣囊的循環(huán)輔助裝置,其血囊由單一出口的無瓣人工血管吻合于降主動脈。其氣囊的通氣管道連接至IABP控制臺。通過主動脈壓力波形觸發(fā),同步充放氣實現容量置換反搏輔助。應用生理記錄儀連續(xù)采集兩種裝置反搏前后各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實驗動物在兩種裝置反搏前后各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以比較兩種輔助裝置的輔助效果。 結果10只動物全部參加并存活,實驗結束后推高鉀與處死。經IABP和PACD輔助后,實驗動物的心室后負荷明顯降低,心輸出量增加,心功能明顯改善,左心室舒張期壓上升,各血流動力學指標均有顯著改善。經IABP和PACD輔助后,CO分別增加了7.65%和15.06%,由4.05±0.13增加到4.36±0.22和4.66±0.18L/min(p<0.01)。MAP顯著增加13.54%和18.96%,由79.52±3.97增加到90.29±4.30和94.60±4.18mmHg(p<0.05)。MLAP分別下降了9.24%和18.47%,由27.93±1.18下降到25.35±1.10和22.77±1.06mmHg (p<0.01)。LVEDP顯著變化,分別下降了7.69%和13.88%,由61.09±3.34分別降至56.39±3.32和52.61±4.51mmHg(p<0.05)。主動脈收縮壓(systole aortic pressure,SAP)下降4.73%和9.00%,由87.95±3.50降至83.79±3.23和80.03±3.34mmHg(p<0.02)。主動脈舒張壓(diastolic aortic pressure,,DAP)顯著下降了9.39%和17.05%,由62.94±3.79降至57.03±3.94和52.21±4.41mmHg(p<0.02)。反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間接指標主動脈流量(Aortic blood flow,AABF)-肺動脈流量(pulmonary arterial flow,PABF)。AABF-PABF經兩種反搏裝置輔助后分別顯著增41.27%(P<0.05),87.30%(P<0.05),由0.63±0.21升至0.89±0.26和1.18±0.31(L/min),平均舒張期主動脈壓(mean diastolic aortic pressure,MDAP)分別增加18.06%和35.38%(p<0.05)。在MAP降至60mmHg水平時,檢測兩種反搏輔助的效果,經IABP輔助后,CO,MAP和MADP等反映糾正心功能的指標上,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別(P0.05)。經PACD輔助后,3種指標分別由3.31±0.21升至3.84±0.23L/min;60.17±6.22提高到79.53±6.79mmHg和45.31±5.37提升至58.43±6.02mmHg,分別上升了16.01%,32.18%和28.96%(P0.05),且PACD與IABP效果間差距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反搏輔助后SAP,DAP,LVEDP均顯著降低,兩種反搏輔助裝置都可顯著降低慢性心衰動物后負荷;且PACD效果更顯著。反搏輔助后CO,MAP,MDAP均顯著提高,兩種反搏輔助裝置都可顯著改善心功能;且PACD效果更顯著。反搏輔助后AABF,PABF,MDAP,PADP均顯著提高,兩種反搏輔助裝置都可明顯改善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肌灌注,降低心肌氧耗,且PACD效果更顯著。在平均動脈壓低于60mmHg水平時,尚不能認為IABP能起到輔助效果,而PACD能夠起到輔助效果。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蚌埠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541.6;R-332
本文編號:2303518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蚌埠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541.6;R-33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創(chuàng)業(yè);藺嫦燕;;大動物心衰模型研究進展[J];北京生物醫(yī)學工程;2013年05期
2 沈秀云;;心力衰竭的最新臨床進展[J];海南醫(yī)學;2009年S5期
3 劉志;華琦;;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β受體阻滯劑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應用[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年04期
4 邵云梅;洋地黃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新進展[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1999年02期
5 趙龍;張杰民;施超;郭龍輝;張光偉;王玉璇;劉曉程;;新型主動脈旁反搏與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裝置對急性心衰的比較實驗研究[J];中國體外循環(huán)雜志;2010年04期
6 崔德君;陸群峰;徐亞偉;;IABP在心源性休克中的應用[J];同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年06期
7 趙龍;劉曉程;張杰民;楊力;;外置主動脈旁反搏裝置的慢性動物實驗研究[J];生物醫(yī)學工程研究;2013年01期
8 康連鳴;張健;;冠心病和心力衰竭[J];中國分子心臟病學雜志;2010年01期
9 張杰民;劉曉程;趙龍;郭龍輝;;新型主動脈旁與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對羊重度急性心力衰竭輔助的實驗研究[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11年02期
10 劉湘君;;利尿劑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臨床治療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年17期
本文編號:23035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23035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