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和意義 克隆肝螺桿菌(Helicobacter hepaticus,Hh)甲基基團接受趨化信號轉導蛋白(methyl-accepting chemotaxis signal transduction protein,MCP)基因,制備MCP重組蛋白作為抗原,從而制備ELISA檢測試劑盒檢測Hh感染者血清中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為檢測我國人群肝螺桿菌感染率及探討人類肝臟疾病和腸道非特異性炎癥的病因提供實驗基礎。 材料和方法 1、主要材料:肝螺桿菌菌株,原核表達質粒pET22b(+),抗His單克隆抗體,空腸彎曲菌選擇性血瓊脂培養(yǎng)基,鎳親和層析柱,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山羊抗小鼠IgG,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山羊抗人IgG。 2、方法 2.1引物設計 根據GenBank選取肝螺桿菌基因HH1088中的一段長為255bp的保守區(qū)基因片段(即MCP),利用Primer Premier 5.0設計引物,上游(C255F)5'GACGAATTC C GTAGAGCAAGGGGATTTC 3'(含EcoRI酶切位點),下游(C255R)5'CGC CTCGAG TCTTTGTTTGAGCATTTT 3'(含XhoI酶切位點),以肝螺桿菌全基因組為模板,進行PCR擴增。 2.2 MCP基因原核表達質粒的構建 肝螺桿菌保種菌液(由本實驗室保存)取100μl涂布于空腸彎曲菌選擇性血瓊脂培養(yǎng)基(含7%凍融脫纖維羊血,選擇性抗生素萬古霉素10mg/L,多粘菌素B 2500單位/L,二性霉素B 10mg/L,TMP 5mg/L),37℃微需氧條件(5%O_2,10%CO_2及85%N_2)下培養(yǎng),每天觀察有無菌落生長。將透明、針尖大小的菌落用棉簽刮至EP管中,PBS沖洗三次后,用細菌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提肝螺桿菌DNA。以肝螺桿菌全基因組DNA為模板,用Hotstart酶進行PCR擴增,反應條件為94℃30min總變性,94℃30s,50℃30s,72℃45s,共35個循環(huán),72℃10min總延伸。所得目的片段回收后在限制性內切酶EcoRI和XhoI作用下37℃水浴1小時進行酶切反應,插入至原核表達載體pET22b(+)的EcoRI和XhoI之間,所得質粒命名為pET22b+/MCP,經酶切及PCR鑒定后進行測序。 2.3 MCP基因在大腸桿菌中的表達 將重組質粒pET22b+/MCP轉化大腸桿菌感受態(tài)BL21(DE3),挑單克隆接種于10ml含氨芐青霉素100μg/ml的LB培養(yǎng)基,37℃200rpm培養(yǎng)3個半小時至OD_(600)約為0.6-1.0。轉接100μl于10ml含氨芐青霉素100μg/ml的LB培養(yǎng)基中,37℃200rpm培養(yǎng)1個半小時至OD_(600)約為0.6,加入500mmol/L IPTG至終濃度為1mmol/L,37℃180rpm培養(yǎng)4個小時。將誘導菌液12000rpm 4℃離心5min,取1ml菌液沉淀進行SDS-PAGE鑒定。重組蛋白rhMCP包含表達載體pET22b(+)中的6×His標簽,因此用Western blot對rhMCP的表達再次進行鑒定。 2.4 rhMCP蛋白的純化 取1000ml誘導表達的菌液,12000rpm 4℃離心5min,菌體沉淀加入1/20細菌生長體積的細菌裂解液和PMSF,冰上超聲破碎細菌,10000rpm 4℃離心15min。棄上清,往沉淀中加入1/20細菌生長體積的UrNTA-0 Buffer和PMSF,將細胞懸浮,室溫放置30min,10000rpm 4℃離心15min,取上清。用30ml的UrNTA-0 Buffer平衡3mlNTA層析柱,上清液上柱,收集穿透部分,用于SDS-PAGE分析蛋白質的結合情況。15ml UrNTA-0 Buffer洗脫未結合部分,然后分別用15mlUrNTA-20,UrNTA-40,UrNTA-60,UrNTA-100,UrNTA-200,UrNTA-500洗脫,收集洗脫液,用SDS-PAGE確定目標蛋白質在洗脫液中的分布情況。用梯度PBS-尿素4℃透析(6M-4M-2M-1M),每4小時換液一次,最后用PBS 4℃透析24小時。BCA法測蛋白濃度,-70℃保存。 2.5小鼠H.hepaticus感染血清學分析 購買裸鼠21只,其中出生2-3天的乳鼠9只;NIH孕鼠2只,其后解剖NIH悉生鼠24只,NIH普通小鼠6只(均購于南方醫(yī)科大學動物中心),一方面取結腸組織提取基因組DNA后,以C255F/C255R特異性引物進行PCR擴增,所得PCR產物經1.5%瓊脂糖凝膠電泳進行鑒定,陽性者進一步測序鑒定;另一方面經心臟或頸動脈取血,血液置于EP管中室溫靜置2小時,2000rpm離心15min后取血清,-80℃保存。在棋盤滴定法確定最佳包被濃度和樣品最佳稀釋度后,以純化的蛋白rhMCP 5μg/ml包被酶標板,每孔200μl,設復孔,4℃過夜;次日順序加入1∶100稀釋的小鼠血清、HRP標記的山羊抗小鼠IgG(1∶10000稀釋)、最后加入底物OPD顯色,終止反應后用酶標儀進行雙波長測定OD_(492)(OPD敏感波長)和OD_(630)(非敏感波長,可消除孔底指痕、污物的影響)。最終的樣品OD值為樣品OD值(OD_(492)-OD_(630))與空白孔(只加底物和終止液)的差值。 2.6人類H.hepaticus感染的ELISA血清學檢測臨界值判定 選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期間在我院消化科確診的住院病人,共收集50例患者糞便標本和血清標本作為病例組,其中肝臟疾病10例(包括肝炎后肝硬化8例,肝癌2例),結腸癌10例,腸道潰瘍性病變10例(包括克羅恩病4例,潰瘍性結腸炎6例),十二指腸潰瘍9例,胃部疾病11例(包括單純性胃炎6例,胃癌5例);從正常人群中選取9例作為正常對照組。糞便標本提取組織DNA后,以C255F/C255R特異性引物進行PCR擴增,所得PCR產物經1.5%瓊脂糖凝膠電泳進行鑒定,陽性者進一步測序鑒定;所收集血清標本進行ELISA分析,結合糞便PCR結果確定cutoff值。 2.7利用ELISA血清學檢測方法初步探討人類H.hepaticus感染情況 選取2007年11月至2009年3月期間在南方醫(yī)院消化科確診的220例住院病人,其中肝臟疾病62例(包括肝炎后肝硬化33例,肝癌29例),結腸癌26例,腸道潰瘍性病變36例(包括克羅恩病15例,潰瘍性結腸炎21例),腸道感染性及增生性病變33例(包括腸炎8例,腸息肉23例,腸結核2例),十二指腸潰瘍16例,胃部疾病41例(包括單純性胃炎23例,胃癌18例),其它腫瘤5例;從正常人群中選取13例作為正常對照組。收集血清標本進行ELISA分析,以確定的cutoff值判定陽性與陰性結果。 2.8數(shù)據的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均數(shù)用M±SD表示,配對計數(shù)資料和多個樣本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顯著性水準(significant level)α=0.05,P<0.05認為結果有顯著性差異。 結果 1、MCP原核表達質粒的構建 以肝螺桿菌全基因組DNA作為模板,通過PCR擴增獲得了約255bp的MCP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達載體pET22b(+)后經測序與GenBank數(shù)據庫公布的肝螺桿菌標準株ATCC51449序列完全一致(DNA測序由上海英駿公司完成),成功構建MCP的原核表達質粒pET22b+/MCP。 2、重組融合蛋白的誘導表達 經IPTG誘導后,含重組質粒的大腸桿菌E.coli BL21(DE3)能夠表達相對分子質量M:14118D的重組蛋白rhMCP,SDS-PAGE鑒定后可知rhMCP主要存在于沉淀部分,即rhMCP是以不可溶性的包涵體形式存在。經Western blot鑒定,在約14 KD處可見一特異性條帶。 3、重組蛋白的分離純化 由于誘導表達的rhMCP是以不可溶的包涵體形式存在,因此用8M尿素溶解包涵體,再按變性蛋白純化方法進行梯度尿素洗脫,其中以UrNTA200(咪唑濃度為200mM)洗脫效果最佳,純化后的rhMCP用透析袋進行梯度尿素-PBS透析復性,復性后得到可溶性rhMCP,用BCA法測蛋白濃度為0.73mg/ml。 4、小鼠H.hepaticus感染血清學分析 以小鼠腸粘膜組織提取的基因組DNA作為模板,用肝螺桿菌特異性引物C255F/C255R進行PCR擴增,測得陽性標本22例,陰性標本31例,從陽性標本中隨機抽取5例進行DNA測序,測序結果與GenBank公布的MCP基因序列完全一致。以rhMCP作為檢測抗原,小鼠血清作為待測樣本,進行ELISA血清學檢測,以31例陰性標本(以PCR檢測確定)的OD值均數(shù)+2倍標準誤(即M+2SE)作為ELISA cutoff值,則cutoff值為0.390,靈敏度為72.7%,特異度為77.4%。配對計數(shù)資料χ~2檢驗可知ELISA與PCR兩種檢測方法無顯著性差異(P=1.000,P>0.05(雙側)),且兩種診斷方法的吻合度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吻合度一般(κ=0.498,P=0.000) 5、人類H.hepaticus感染的ELISA血清學檢測臨界值判定 肝螺桿菌特異性引物C255F/C255R擴增所收集病例糞便基因組DNA,測得59例標本中陽性者為27例,陰性者為32例,其中正常對照組中陽性者2例,陰性者7例。陽性標本的PCR產物進一步進行DNA測序鑒定,測序結果與GenBank公布的MCP基因序列一致性達99%,僅第42位堿基發(fā)生基因缺失(PCR產物測序由上海英駿公司完成)。以rhMCP作為檢測抗原,人血清作為待測樣本,進行ELISA血清學檢測,以正常對照組中7例PCR陰性標本的ELISA OD平均值加2倍標準誤(即M+2SE)為cutoff值,則cutoff值為1.081,靈敏度為77.8%,特異度為71.9%。配對計數(shù)資料χ~2檢驗可知ELISA與PCR兩種方法在檢測Hh感染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607,P>0.05(雙側)),且兩種診斷方法的吻合度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吻合度一般(κ=0.492,P=0.000)。 6、利用ELISA血清學檢測方法初步探討人類H.hepaticus感染情況 所收集的233例血清標本以重組蛋白rhMCP作為檢測抗原,經ELISA血清學檢測估計肝臟疾病組、結腸癌組、腸道潰瘍性病變組、腸道感染性及增生性病變組、十二指腸潰瘍組、胃部疾病組、其它腫瘤組Hh檢測陽性率分別為74.2%、63.0%、66.7%、57.6%、37.5%、39.0%、20.0%。χ~2檢驗可知各組ELISA Hh檢測總體陽性率有顯著性差異(χ~2=23.587,P=0.001,P<0.05)。實驗初步發(fā)現(xiàn)患肝臟及腸道疾病的病人中Hh陽性率較高,推測在肝螺桿菌可能定植的肝臟及腸道部位所患疾病的患者中Hh ELISA血清學檢測陽性率較高。 結論 本研究通過分子克隆技術,在原核表達系統(tǒng)中成功構建MCP的原核表達質粒pET22b+/MCP,并利用IPTG誘導表達、分離純化獲得了MCP的純化重組蛋白rhMCP。以rhMCP作為檢測抗原,以糞便PCR方法做為金標準,通過ELISA血清學方法檢測人血清中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初步確定肝螺桿菌ELISA血清學檢測方法的臨界值,并推測肝螺桿菌可能定植部位所患疾病Hh檢測陽性率較高,為進一步調查我國肝螺桿菌人群感染率及探討人類肝臟疾病和腸道非特異性炎癥的病因提供實驗基礎。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南方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R392
【相似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超凡;趙豐;;MCP及其在車身設計上的應用[A];第七屆河南省汽車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孟祥勇;張a\;陳國昌;;1-MCP和加壓氬氣聯(lián)合處理對蓮蓬保鮮效果的影響[A];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八屆年會暨第六屆東西方食品業(yè)高層論壇論文摘要集[C];2011年
3 王文輝;王志華;丁丹丹;佟偉;張志云;賈曉輝;姜云斌;;1-MCP對不同溫度下圓黃、黃金和豐水梨保鮮效果的影響[A];梨科研與生產進展(五)[C];2011年
4 馬冬梅;白俊杰;鄧國成;李勝杰;葉星;江小燕;;大口黑鱸潰瘍綜合癥病毒MCP基因序列分析及PCR快速檢測方法的建立[A];2010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5 張愛兵;袁慶智;王世金;;一種測量MCP輸出信號幅度的方法[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探測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九次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6年
6 徐曉燕;惠偉;牛瑞雪;;1-MCP、DPA對碭山酥梨冷藏期間抗氧化能力的影響及與黑皮病發(fā)病的關系[A];中國園藝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7 梁思雄;;Mcp指數(shù)在計量管理中的應用[A];中國電子學會真空電子學分會第十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1年
8 王典劍;;模塊連接插頭(MCP)的SMT回流焊接工藝[A];2011中國電子制造與封裝技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楊士準;謝政;陳摯;熊李軍;;k約束QoS問題的啟發(fā)式算法[A];中國通信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9年
10 張麗娟;張杰;李強;成斌;劉建黨;翁惠民;韓榮典;葉邦角;;用電子槍調試脈沖慢正電子束線[A];第十四屆全國核物理大會暨第十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如何取得微軟MCP國際網絡綠卡證書?[N];電腦報;2001年
2 RAY;nForce2強檔出擊[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3 ;微軟認證考試[N];電腦報;2001年
4 ;微軟Windows 2000認證教育[N];電腦報;2001年
5 李陽譯;技術證書“錢”途光明[N];計算機世界;2002年
6 Monster;整合主板新時代[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7 實習記者 殷暉;七種計算機認證考試你選哪個?[N];中國教育報;2000年
8 ;富士通閃存與ISSI內存聯(lián)姻[N];中國電子報;2002年
9 唐銳;微軟認證思考[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2年
10 特約作者 張義春;強者更強(1)[N];電腦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芳;甜柿果實采后生理變化對1-MCP處理的響應機制及電學特性變化的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年
2 季尚瑋;我國不同地域不同品系實驗室小鼠肝螺桿菌感染狀況調查以及慢性乙肝患者幽門螺桿菌感染狀況分析[D];吉林大學;2008年
3 張正科;1-MCP與內源乙烯相互作用對番茄和鱷梨成熟生理的影響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
4 王新成;基于上海EBIT的碰撞平臺—全信息帶電粒子動量譜儀建設[D];復旦大學;2009年
5 李紅艷;肝螺桿菌感染不同品系小鼠模型的建立以及慢性乙肝患者血清肝螺桿菌抗體陽性率分析[D];吉林大學;2012年
6 繆震華;基于楔條形陽極探測器的單光子成像系統(tǒng)[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08年
7 張曼華;不同抗生素對肝螺桿菌的抑制效應及生態(tài)菌對根除肝螺桿菌后再感染的預防作用[D];吉林大學;2012年
8 張永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幽門螺桿菌感染狀況調查及不同品系小鼠不同消化道組織中肝螺桿菌16SrRNA分析[D];吉林大學;2008年
9 竇逾常;胰腺癌患者H.pylori感染狀況及H.pylori感染誘導慢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建立和致病作用的探討[D];吉林大學;2008年
10 陳守江;初始密閉包裝及聯(lián)合1-MCP處理控制梨和葡萄產后品質劣變的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雅華;肝螺桿菌甲基基團接受趨化信號轉導蛋白多克隆抗體的制備及鑒定[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牛凌云;肝螺桿菌甲基基團接受趨化信號轉導蛋白的克隆表達純化及血清學應用[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9年
3 張延暉;1-MCP處理對番石榴采后若干生理生化變化的影響[D];福建農林大學;2010年
4 張曉娜;1-MCP和臭氧處理對無花果貯藏生理及品質的影響[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1年
5 孟坤;1-MCP間歇處理和殼聚糖涂膜對采后‘大石早生’李成熟衰老調控的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0年
6 劉媛;1-MCP對黃金梨病理和生理生化及品質的影響[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強;1—MCP保持獼猴桃品質和果實硬度的機理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0年
8 夏源苑;獼猴桃不同品種1-MCP處理濃度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
9 陳小利;1-MCP和蜂膠對富士蘋果保鮮效應的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
10 辛付存;1-MCP保鮮獼猴桃適宜采收期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
,
本文編號:
2138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