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犬SMC模型的建立及SMC后心臟葡萄糖代謝變化
本文關(guān)鍵詞: 重度心肌挫傷 犬 葡萄糖代謝 1 6-二磷酸果糖 出處:《遵義醫(yī)學院》2010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 目的:建立開放式犬SMC動物模型,初步探討犬SMC后心臟葡萄糖代謝變化,觀察FDP對犬SMC有無治療作用。方法:1.16條健康雜種犬,隨機分為組Ⅰ(n=4,不撞擊,對照組)、組Ⅱ(n=4,撞擊質(zhì)量1.0kg,撞擊直徑5cm,撞擊高度85cm)、組Ⅲ(n=4,撞擊質(zhì)量1.25kg,撞擊直徑5cm,撞擊高度85cm)、組Ⅳ(n=4,m=1.5kg,撞擊直徑5cm,撞擊高度85cm),采用自由落體運動方式,用砝碼直接撞擊犬裸露心臟表面,觀察每條犬撞擊后血壓下降程度;分別在撞擊前30min、撞擊后30min、1h、2h、4h及6h采集冠狀靜脈竇血查MDA、CK-MB、cTnl濃度;撞擊后6h處死犬,每只犬均在撞擊部位取0.8cm×0.8cm心肌組織行病理檢查。2.8條健康雜種犬,隨機分為挫傷組和治療組,均開胸以能制成犬SMC的撞擊質(zhì)量、直徑、高度撞擊犬心臟,挫傷組在傷后輸注生理鹽水維持犬循環(huán)穩(wěn)定,治療組在傷后除輸注生理鹽水維持犬循環(huán)穩(wěn)定外,傷后30min給予1,6二磷酸果糖1300mg/kg治療;兩組分別于撞擊前30min、撞擊后30min、1h、2h、4h及6h采集動脈血和冠狀靜脈竇血測血糖、游離脂肪酸、生長激素、腫瘤壞死因子-a濃度;同時監(jiān)測各時點LVSP、LVEDP、+dp/dtmax、—dp/dtmax。結(jié)果:1.犬SMC動物模型建立:組Ⅰ在傷后各時點血壓無下降,血漿CK-MB、cTnI和MDA濃度無增高,病理檢查各只犬心肌均未見有損傷;組Ⅱ在撞擊后各只犬血壓雖有下降,但沒有一只犬血壓下降大于傷前的30%,血漿CK-MB、cTnI和MDA濃度輕度升高,病理檢查各犬心肌充血,心肌纖維排列不齊,心肌散在性出血點;組Ⅲ各犬在撞擊后血壓下降中大于傷前30%的僅一只,血漿CK-MB、cTnI和MDA濃度較傷前明顯升高(P0.05),病理檢查心肌充血、水腫,心肌纖維排列紊亂,心肌散在性出血,可見少量中性粒細胞及淋巴細胞浸潤;組Ⅳ在撞擊后血壓明顯下降,4只犬血壓下降均大于傷前的30%,血漿CK-MB、cTnI和MDA濃度較傷前顯著升高(P0.01),病理檢查各犬心肌明顯充血、濁腫,心肌多灶性出血,并可見大量中性粒細胞及淋巴細胞浸潤,部分心肌纖維斷裂。2.心臟葡萄糖代謝:SMC后兩組血漿葡糖糖濃度均不同程度增高,此后逐漸下降,至6h末仍明顯高于撞擊前水平(P0.05)。挫傷組心臟葡萄糖凈攝取量及凈攝取率于撞擊后1h均為零。與挫傷組比較,治療組心臟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始終存在,在撞擊后1h下降至最低點,此后逐漸增大,至6h末兩組比較明顯差異(P0.05)。3.游離脂肪酸:SMC后兩組血漿游離脂肪酸濃度明顯增高(P0.05)。與挫傷組比較,至撞擊后6h,治療組游離脂肪酸濃度明顯增高(P0.01)。4.生長激素、腫瘤壞死因子:SMC后兩組血漿生長激素及TNF-α濃度均明顯增高,此后下降,至6h末仍持續(xù)較高水平(P0.05)。與挫傷組比較,治療組生長激素、TNF-α濃度下降更明顯,至6h末兩組差異明顯(P0.05)。5.心功能變化:SMC后兩組LVSP和±dp/dtmax均出現(xiàn)下降趨勢,此后上升,至6h末明顯高于撞擊前水平(P0.05)。與挫傷組比較,治療組下降程度輕,恢復(fù)快,至撞擊后6h兩組差異顯著(P0.01);兩組LVEDP在SMC后出現(xiàn)上升,此后逐漸下降,至6h末仍持續(xù)較高水平(P0.05)。與挫傷組比較,治療組增高程度輕,恢復(fù)快,至6h末恢復(fù)到撞擊前水平,兩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結(jié)論:1.在85cm高度,采用自由落體運動方式,用質(zhì)量為1.5Kg、撞擊直徑5cm砝碼,撞擊犬裸露心臟表面可以造成犬SMC模型。2.犬SMC后心肌組織對葡萄糖攝取和利用存在障礙現(xiàn)象。3.1,6-二磷酸果糖對犬SMC后有治療作用,可以使犬SMC后的心功能得到較快恢復(fù)。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遵義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R-33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為民,陳林,杜文華,熊秀勤;犬重度心肌挫傷后早期左心功能損傷的實驗研究[J];重慶醫(yī)學;2004年10期
2 熊秀勤;張為民;杜文華;陳林;;犬重度心肌挫傷后冠脈血流儲備改變的實驗研究[J];重慶醫(yī)學;2008年02期
3 閔家新,朱佩芳,王正國,劉寶松,周繼紅,翁格文;不同致傷條件撞擊對兔鈍性胸部創(chuàng)傷傷情影響的實驗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0年06期
4 吳正國;梁貴友;李正勛;劉日輝;牛義民;周繼紅;;參芪扶正注射液對心肌挫傷后家兔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7年07期
5 劉維永,蔡建輝,易定華;心臟撞擊傷生物力學致傷機制及心肌挫傷分級[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0年05期
6 盧衛(wèi)新,戴瑞鴻;1.6-二磷酸果糖對組織缺血與缺氧的保護作用[J];中國臨床醫(yī)學;2002年01期
7 馬彥敏;方剛;郭德和;王云;王虎;楊劍;杜學奎;;1,6-二磷酸果糖對犬體外循環(huán)中肺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J];寧夏醫(yī)學雜志;2008年05期
8 張晶,孫靜平,王玉堂,和靜彬,韋立新;1,6二磷酸果糖對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護作用[J];中國循環(huán)雜志;1991年05期
9 閔家新,朱佩芳;心肌挫傷的現(xiàn)代研究[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1999年05期
10 蔡建輝,劉維永,易定華,羅新林;重度心肌挫傷早期血栓前狀態(tài)的實驗研究[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1997年06期
,本文編號:15002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1500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