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引起PC12細胞保護性自噬的激活
本文關鍵詞:低氧引起PC12細胞保護性自噬的激活
【摘要】:目的初步探討低氧對PC12細胞自噬功能的影響。方法應用低氧培養(yǎng)箱給予實驗組細胞1%氧濃度的低氧處理,對照組置于正常含氧的培養(yǎng)箱中。首先,實驗組細胞分別低氧處理6、12、24 h,用Western blotting檢測自噬相關蛋白LC3和Beclin1的表達,用RT-PCR檢測LC3 m RNA的變化,用透射電子顯微鏡(透射電鏡)檢測自噬小體的變化;其次,給予自噬抑制劑3-MA后,用MTT檢測細胞活力,用caspase3活性檢測試劑盒檢測caspase-3的活性,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檢測cleaved caspase-3的表達。結果 1隨著低氧時間延長,PC12細胞自噬相關蛋白LC3及Beclin1表達增高,12~24 h最高,隨后下降,LC3 m RNA水平也出現相應增高趨勢。2給予自噬抑制劑3-MA能進一步降低低氧處理后細胞活力,而caspase-3的活性增強,其活性形式表達增高。結論自噬在PC12細胞發(fā)生低氧被激活,并且可能通過抑制凋亡發(fā)揮保護作用。
【作者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yī)院麻醉科;
【基金】: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120073110087)~~
【分類號】:R329.2
【正文快照】: 低氧存在于多種生理病理條件下,如生理條件下處于低氧的腦、腎組織或病理條件下低氧造成的腦卒中、心肌梗死等。低氧可同時激活多種信號通路,這些通路共同作用決定細胞的存活[1,2]。自噬是進化保守及精確調節(jié)的自我穩(wěn)態(tài)維持系統(tǒng),胞質內的大分子以及受損細胞器可以借此通過溶酶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呂國蔚;低氧適應的進化[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2 張翠萍,謝印芝,張延坤,張東祥,陳鵬;離體淋巴細胞經低氧及低氧預處理后免疫指標的變化[J];中華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04年03期
3 黃群華,孫仁宇;血小板源生長因子在低氧性肺動脈平滑肌細胞增殖中的作用[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1998年02期
4 趙惠卿,朱玲玲,趙彤,吳麗穎,李海生,丁愛石,范明;低氧對胚胎干細胞增殖的影響[J];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2004年03期
5 葉紅,郝天玲,金咸tb;紅細胞生成素3’端增強子在肺動脈平滑肌細胞低氧性增殖調控中的作用[J];生理學報;2000年05期
6 孫新甫;低氧呼吸生理[J];西藏醫(yī)藥雜志;1995年S1期
7 呂敏,顧正中;低氧性腦血管擴張機制研究的概況[J];生命科學;1997年02期
8 須玨華;周燕;譚文松;;低氧促進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增殖[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08年12期
9 單紅蕖,鄭平,程介士;低氧激活海馬神經元上ATP敏感性鉀通道[J];中國藥理學通報;1999年03期
10 魏登邦,馬建賓;哺乳動物對高海拔低氧適應的分子機制研究進展[J];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馬子敏;范明;;低氧損傷與離子通道[A];2003’離子通道、受體與信號轉導專題研討會專輯[C];2003年
2 高翠英;呂國蔚;;重復低氧對小鼠海馬神經元的保護效應[A];Proceedings of the 8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C];2009年
3 陳學群;王世君;劉宇;金昊;杜繼曾;;IGF家族與低氧損傷和適應性[A];中國生理學會2007年消化內分泌生殖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7年
4 王立紅;錢忠明;朱俐;;低氧通過調控二價金屬轉運體1(DMT1)的表達影響細胞鐵攝入[A];華東六省一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2008年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5 龍彩瑕;高亞南;高歌;李俊發(fā);;重復性低氧對小鼠腦內ERK1/2磷酸化及蛋白表達量的影響[A];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第六屆學術會議暨學會成立十周年慶祝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6 王凡;趙彤;張翠萍;吳海濤;朱玲玲;陳曉萍;劉國樹;范明;;低氧促進C_2C_(12)細胞增殖及相關機制探討[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李俊發(fā);李洪燕;王一松;韓松;祖鵬宇;;MAPKs磷酸化水平在低氧小鼠腦組織內的變化[A];中國生理學會第六屆應用生理學委員會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8 王莉;王懿;王世君;陳學群;杜繼曾;;低氧對高原鼠兔、根田鼠和高原鼢鼠低氧靶基因EPO和ET-1的作用及NF-κB的調節(jié)[A];浙江省生理科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9 楊應忠;常榮;馬蘭;韻海霞;格日力;;藏羚羊心臟高海拔低氧適應結構和相關酶研究[A];第七屆全國醫(y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和第四屆全國臨床應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聯合學術研討會暨醫(yī)學生化分會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本報記者 周仲全;窒息的海洋[N];遼寧日報;2008年
2 記者 馬芳;地下鼠低氧生存源自基因突變[N];南方日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劉芳;藏羚羊STAT3、HIF-1α和HIF-2α基因表達的生物學意義[D];青海大學;2012年
2 袁小劍;低氧所致肺血管收縮的機制及體、肺血管對低氧反應的比較[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93年
3 李翔;低氧對成肌細胞體外分化的影響及其機制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8年
4 熊雷;生理性低氧對神經干細胞中miR-210的表達調控及功能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5 汪慧;腦橋呼吸調整中樞對黑伯反射和低氧呼吸反應的調控作用[D];山東大學;2008年
6 王國善;海月水母響應環(huán)境低氧的分子機制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熊曉毅;甘肅鼢鼠骨骼肌低氧適應特征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黃釗;高原低氧低溫復合作用對大鼠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及其防治作用的研究[D];天津體育學院;2013年
3 鄒志兵;低氧運動對大鼠心肌組織低氧誘導因子和血管新生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4 郭海濤;血管鈉肽對低氧促心成纖維細胞生長的抑制作用及其機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1年
5 高媛;甘肅鼢鼠β珠蛋白基因測序及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6 楊靜;甘肅鼢鼠心血管系統(tǒng)對低氧的適應[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7 樊魏偉;低氧耐受對甘肅鼢鼠心肌的影響[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8 吳恩惠;低氧對大鼠神經干細胞與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基因表達譜的影響[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7年
9 劉建軍;模擬“高住低訓”條件下,,長時間游泳運動對小鼠腦部HIF-1蛋白表達及NO含量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趙惠卿;低氧對胚胎干細胞體外增殖和分化的影響[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4年
本文編號:11373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1137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