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鐘系統(tǒng)與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相互作用的研究進展
本文關鍵詞:生物鐘系統(tǒng)與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相互作用的研究進展
更多相關文章: 生物鐘系統(tǒng) 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 糖皮質激素
【摘要】:在生物進化的早期,生物體已建立起對晝夜節(jié)律變化以及不可預見的隨機應激刺激同時產生適應性行為和生理反應的能力,這些晝夜節(jié)律及應激相關的反應是通過兩個高度保守且密切相關的調控網絡-生物鐘系統(tǒng)和應激系統(tǒng)來完成的,生物鐘系統(tǒng)由震蕩分子起搏器,Clock/Bmal1生物鐘轉錄因子構成,應激系統(tǒng)由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及其末端效應物糖皮質激素受體構成。兩者在不同的信號水平上相互聯系,任意一個系統(tǒng)出現調節(jié)異常均會導致病理情況的發(fā)生發(fā)展。
【作者單位】: 皖南醫(yī)學院弋磯山醫(yī)院麻醉科;
【關鍵詞】: 生物鐘系統(tǒng) 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 糖皮質激素
【基金】:安徽省教育廳重點項目(kj2013A254)
【分類號】:R335
【正文快照】: 在生物進化早期,生物體已經發(fā)展了一種高度保守的分子計時器,即生物鐘系統(tǒng),它可以在晝夜信息的影響下產生內在節(jié)律[1],輸出信號到各個器官和組織,控制機體的行為和生理節(jié)律,除了使它們的活動與晝夜改變相同步外,生物體不斷面臨不可預見的短期和長期的環(huán)境變化,稱之為“應激源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富祥;楊亦彬;柯貴寶;陳穎;徐鑫梅;譚州科;容松;;聯體小鼠在聯體狀態(tài)下的生理變化[J];動物學研究;2012年05期
2 劉暢;Peek C B;Ramsey K M;Marcheva B;;營養(yǎng)感知與生物時鐘[J];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3期
3 李超燕;于琨;朱海華;張玉娟;顧偉禎;鄭文明;許君;;類法尼醇X受體α基因的原核表達及多克隆抗體制備[J];河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5年02期
4 宋雷;劉明偉;丁琛;;節(jié)律性轉錄因子驅動哺乳動物晝夜節(jié)律生物鐘[J];生物技術通訊;2014年01期
5 李小茜;陽學風;;PPARγ對肝纖維化肝星狀細胞的影響[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4年02期
6 趙坤慶;湯剛彬;張二荃;;晝夜節(jié)律與能量代謝[J];生命的化學;2014年02期
7 安懷杰;鄭巍薇;史成和;吳成林;孫濤;趙曉航;;生物鐘基因period3的多態(tài)性及其與睡眠關系的研究進展[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年06期
8 王楠;袁拿特;富浩軒;朱雅麗;吳濤;;哺乳動物生物鐘與能量代謝的相關研究進展[J];生命科學;2014年09期
9 王穎;王俊娟;劉文;陳莎莎;熊鵬;賈亞妹;柏燦;薛紅;;電針、埋線調整嗎啡成癮小鼠SCN內Per基因表達的研究[J];山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14年06期
10 倪銀華;吳濤;王露;夏李群;張丹萍;傅正偉;;腎上腺糖皮質激素與生物鐘基因表達調控的相關研究進展[J];遺傳;2008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葉文凌;雙峰駝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A)的功能形態(tài)[D];蘭州大學;2009年
2 崔英華;心肌梗死患者SIRT1基因啟動子基因分析及功能測定[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3年
3 趙君;視黃酸調節(jié)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轉錄的分子機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4 劉曉;粗糙脈孢菌生物鐘基因frequency轉錄抑制因子的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4年
5 邢麗娟;CK1δ/ε對SR motif激酶活性的進化[D];南京大學;2013年
6 于智睿;警察代謝綜合征危險因素及基于LC-TOF-MS的代謝組學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3年
7 關素珍;孕期慢性應激對子代學習記憶能力影響及其干預的實驗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4年
8 時廣森;FBXL3對近日節(jié)律作用機制的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9 齊叢叢;脫落酸通過下調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的表達介導抗抑郁作用[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10 王雅平;hCLOCK基因在結直腸癌中的表達及其促進腫瘤進展的作用與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鄭元章;ER-α在雙峰駝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表達[D];蘭州大學;2012年
2 楊永升;豬印記基因MAGEL2組織表達分析和啟動子的克隆與活性分析[D];西南大學;2013年
3 丁獻凡;睪丸孤核受體4(TR4)通過CCL2-CCR2通路促進前列腺癌轉移[D];浙江大學;2013年
4 郭楨;Clock和Bmal1基因多態(tài)性與原發(fā)性高血壓合并代謝綜合征之間的關系[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楊帆;重復經顱磁刺激對抑郁模型大鼠行為學和BDNF、IL-1β、NF-κB水平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6 童玲;NAMPT在阿爾茲海默疾病模型大鼠腦中的表達變化[D];安徽師范大學;2013年
7 李張珂;體內評價Period2對人膠質瘤細胞生長的影響[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3年
8 宋雷;蛋白質組學全景式描繪小鼠肝臟晝夜節(jié)律生物鐘[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3年
9 楊萍;預針刺對應激性潰瘍大鼠胃粘膜形態(tài)與CRH含量影響的實驗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10 陳錫峰;miR-219通過抑制bmal1b調控斑馬魚生物鐘[D];蘇州大學;201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次仁羅布;;糖皮質激素臨床應用的似是而非[J];西藏科技;2010年03期
2 顧朝亮;田紹文;;糖皮質激素對記憶功能的調節(jié)[J];南華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年05期
3 宋穎影;徐仁寶;佟振清;;糖皮質激素作用的分子機制[J];國外醫(yī)學(內分泌學分冊);1993年04期
4 劉素彩,李恩;糖皮質激素對骨作用的量變與質變[J];醫(yī)學與哲學;2001年03期
5 陳宜張;科研雜憶:糖皮質激素的快速、非基因組作用[J];生命科學;2005年03期
6 顧朝亮;田紹文;;糖皮質激素對記憶功能的調節(jié)[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07年04期
7 高燕梅;糖皮質激素在內科疾病中的應用[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5期
8 陳輝,萬順倫,孫剛;糖皮質激素在認知過程中的作用[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2年07期
9 孟慶書;倪鑫;;糖皮質激素的非基因組作用[J];生命的化學;2006年02期
10 馬學萍;陳慧彬;安書成;;應激抑郁發(fā)生中糖皮質激素對BDNF信號通路的影響[J];生命科學;2014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雪皎;何志義;鐘小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糖皮質激素抵抗與對策[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3第十四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2 曾小峰;;糖皮質激素在內科疾病中的合理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12次全國內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3 夏正坤;;糖皮質激素在臨床中的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七次全國兒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12年
4 張建中;;要重視糖皮質激素的正確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八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2年
5 夏正坤;;糖皮質激素在臨床中的應用[A];2012年江浙滬兒科學術年會暨浙江省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學術年會、兒內科疾病診治新進展國家級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2年
6 王欣;;糖皮質激素在臨床中的合理應用[A];2011年臨床藥學學術年會暨第七屆臨床藥師論壇資料匯編[C];2011年
7 張齊;;糖皮質激素不同給藥方式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的影響[A];2005年浙江省呼吸系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8 卞如濂;;糖皮質激素若干進展(摘要)[A];浙江省醫(yī)學會呼吸系病分會成立三十周年慶典活動暨2008年呼吸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9 郝飛;;談談糖皮質激素療法臨床應用中的幾個問題探討[A];第六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變態(tài)反應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3年
10 唐韞;劉霆;;升血小板膠囊聯合半量糖皮質激素治療難治性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療效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血液學分會第十三屆全國血栓與止血學術會議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與止血)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論文摘要匯編及學習班講義[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致文;糖皮質激素治療腎病專家達成共識[N];醫(yī)藥經濟報;2008年
2 夏國光 王丹琪;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糖皮質激素治療[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3 本報記者 慕欣;直面糖皮質激素[N];醫(yī)藥經濟報;2011年
4 吳杰;糖皮質激素在犬病臨床上的應用[N];中國畜牧獸醫(yī)報;2009年
5 ;糖皮質激素是否能常用[N];上海中醫(yī)藥報;2009年
6 記者 孫夢;用糖皮質激素先看“指南”[N];健康報;2011年
7 上海岳陽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李國陵 主治醫(yī)師;糖皮質激素在風濕病治療中的應用[N];上海中醫(yī)藥報;2012年
8 鄒和建;類風濕關節(jié)炎治療糖皮質激素再次從幕后走到臺前[N];中國醫(yī)藥報;2008年
9 張錦星;糖皮質激素使用五大原則[N];大眾衛(wèi)生報;2002年
10 本報記者 王雪敏;自身免疫性貧血:首選糖皮質激素[N];醫(yī)藥經濟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張璐定;新型糖皮質激素對過敏性哮喘的快速抑制作用[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8年
2 萬順倫;妊娠期糖皮質激素對大鼠海馬11β-羥基類固醇脫氫酶Ⅰ型印跡作用的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2年
3 王興友;糖皮質激素保護血管內皮炎性損傷的受體前調節(jié)機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5年
4 周建;糖皮質激素對肥大細胞脫顆粒的快速抑制作用及其非基因組機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6年
5 鄧瓊;垂體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細胞的糖皮質激素快速反饋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6 魯曉勇;香煙對人肺泡上皮細胞HDAC功能和糖皮質激素反應的影響及其分子機制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7 李雯;SB203580對糖皮質激素敏感性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的研究[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2年
8 鄭瑕南;中重度活動性Graves眼病的糖皮質激素治療[D];浙江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秦慧;糖皮質激素的檢測新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3年
2 趙京京;糖皮質激素治療新診斷原發(fā)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療效相關因素分析[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4年
3 魏民;白介素-1導致糖皮質激素抵抗及其信號轉導機制的初步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5年
4 張政;糖皮質激素注射對肌肉組織影響的實驗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8年
5 向淑麟;原發(fā)性糖皮質激素抵抗綜合征患者臨床治療及其發(fā)病機制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6 劉沖;糖皮質激素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的非基因組機制[D];青島大學;2004年
7 李春光;生命早期糖皮質激素治療對成年后心臟功能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8 張娜;糖皮質激素聯合靜脈滴注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療兒童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3例并文獻復習[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3年
9 張玉俊;糖皮質激素影響肉仔雞采食量的機制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1年
10 肖靜靜;糖皮質激素影響肉仔雞骨骼肌蛋白質合成的途徑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1153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1115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