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細胞浸潤在預測低級別膠質瘤預后中的作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05 15:55
目的檢測腫瘤相關性巨噬細胞(TAM)在低級別膠質瘤(LGG)分子亞型中的浸潤程度和功能狀態(tài),分析TAM浸潤相關指標的表達水平在預測LGG患者預后中的價值。方法獲取癌癥基因組圖譜(TCGA)中529例LGG數(shù)據(jù),比較TAM浸潤指標在IDH1/2野生型低級別膠質瘤(IDH1/2-wt LGG)和IDH1/2突變型低級別膠質瘤(IDH1/2-mu LGG)中的表達水平,分析CD163和IL-10在LGG患者預后預測中的價值。利用免疫組化法檢測本中心17例IDH1/2-wt和19例IDH1/2-mu LGG臨床樣本中TAM的浸潤數(shù)量。使用Mann-Whitney U檢驗,COX回歸和Kaplan-Meier法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TCGA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表明,IDH1/2-mu LGG中的巨噬細胞和TAM標記物CD11b(Mann-Whitney U=15836,P<0.01)、CD68(Mann-Whitney U=19425,P=0.01)、IBA1(Mann-Whitney U=17758,P<0.01)、CD163(Mann-Whitney U=18112,P<0.01)、...
【文章來源】: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yī)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1TCGA網(wǎng)站首頁
圖 2.2.1 Cut-off Finder 網(wǎng)站首頁.2.3 統(tǒng)計學方法分析實驗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 SPSS 25.0 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各指標表達水平非正態(tài)法使用 Mann-Whitney U 檢驗;使用 COX 回歸分析分別評價上述分子表H1/2-mu LGG 和 IDH1/2-wt LGG 患者預后的影響;患者的生存分-Meier 法,使用對數(shù)秩檢驗(log-rank test)比較組間生存率,以 P<0計學意義。
3.1 TCGA 數(shù)據(jù)庫樣本基本特征在 529 例低級別膠質瘤中,有 419 例存在 IDH1/2 突變,其中 IDH1 突變有 399 例,IDH2 突變有 20 例;IDH1/2 野生型低級別膠質瘤有 110 例。患者發(fā)病時的年齡集中在中青年,最小患者 14 歲,最大患者 87 歲;14-24 歲患者有 40 例,26-35 歲患者有 138例,36-45 歲患者有 133 例,46-55 歲患者有 99 例,56-65 歲患者有 73 例,66-87 歲患者有 32 例。病理類型以少突膠質細胞瘤為主,包括 321 例少突膠質細胞瘤和 194 例星形細胞瘤。腫瘤在左右大腦半球的分布較為均衡,腫瘤位于左側大腦半球的患者有 250例,位于右側大腦半球的患者有 253 例,還有 7 例患者腫瘤位于中線部位。腫瘤主要發(fā)生于額葉(302 例患者),其次好發(fā)于顳葉(146 例患者),然后是頂葉(47 例患者)和枕葉(8 例患者),另有 2 例患者位于小腦,1 例患者位于腦干。在腫瘤治療方案上,222 例患者選擇術后放療聯(lián)合化療抗腫瘤治療,58 例患者術后選擇單獨放療,74 例患者術后選擇單獨化療,還有 149 例患者術后未做特殊處理;煼桨杆幬锏倪x擇以替莫唑胺、洛莫司汀和卡莫司汀等烷化劑為主,部分化療輔以靶向藥物貝伐單抗;放療的劑量主要集中在 50-60Gy。部分樣本基本特征信息存在刪失情況。(見圖 3.1.1)
本文編號:2958912
【文章來源】: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yī)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1TCGA網(wǎng)站首頁
圖 2.2.1 Cut-off Finder 網(wǎng)站首頁.2.3 統(tǒng)計學方法分析實驗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 SPSS 25.0 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各指標表達水平非正態(tài)法使用 Mann-Whitney U 檢驗;使用 COX 回歸分析分別評價上述分子表H1/2-mu LGG 和 IDH1/2-wt LGG 患者預后的影響;患者的生存分-Meier 法,使用對數(shù)秩檢驗(log-rank test)比較組間生存率,以 P<0計學意義。
3.1 TCGA 數(shù)據(jù)庫樣本基本特征在 529 例低級別膠質瘤中,有 419 例存在 IDH1/2 突變,其中 IDH1 突變有 399 例,IDH2 突變有 20 例;IDH1/2 野生型低級別膠質瘤有 110 例。患者發(fā)病時的年齡集中在中青年,最小患者 14 歲,最大患者 87 歲;14-24 歲患者有 40 例,26-35 歲患者有 138例,36-45 歲患者有 133 例,46-55 歲患者有 99 例,56-65 歲患者有 73 例,66-87 歲患者有 32 例。病理類型以少突膠質細胞瘤為主,包括 321 例少突膠質細胞瘤和 194 例星形細胞瘤。腫瘤在左右大腦半球的分布較為均衡,腫瘤位于左側大腦半球的患者有 250例,位于右側大腦半球的患者有 253 例,還有 7 例患者腫瘤位于中線部位。腫瘤主要發(fā)生于額葉(302 例患者),其次好發(fā)于顳葉(146 例患者),然后是頂葉(47 例患者)和枕葉(8 例患者),另有 2 例患者位于小腦,1 例患者位于腦干。在腫瘤治療方案上,222 例患者選擇術后放療聯(lián)合化療抗腫瘤治療,58 例患者術后選擇單獨放療,74 例患者術后選擇單獨化療,還有 149 例患者術后未做特殊處理;煼桨杆幬锏倪x擇以替莫唑胺、洛莫司汀和卡莫司汀等烷化劑為主,部分化療輔以靶向藥物貝伐單抗;放療的劑量主要集中在 50-60Gy。部分樣本基本特征信息存在刪失情況。(見圖 3.1.1)
本文編號:29589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95891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